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示范区 > 正文
【拼抢一季度 汴地开门红】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全力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2月7日上午,中联重科开封工业园区鞭炮齐鸣,随着指令发出,200余台大马力拖拉机驶出园区,一部分发往国内粮食主产区,驰援春耕生产;另一部分将出口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这是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今年跑好产业发展“第一步”的真实写照,也是拼出新气象、奋力实现“开门红”的生动体现。
【拼抢一季度 汴地开门红】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全力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来源:开封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 王寅龙 发布时间:2025-02-12 07:58:58

全媒体记者 王寅龙

2月7日上午,中联重科开封工业园区鞭炮齐鸣,随着指令发出,200余台大马力拖拉机驶出园区,一部分发往国内粮食主产区,驰援春耕生产;另一部分将出口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这是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今年跑好产业发展“第一步”的真实写照,也是拼出新气象、奋力实现“开门红”的生动体现。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王寅龙 摄

据悉,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不断推进与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开封综合保税区“四区融合”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主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力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积极构建立足开封、辐射周边、连通世界的双向开放“桥头堡”体系,实现国内外开放平台连点成线组网,完善由“内陆”变“前沿”的开放平台体系。2020年,开封海关开关运行,彻底结束了全市开放发展“借道出关”和本地外贸企业“异地报关”的历史。如今,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联合开封海关成功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机制,实现货物出口“零等待”,大宗货物“一票多车”快速通关新模式落地,助力奇瑞汽车、中联重科、平原智能等企业的产品出口“一带一路”国家;2023年开封综保区封关运行,填补了全市没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空白,如今已入驻保税研发、跨境电商、保税加工等企业53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开封国际陆港铁路专用线接轨意向和方案入选河南省首批区域物流枢纽建设布局,力争打造全省第二个国际陆港;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分别在阿联酋迪拜、德国汉堡、美国洛杉矶等设立了农产品、汽车、医疗物资等17个海外仓,探索了“企业+跨境电商+海外仓”新模式;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积极推进“网上丝绸之路”更加便捷通畅,目前我市已成为郑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拓展区,入选跨境电商进口试点城市,电子口岸入网联审服务模式办结时效大大缩减,区域内互联网国际通达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 

微信图片_20240323073159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石斐 摄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在实施郑开同城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在国内共建、国际交流、产业对接等方面与省内外广泛合作,全力推动实现共商、共建、共赢,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该区与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实施255项涉企事项“自贸通办”,推动跨区域协同联动机制创新,以审批同城率先开启郑开同城示范区建设;与兰考县建立长期战略性产业合作关系,建立点对点的枢纽经济、总部经济、外向型经济、飞地经济深度融合机制,以产业联动引领郑开兰同城发展;与豫川云陕鄂5省9地政务服务实现“跨省通办”,持续探索黄河流域自贸联动发展;与杭州经开区就保税加工、跨境电商、国际贸易等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合资成立河南开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整合杭州生物医药资源,向开封经开区导入生物医药制造相关产业,建立了产业园区。 

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重点是内外畅通。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通过全程公、海、铁联运无缝对接,完成首列“开瑞国际号”奇瑞汽车出口非洲的海铁联运业务,向阿尔及利亚出口汽车6万余辆,正式开启“多式联运、一单到底”的出口物流新模式;2021年与中欧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全球跨境电商产业促进委员会联合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加强对非经贸合作;中日(开封)国际合作产业园区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日本太阳株式会社、泰国正大集团、新加坡益海嘉里等一批外资龙头企业在区内集聚。 

2021年9月,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成为全国第二批16个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之一,实现全省特色服务出口基地零的突破。依托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功能定位,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着力构建多层次开放平台,形成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格局。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之年、“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之年,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扩大内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奋勇争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开封篇章提供坚实支撑。

责任编辑:杨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