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一直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和增加就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助力民营经济稳健发展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驰而不息地努力。”
据央视新闻报道,民营经济一直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和增加就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记者4月14日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印发《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重点举措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提出包括建立健全13项制度法规、部署开展9大行动等37条重点举措,通过破除壁垒、推动公平竞争,强化监管、着力整治乱象,精准帮扶、开展靠前服务三大“组合拳”,为民营经营主体注入了一剂市场监管“强心针”。这是助力民营经济稳健发展的又一有力之举,彰显了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支持与决心。
破除壁垒、推动公平竞争,是民营经济稳健发展的基石。在市场环境中,公平竞争是激发企业活力、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要素。然而,现实中一些行业存在的隐性壁垒,如不合理的准入限制等,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进入与发展。此次《清单》提出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法规,就是要打破这些有形无形的壁垒,让民营企业能够在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中与其他企业公平竞争。只有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民营企业才能凭借自身的技术、管理、服务等优势脱颖而出,实现稳健发展。
强化监管、着力整治乱象,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市场监管部门肩负着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职责。当前,市场上存在一些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市场监管总局通过强化监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能够严厉打击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只有加强监管,让违法违规者付出沉重代价,才能让民营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
精准帮扶、开展靠前服务,是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之一。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面临资金短缺、技术瓶颈、人才匮乏等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实施精准帮扶、靠前服务,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为企业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比如,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些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业务,帮助企业将知识产权转化为资金。这些精准帮扶措施,能够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助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助力民营经济稳健发展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驰而不息地努力。除了市场监管部门的积极作为,还需要政府各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金融部门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科技部门要加强科技创新服务,推动产学研合作等。
民营经济兴则全局兴,民营经济活则全局活。市场监管总局此次出台的37条重点举措,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希望。相信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民营经济一定能够更有力克服困难,实现稳健发展,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