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焦宇炜
“10年里我提了9件‘花生建议’,件件有‘回音’,被重视、被采纳,这让我对做强做优做大花生产业充满信心。”3月6日,连任四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开封市祥符区电影公司党支部书记郭建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我带来的建议仍与花生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从扩大花生“夏直播”种植面积到扶持花生精深加工,从支持花生“保险+期货”到支持花生产业园建设,自2015年以来,郭建华带着一件件散发着“泥土香”的“花生建议”,从田间地头走进人民大会堂,让一粒花生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郭建华告诉记者,说一千道一万,农民增收是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土特产”一头连着群众增收致富,一头连着乡村产业振兴。发展乡村产业,应紧紧围绕“土特产”三个字做文章,做大“土字号”,打好“特色牌”,培育“新产业”,让花生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饭碗”。
郭建华如数家珍地说,花生是家乡农民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祥符花生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入选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河南省是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省,全省花生种植面积1800万亩,其中,祥符区常年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年产量超过16万吨,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花生产业集群区、全国花生生产重点县(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是全国花生精深加工产品品类最全的县(区)、河南省大果花生重要的生产销售集散地。现有规模以上的省、市级花生加工龙头企业12家,产品种类繁多,涵盖花生油、花生酱、油炸花生、花生奶和花生蛋白等,远销海内外。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焦宇炜 摄
郭建华表示,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挖掘花生扩种潜力”,河南省“四优四化”发展战略中的“一优”便是花生,这充分体现了对花生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做强做优做大花生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为做优“土特产”,进一步发展壮大花生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她建议积极支持国家级花生产业园建设,针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保障扶持力度,对花生产业加工企业加大财政投入和补贴力度。郭建华还建议,要做大“土字号”,加快花生产业园和示范园的建设,推动现代花生产业集群化发展。要健全花生全产业链条,围绕花生精深加工链条进行延伸、补链、强链,招引以花生红衣为原料的补血口服液“药”字头企业、以花生蛋白精深加工为原料的“健”字头企业、以花青素提取物为原料的“妆”字头企业,以提升花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要打好“特色牌”,加强花生品牌建设,不断提升花生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要培育“新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大力推广“花生期货+保险”,推动花生生产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焦宇炜 摄
常年奔走在“三农”一线,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直是郭建华关注的重点。今年参加全国两会,她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带来了“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加强朱仙镇古村落保护”等建议。
朱仙镇启封故园。徐虹 摄
海报:刘薇薇 马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