在我市不少社区的公共区域,健身器材本应是居民强身健体的“帮手”,然而现实却令人担忧。如今,社区健身器材被乱用的情况屡见不鲜,一些老年人因不懂正确使用方法而随意操作,还带着孩子一同玩耍,让这些器材“受伤”,更给自身和孩子带来安全隐患。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李浩 摄
这些健身器材是公共健康福利的一部分,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锻炼途径,承载着提升民众身体素质的期望。但当前的乱用现象,却让这一福利变了味。孩子在缺乏防护的情况下使用成人健身器材,危险一触即发,骨折、擦伤等意外随时可能发生。老年人随意操作不熟悉的器材,也给自己的安全埋下隐患,甚至可能因错误使用导致器材损坏,缩短其使用寿命,让其他居民无法正常使用。
出现这种情况,安装健身器材的部门难辞其咎,因为器材旁缺乏清晰的使用指南和安全警示标识,导致居民“无章可循”。同时,社区的日常宣传和指导工作不到位,未能让居民充分了解健身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健身器材安装部门、社区、居民三方携手、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健身器材发挥最大价值,守护社区居民的健康与安全,让社区健身场地成为充满活力的健康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