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海绵+”让古城生态“会呼吸”
漫步开封城墙公园,900余株梅花竞相绽放;咏梅广场内游客如织,在鸟语花香中拍照留念;科技味十足的海绵展示馆里,市民兴奋地体验互动装置;西北湖湿地公园里,充满老人孩子的欢声笑语……春风吹,万物生,开封精心打造的海绵城市项目释放着魅力气质。
“海绵+”让古城生态“会呼吸”
来源:开封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刘延超 发布时间:2025-03-29 07:29:51

全媒体记者 刘延超

漫步开封城墙公园,900余株梅花竞相绽放;咏梅广场内游客如织,在鸟语花香中拍照留念;科技味十足的海绵展示馆里,市民兴奋地体验互动装置;西北湖湿地公园里,充满老人孩子的欢声笑语……春风吹,万物生,开封精心打造的海绵城市项目释放着魅力气质。

1

“便民、利民、生态是海绵城市项目的表面,看不见的地方才是它的真面目。海绵城市项目通过文化传承、生态修复与科技赋能的三维协同,实现韧性提升、历史保护与民生改善,让千年古城变身‘会呼吸’的生态之城、幸福之城。”开封城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北宋东京城防洪体系的活化石,开封古城墙见证了千年治水智慧。

2

“海绵+传承”,古城墙下的治水新智慧。我市以全国海绵示范城市建设为新起点,将古代“沟洫廊道”智慧与现代“海绵”理念交融,将“渗、滞、蓄、净、用、排”的绿色理念融入城市肌理,让“城摞城”在新时代“活”起来。

“我们借鉴古城‘马面’凸出结构的分洪原理,在环城墙绿地及大梁门、金耀门四角绿地等符合设置条件的点位,设置雨水花园及下沉式绿地等海绵设施,就像为城墙穿上‘蓑衣’。”3月27日,在开封城墙公园四期海绵化改造现场,开封城发集团项目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以前下雨天积水难行,建成后的绿地就像‘吸水棉’,散步赏梅两不误。”

3

“海绵+文化”,在城墙边邂逅“梅”好生活。我市在开封城墙公园四期打造全市独一无二的梅文化主题公园,绿萼梅、龙游梅等10余种、近千株梅花沿城墙错落生长。园内的咏梅广场采用透水材料铺装,雨水渗入地下滋养花木;梅花小径的生态沟渠巧妙引流,雨洪时节变身“梅花溪流”。

4

开封市海绵城市规划展示馆坐落于西北湖湿地公园,是一座外墙使用叠土层景观的建筑,吸引了许多人前来打卡学习。展示馆里藏着“黑科技”:趣玩海绵互动装置让小朋友变身“小水滴”,通过填色游戏体验雨水净化之旅;下沉式数字沙盘,以动态光影演绎开封海绵城市蓝图;沉浸式空间多面投影,将“一城宋韵半城水”的城市未来画卷铺展在观众脚下;实体海绵设施剖面展示“会呼吸”的绿地如何吸水蓄水……作为河南省首座海绵科普基地,展示馆用趣味互动让市民“看懂”海绵城市,成为来汴研学的新地标。

5

“内顺城路游园改造后,下雨天积水坑不见了,辅道也宽敞平整多了。”3月28日,在内顺城路附近散步的居民感慨道。

“海绵+民生”,市政小工程解决民生大烦恼。海绵城市项目建设过程中,开封从群众痛点入手,对小微绿地、广场园路进行“微创手术”——破损地砖换成透水材料,树池增设过水通道及下沉式绿地,路边增添雨水花园。这些“小而美”的改造,让老城区的雨天排水及消纳能力显著提升,昔日积水点变身“雨水花园”,让市民雨天不湿鞋、晴天赏花更惬意。

6

从“人水相争”到“人水和谐”,开封以海绵城市建设为笔,绘就一幅“生态宜居古城”的新画卷。

“作为海绵城市项目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将持续推进‘海绵+’模式,让千年汴梁城既有宋风古韵的厚重,更有绿色智慧的灵动。”开封城发集团董事长段栋表示。

图片:全媒体记者 刘延超摄

责任编辑:陶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