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理论热点 > 正文
让“AI+党建”工作真正落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AI成为关注的热点话题。
让“AI+党建”工作真正落地
来源:开封日报 作者:刘小源 发布时间:2025-03-14 08:40:30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AI成为关注的热点话题。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党建工作技术跃进、实践创新和效果提升提供了新机遇,有助于拓宽党建工作的延展性,将AI技术嵌入党建工作对提升党建工作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层党组织借助AI等信息技术在党建工作中取得了创新与突破,但AI技术是把“双刃剑”,在深入推进党建工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问题。个别地区在推进“AI+党建”进程中还存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现象,导致党建工作难以发挥实效。因此,我们要搬走“AI+党建”进程中的“绊脚石”,提升新时代党的建设效能,为党进入新时代踏入新征程战胜新挑战提供坚实的支撑。

“AI+党建”的“绊脚石”说到底还是形式主义的老问题。个别地区仍存在以量化指标为主导的考核要求,“虚花假果”也能当成先进典型。比如要求创新的政务App的注册用户数需达到指定数量级别,因此一些部门为了争先进、当典型,只注重在注册数量上下功夫,却忽略了为人民服务的本质,使工作脱离了人民群众,丧失了原本的初衷。此外,一些数字平台沦为“精心”打造的“伪创新”点,为了引起上级注意,片面追求标新立异,个别基层党组织要求党员干部定期在“创新”的党建系统上打卡签到,满屏的“打卡晒图”等,都是在强调“做过工作”而非“做好工作”。这些做法不仅不能给基层工作人员减负,还会影响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AI+党建”工作难以发挥实效。 

让“AI+党建”工作真正落地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完善监督和考核机制,在引入AI技术时,要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估机制,避免过于注重量化指标的考核,对于过于追求“痕迹主义”等现象一经发现批评教育的同时取消评优资格。另一方面,打造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机制,成立专门服务队伍,培养一批能够线上线下应对群众诉求、及时联系服务群众的能手,可以建立“群众满意度”评价制度,反馈群众诉求,把“打分器”交给群众,借助群众“慧眼”检验成效,确保AI系统的决策过程被群众所监督。 

基层党组织与群众联系最直接、接触最紧密、交流最广泛,应积极拥抱新技术,充分发挥先进技术催化剂和放大器作用,用最先进的技术、理念、模式武装和革新党建工作,为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