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李晨翀 实习生郑钰格报道 清明将至,古城开封掀起一股文明祭祀新风。连日来,各社区创新形式、多措并举,将安全理念与文明意识送入市井街巷、校园课堂,绘就一幅传统节日与现代文明交融的生动图景。
3月28日,示范区杏花营街道的集市口热闹非凡,文明祭祀消防安全宣传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应急管理所的工作人员身披绶带,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们热情地递上宣传单,为路过的居民细致讲解:“叔,清明烧纸可一定要注意周边环境,别在枯草多的地方点火。”从火灾预防的关键细节,到初期扑救的动作要领,再到疏散逃生的路线规划,工作人员讲得头头是道,居民们也听得津津有味。随后,工作人员走进沿街售卖点,一家一家地排查隐患,“大姐,这个灭火器快过期了,得赶紧换,咱可不能大意。”他们还反复叮嘱店主,要提醒顾客安全祭祀。
4月1日上午,在曹门街道民心社区的小广场上,“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的展板格外醒目。社区工作人员被居民们团团围住,一边发放宣传页,一边耐心解答疑问。为提高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现场还发放手提袋和围裙等实用好物,吸引众多居民驻足聆听。“阿姨,用鲜花代替纸钱,既环保又能表达心意。”社区工作人员微笑着向社区七旬老人尚香花介绍。
尚大妈语气坚定地说:“我一定会号召全家人文明祭祀,平安过节。”
4月1日下午,苹果园社区工作人员也走进了辖区内的开封市第十中学,为同学们带来一堂生动的文明祭祀主题课。“焚烧纸钱不仅污染环境,还可能引发火灾……”通过真实案例和互动问答,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传统祭祀方式的弊端。“老师,我回家要告诉爸妈,咱们可以用植树、写寄语的方式纪念先人!”一位学生踊跃发言。课后,同学们还自发组成宣传小队,将文明理念带回家庭、传向社会。
从街头到校园,从商户到居民,我市各个社区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让文明祭祀成为共识。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意识,更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为清明增添了一抹清新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