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示范区 > 正文
【新征程 更出彩】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发展新局面
风好正是扬帆时
【新征程 更出彩】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发展新局面
来源:开封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王寅龙 通讯员阮晶晶 发布时间:2025-04-01 07:29:04

全媒体记者王寅龙 通讯员阮晶晶

202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作出部署,为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一个个关键节点,一次次指路定向。

自贸区 (1)(277442)-20221031074655

2025年,省委提出的“四高四争先”决策部署,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发展新蓝图,明确了发展思路和工作路径。

风好正是扬帆时。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以下简称开封片区)按照党中央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部署、围绕省委“四高四争先”决策部署,以更加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拼抢进位,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发展新局面。

制度创新

改革浪潮中的弄潮儿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制度创新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开封片区发展的动力源泉。自2017年挂牌以来,开封片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在行政审批、监管执法、法治建设、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

自贸区 (5)(277445)-20250401072208

截至目前,开封片区累计探索推出223项改革创新经验,其中11项改革措施在全国复制推广、3项案例被跨区域推广、46项创新经验在全省推广。2024年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案例1项、省级层面复制推广案例8项。开封片区推出的重大项目预审批报告制度,入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优化政务服务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典型经验案例,为全国唯一的县(区)级案例;“发挥开放平台制度优势,助力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经验做法被省委改革办《改革简报》第8期专题刊发;开设“海外文化驿站”,提供海外文物回流一站式专业化服务,打通文物回流通道等4项案例入选河南省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

目前,开封片区实施的准营许可事项“智能速办”政务服务模式,聚焦“智慧政务”建设,深入推进企业证照信息基础数据归集,通过数据分析、智能比对,创新打造随时随地、无人干预、即报即批的“智能速办”政务服务新模式,已实现文化旅游、卫生健康领域19项政务服务事项秒批秒办。开封片区已建成外商投资“一站式”服务体系,其官网“外资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体系”板块,做到外商投资企业申请一次注册登录、一次提交清单列明材料,即可实现全流程在线企业开办。同时,开封片区通过设置专区为外商投资者提供在线咨询、在线查询等服务,探索实施“勘验细则+VR虚拟场景布置+视频勘验”新模式,通过“数字智能化+政务服务”,解决了企业反映的勘验效能低、勘验标准具有差异化、勘验人员折返跑等问题,最大程度利企便民。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人民法院以财产保全为主线,创新打造“立审执”联动模式,强化财产保全在立案、审判、执行环节的有效实施,既解决了当事人的合法诉讼请求,又节约了司法资源,促进了审判、执行工作的良性循环。该院《以财产保全为主线,打造“立审执”联动模式》创新案例于2024年12月获评全省第二名,纳入河南省最佳创新实践案例,在全省推广。

产业发展

多元格局下的蓬勃生机

高端制造业是开封片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开封片区内汇聚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高端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成为推动开封片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24年,奇瑞(河南)汽车全年产销29.2万辆、产值252亿元。2025年1月1日至3月3日,开封捷途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共实现进出口额19.21亿元。平原智能汽车涂装设备、能化重装液压支架设备成功申报河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填补了全市空白。益海嘉里等3家企业成功申报省级智能车间。开封片区全力推进开封市科学院、智慧岛等孵化载体建设。2024年以来,中镜科仪纳米超薄切片机、启封新源太瓦级飞秒强激光器等“高精尖”成果亮相;贝威科技研制的“无创生理信号马甲式遥测系统”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瑞扬车身小焊车间(二期)已进场开工;总投资5亿元的桃李面包正式投产;总投资14亿元的金风风电产业园混塔园区、主机厂房顺利投用;总投资20亿元的白象食品产业园挂面、方便面、调理车间主体施工完成;总投资3.3亿元的中联重科(二期)项目开工建设。2024年,光瑞汽车、日昌汽车、伟康科技等一批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达效。

开封片区依托开封市中医院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暨自贸区医院,融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国家区域中医内分泌诊疗中心、国家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三个“国字号”子项目;依托河南遐龄生物、北京汉氏联合生物、开封市中医院中医药实验室,成立惠济生物技术中心,开展干细胞临床前沿医疗技术研究,加快生物技术临床转化和应用。

(李湘豫)1月5日,开封综合保税区平原智(7042986)-20250401072537

开封片区是全国22个自贸试验区、70个自贸片区中唯一的以发展文化产业为主的片区。文化产业是开封的特色优势产业,也是开封片区重点发展的产业。自挂牌以来,开封片区探索完善全省对外文化贸易共建体制机制,依托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计划建设河南省对外文化贸易中心,在省内文化贸易基础较好的地市培育分中心,打造“一基地一中心+N个分中心”的联动发展格局。开封片区与中央美院、中国传媒大学、芭莎艺术等合作打造第八艺术街区,共建全球艺术市场大数据中心、艺术市场文献中心、艺开剧场、艺开美术馆等,打造河南首个城市美育中心。为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2024年5月,开封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受邀参加2024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举办“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主题展;2024年8月,开封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一带一路”中原文化欧洲行活动入选国家“2024年千帆出海”重点行动。此外,开封片区还举办国瓷·郑商瓷特展、中国花鸟画暨篆刻作品展等活动,展示中原地区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魅力。

图片

2024年,开封片区创新设立国际(开封)文化驿站,打造海外文物回流新模式。国际(开封)文化驿站是开封片区的文化贸易平台公司在文物回流业务相对集中的国家和地区,与当地具有丰富仓储物流经验的企业联合设立的。文化驿站配备专业文物仓储管理员、专业文物核验员,提供专业报关服务、专业国际物流服务,提供代付汇、上门取货、专业打包、材质审察、品相验视、售后维权、海关申报等一站式服务,集中实施一般贸易模式回流,依法缴纳文物进口关税和增值税,将“个人工艺品自用回流”转变成“国际一般贸易企业文物回流”,保证文物回流渠道的合法性,交易数据还可纳入外贸统计数据。

国际(开封)文化驿站的设立,解决了个人文物回流渠道的合法性问题,不受个人购汇年度限额影响,畅通大宗文物贸易渠道,为设立国家文化艺术口岸打下基础,便于开展回流文物保税展示交易活动,进行回流文物保税交易试验。目前,国际(开封)文化驿站已在美国、中国台湾等地开设4家海外文化驿站,并通过海外文化驿站,已回流文物18件,运输清关时效较行邮时效提高3~5倍,物流成本压缩至五分之一。

对外开放

跨越发展中的强劲引擎

省委“四高四争先”决策部署中,“扩大高水平开放”要求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更好服务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更高水平内陆开放高地。

535702_700x700

自挂牌以来,开封片区积极构建立足开封、辐射周边、连通世界的双向开放“桥头堡”体系,实现国内外开放平台连点成线组网,完善由“内陆”变“前沿”的开放平台体系。2020年,开封海关开关运行,彻底结束了全市开放发展“借道出关”和本地外贸企业“异地报关”的历史。如今,开封片区联合开封海关成功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机制,实现货物出口“零等待”,大宗货物“一票多车”快速通关新模式落地,助力奇瑞汽车、中联重科、平原智能等企业的产品出口“一带一路”国家;2023年开封综保区封关运行,填补了全市没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空白;2024年6月,开封片区大宗货物“一票多车”快速通关新模式在开封综保区正式落地,开启了全市进出口物流的新纪元。开封片区通过整批报关、分批入关、单车灵活进出区的创新模式,减少因车辆调度不足导致的等待与压车现象,平均为企业节省卡口等待时间超过30%,综合运输成本降幅超25%,运输车调度效率跃升40%,国内段调运成本降低约15%,为企业物流运作注入了强劲动力。2024年,开封综保区一线进出口值75.5亿元,占全市进出口值36.9%,增长6.6倍,位于全省第3位、全国第103位,超额完成封关运营首年进出口目标任务,带动开封市外贸总值迈入200亿元大关,实现总量、增量、质量“三量齐增”,增速稳居全省第一位;开封国际陆港铁路专用线接轨意向和方案入选河南省首批区域物流枢纽建设布局,力争打造全省第二个国际陆港;开封片区分别在阿联酋迪拜、德国汉堡、美国洛杉矶等设立了农产品、汽车、医疗物资等17个海外仓,探索了“企业+跨境电商+海外仓”新模式;开封片区积极推进“网上丝绸之路”更加便捷通畅,目前我市已成为郑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拓展区,入选跨境电商进口试点城市,电子口岸入网联审服务模式办结时效大大缩减,区域内互联网国际通达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

1A9A6602 拷贝(10933699)-20241001090708

为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2021年,开封片区通过全程公、海、铁联运无缝对接,完成首列“开瑞国际号”奇瑞汽车出口非洲的海铁联运业务,正式开启“多式联运、一单到底”的出口物流新模式;2021年,开封片区与中欧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全球跨境电商产业促进委员会联合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加强对非经贸合作;开封片区内中日(开封)国际合作产业园区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日本太阳株式会社、泰国正大集团、新加坡益海嘉里等一批外资龙头企业在区内集聚。

开封片区还积极助力企业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目前,奇瑞汽车平均每8分钟就有一辆从开封走向世界;平原智能汽车涂装生产线出口“一带一路”于2024年1月正式发运,总货值2亿元;2024年,中联重科向哈萨克斯坦、肯尼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出口拖拉机572台,报关货值近亿元;2024年10月,开封综保区极寒版改装汽车出口首发,首批经过特殊改装的国产汽车远赴海外,标志着中国改装汽车产品在适应极寒地区需求方面的能力得到国际认可。

展望未来

新征程上的宏伟蓝图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25年,开封片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践行省委“四高四争先”的决策部署,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开放合作为动力,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发展新局面。

自贸区 (4)(277446)-20250401072235

当前,开封片区聚焦制度型开放,打造“创新自贸”。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中的试点举措,围绕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等方面,持续开展改革探索。加强重点领域的差别化探索,建立人才培育、引进、使用工作机制,开展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试点,加快申请建设专利导航服务基地、河南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组织开展药品、中药材、粮食等进口口岸的申报建设工作,探索建立生物医药企业进口研发用物品的“白名单”制度、进口食药物质的“白名单”制度。

聚焦特色化发展,打造“文化自贸”。加快构建文化产业三重联动发展格局。在省内,做强“一基地+一中心+N个分中心”的联动发展格局,助力本地文化产业“走出去”;完善文化贸易开放发展的平台载体,加快建设开封·自贸试验区国际艺术品展示交易中心,不断扩大进口优势;搭建“文贸通”“文博通”“知产通”“版权通”等四大平台,为文化艺术品提供鉴证溯源、征集、知识产权保护、数据流动等服务,推动文化产业全链条体系建设。持续加强文化国际交流合作,以“千帆出海”行动为契机,做好“一带一路”中原文化欧洲行活动,帮助非遗项目参加国际展览、演出。

502635_700x700

聚焦产业链创新,打造“绿色自贸”。依托奇瑞汽车,开展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创新探索;依托开封市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暨自贸区医院,谋划建设大宋中医药文化养生产业园;建立“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梯次培育机制,推动各类高端要素资源的集聚;支持产城融合联动区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独立办学项目。加强与沿黄省区的交流合作,发挥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在制度创新、物流交通和产业合作等多方面的合作机遇优势,以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和集成化发展,加强产业联动,打造规模化、特色化的跨区域产业集群。

聚焦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自贸”。打造“智慧政务”服务体系,优化现场核查的“云勘验”工作模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远程勘查,实现“数字化+网格化”管理;完善经济、金融领域重大风险的识别和防范机制,建立市、区两级跨部门的风险防范协调机制,对重点领域和关键指标进行动态监测,构建全方位的数据收集与共享机制;加快发展“智慧物流”,联合郑州、航空港区建立物流发展的联动对接机制,促进无人机物流、无人驾驶货运等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形成“枢纽经济”发展的新优势;积极培育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的经营主体,建设数字农产品交易中心、绿色智能算力中心;不断激发数据要素的价值,依托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开封运营分中心,探索建立健全统筹协同的区域性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工作机制、区域性数据要素资源管理平台等,充分释放数据价值、激活数据要素潜能。

以上均为资料图,由全媒体记者 刘睿恒 石斐 姜菡 李浩 杨洁摄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