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正文
守正创新担使命 凝心铸魂奏强音——2024年开封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回首2024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16136”总体工作思路,高质量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开封篇章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守正创新担使命 凝心铸魂奏强音——2024年开封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来源:开封网 作者:全媒体记者任佳慧 发布时间:2025-02-25 07:43:00

全媒体记者 任佳慧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 

放眼汴梁大地,宣传思想文化的力量,如汩汩清泉浸润人心,如浩荡东风催人奋进。 

一场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理论宣传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浸润心田; 

一篇篇聚焦开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闻报道,生动展现开封蓬勃发展的强劲脉搏; 

一个个尊老爱幼、诚信友爱、舍己为人的动人瞬间,让文明的种子在这里绽放出绚烂之花; 

一场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绘就人民群众心中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 

………… 

回首2024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16136”总体工作思路,高质量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开封篇章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585701

强化思想引领 

争做理论武装新标杆 

科学的理论,闪耀真理的光芒;伟大的思想,激发前行的力量。如何把理说清、情聚拢、劲鼓足,让党的“好声音”成为新时代的“最强音”? 

2024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夯实党员干部群众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理论学习固本培元。发挥头雁效应,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四大班子联席会“第一议题”学习31次、研讨19次。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14次、研讨交流7次。举办全市县处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我市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主题文章被省委《党的生活》刊发。全省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秘书培训班在我市举办,开封作典型发言。高质量组织举办市委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刊发我市相关经验报道239篇。 

573743_700x700

理论宣讲“声润人心”。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阐释传播工程,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红色文艺轻骑兵”焦裕禄精神宣传小分队“六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等活动9000余场,线上线下受众约200万人次,开展“市民考察团”活动100余期。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专栏,运用“两中心一平台”推出一批理论融媒体宣传产品。制定全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工作方案,高标准组建市委宣讲团,宣讲案例被《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刊登、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报道。 

理论研究成果丰硕。发挥我市社科机构、高校和智库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活动,全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调研课题立项3185项,结项2682项,评奖1600项,创历史新高。由152名高素质社科人才组成的开封市社科专家库,主持完成省级以上研究课题50余个。3个社科组织获评全国最高“5A”社会组织,市社科联获评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由中宣部、中组部等主办的2024年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在我市举办。深化焦裕禄精神研究阐释,《您好,焦裕禄》《焦桐常青》新书发布,开封“缅怀焦裕禄   讴歌新时代”系列沉浸式理论宣讲入选“豫讲豫出彩”2024年度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十大优秀案例。焦裕禄纪念园焦裕禄精神展示传播项目荣获“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 

强化正面宣传,构建舆论传播新格局,好故事持续热传,好声音接连唱响。回眸2024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挺膺担当,持续壮大主流舆论阵地,一次次紧扣中心的新闻宣传,一条条“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彩报道,定格下开封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瞬间,记录着开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又见桐花开(8860057)-20250225075732

做强正面宣传,凝聚奋进力量。浓墨重彩开展“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重大主题报道,精心策划“牢记嘱托看变化”、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等重大主题宣传活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聚焦2024年重要会议及重大活动,积极对接中央、省级媒体推出一系列重要报道。2024年,中央和省级主要媒体来汴采访调研80余次,推出重要报道1200余篇,其中179次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894次刊发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中央主要媒体,24次登上头版。《习习春风暖 兰考十年间(花开又十年)》系列短视频,传播量达5000万+;《牢记嘱托看变化   开封新时代报告》系列报道,全网阅读量超700万。 

创新对外传播,展示城市形象。加强对外宣传和城市形象传播,依托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国字号”名片,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组织举行省委宣传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开封专场。高质量承办2024“打卡中国·古韵潮音——你好,河南!”“非遗里的新国潮”等国家级、省级网络传播活动。打造“来自开封的礼物”城市IP,相关话题总阅读量破3亿。全国“百家主流媒体看开封”、“党媒社长总编看开封”、“全国晚报社长总编开封调研行”等集中采访活动相继开展。“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河南行”等活动在我市启动。参与主办“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之“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主题展,亮相2024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一带一路”中原文化欧洲行活动入选国家“2024年千帆出海”重点行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开封“龙年家书”海报登录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宋中国年”在海外多平台专题推介。

构建全媒矩阵,推动媒体融合。我市深化“同声开封”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全市各级各类媒体获得市级以上荣誉和表扬30余项。开封市入选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市级融媒体中心名单;“开封发布”微信公众号连续两年获评“河南政务微信省辖市卓越公众号”;《开封日报》获评中国地市党报品牌影响十强,连续九年获评全国报纸印刷质量最高荣誉——精品级报纸。“学习强国”开封学习平台全年累计签发稿件7260篇,全国平台选用1125篇,荣获全省表现突出单位;祥符、兰考、通许、杞县4个融媒号被评为全省优秀(全省共20个入选);推送的两部作品分别被总平台评为全国百灵百强优秀短视频和全国县级融媒优秀作品。

强化文化赋能 

打造文旅融合新高地 

作为八朝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封文化底蕴厚重、文旅资源丰富。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创新,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使命如磐、重任在肩。 

2024年,我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立足开封历史文化深厚积淀,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持续提升开封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DJI_0716(10846368)-20250225075933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赓续历史文脉。我市坚持规划先行,召开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完成《开封市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规划》等20余项专项规划。宋都古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8个方面35项主要任务和19个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北宋都城和帝陵、黄河治理史迹等3个项目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北宋东京城顺天门遗址博物馆全面建成,朱仙镇、圉镇镇入选第一批河南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稳步推进“四普”工作,普查文物点1342处,复查率100%。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实现和合共生。我市落实市委制造立市、文旅强市“双轮驱动”战略,持续擦亮“一城宋韵 东京梦华”城市IP。开封成功入选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获评2023—2024年度中国“美好焕新”城市。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文旅强市工作专题会议、文旅强市专家座谈会,形成“186”文旅政策体系。开展“文创+科创”场景革命,打造“爱雅宋”“大宋秘案”等一批沉浸式文旅新业态,“飞越清明上河图”“微梦大梁门”在全国出圈出彩。14家宋文化主题景区推出15个宋潮生活体验基地。成功举办202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中国开封第42届菊花文化节,清明上河园、万岁山武侠城跻身全省热门景区前五。2024年全市游客接待量超1亿人次,文旅综合收入780亿元。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进文化惠民。我市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内需协同发力,积极推进国有景区改革,加快推动市文投集团产业化转型,《开封市以开封城墙为试点 扎实推进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入选2024年第二季度全省改革典型案例红榜案例,清明上河园作为全省唯一景区企业成功入选“2024·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聚力文化惠民,打造“小而美”的公共文化新空间15个,5个入选全省典型案例。创新开展“非遗市集”活动34期。开展文化惠民公益性演出200余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4万余场,放映工作排名全省第一。注重版权登记服务工作站(试点)在版权保护与创作繁荣方面的作用,2024年线上登记获批6203件。“新时代 新征程 新风貌”十大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荣获各类省级奖项43个。新增城市书房5个,开展特色阅读活动2000余场,举办“书香开封·全民阅读”展演活动10场、图书展56场,“书香家庭阅读沙龙”被评为书香河南建设基层优秀案例。文艺精品创作百花齐放,短篇小说《暗淡星》在《人民文学》发表,短篇小说《鸟投林》荣登首届“中子星·小说月报影视价值改编潜力榜”。 

强化价值引领 

激发文明共建新活力 

文明,是社会发展最温暖的底色,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来到开封这座充满温情与爱的城市,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灿烂的笑容随处可见;凡人善举蔚然成风,美德善行“汴”地开花;城市管理“精描细绘”,“绣”出城市美丽风景。 

2024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扎实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塑造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力构筑全市人民自信自强的精神新高地。 

586163

文明培育点亮城市之光。“好人文化”蔚然成风,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入选“中国好人”65人、“河南好人”89人,发布“开封好人”814人。1人获评2024年度全国“新时代好少年”,2人获评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入选人数全省第一。3人分别获评全国、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队获评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文明开封“一网两微”设立“文明365 开封好人榜”专栏,总阅读量超1.1亿次。 

文明实践滋养城市气质。我市推动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文物保护等深度融合,实现文明单位帮扶文明实践站全覆盖。1个文明实践项目获评全省“文明探源我来说”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二类优秀推介项目,5个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分别获评全省二类、三类文明实践示范培育项目。学雷锋活动月期间,开展五大文明实践活动1230场,《河南开封:春风浩荡满目新 文明实践当先锋》被人民网和中国文明网报道。 

文明创建擦亮城市底色。我市持续提升全域文明创建水平,编写《创建工作标准》《指导手册》,开展点对点服务指导。落实为基层减负工作精神,县区、部门创建活动减负60%,基层文明实践活动减负80%。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创建工作无感化、常态化,《唤醒千年记忆 守护一城宋韵——河南省开封市深入推进宋都古城保护修缮和开发利用》作为河南省辖市唯一典型案例入选《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案例选编(2024年)》,开封连续两年被中宣部选定为“文明中国”主题采访城市。累计创建全国文明村镇9个、文明单位16个、文明校园5所、文明家庭2户。 

推动网络文明建设,我市参加2024年全国网络文明大会并作经验分享,“文明开封”微博在全国“政务微博文明办榜”排名中稳居前六,成功入选全国“文明+”微博账号30强。 

回望来时路,郁郁芳华;昂首新征程,大道霞光。 

面向2025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生动实践诠释思想伟力,以文化自信传承历史文脉,以守正创新激发文化活力,奋力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以上图片均为资料图

责任编辑:刘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