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雷宇 李晨翀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也是我国应对外部形势变化的主动作为。市两会上,如何奋力推进对外开放,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话题。
市人大代表郑红英说:“开放推动改革,开放促进发展,开放带来繁荣。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是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石斐 摄
郑红英告诉记者,下一步,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将着力提升制度型开放能力,先行落实RCEP、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强产业链集成式创新;着力提升高水平开放层次,申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快开封国际陆港项目的投入运营;着力提升特色文化产业优势,打造“一基地+一中心+N个分中心”联动发展格局,建成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加快打造版权、承制、布景一体化的微短剧全产业链平台,做好“一带一路”中原文化欧洲行活动;着力提升联动发展效能,推动兰考民族乐器与开封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合作,聚焦杞县农副产品深加工,探索在综保区内建设期货保税交割库,开展大蒜期货交割业务,加强与沿黄省区的交流合作,打造规模化、特色化的跨区域产业集群。通过加强制度集成、对外开放、特色产业、联动发展“四大提升”,聚焦“四高四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开封篇章。
“外贸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4年,开封市外贸进出口总值再创新高,开封用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市政协委员邵帅认为,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开封自贸区、综保区、国家级开封经开区和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三区一基地”开放平台融合发展、相互赋能、释放制度创新红利、打造开放新局面的生动写照。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石斐 摄
邵帅认为,我市应依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郑开同城化和郑州都市圈建设,充分发挥开封海关、自贸区、综保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高水平开放平台的重要作用,提升开放平台能级,提升外贸规模和质量,为全市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邵帅建议,一要深化制度型开放。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制度型开放“试验田”作用,聚焦重点领域,推出更多首创性、集成性、差异化改革,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2.0版,全面提升综合保税区建设水平,激发开发区开放发展新动能,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不断完善开放平台体系,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二要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重点在新技术、新产业、新场景等领域探索新的规则制度。三要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标国际标准,对标市场需求,对标企业家期待,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