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朱朝星 通讯员李赟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春寒料峭中的尉氏县蔡庄镇东安头村猕猴桃基地,虽然果树已进入休眠期,但为着新一年的收成,同发种植专业合作社销售负责人邵瑞敏已是在地头来回踱步规划着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回想着春节前几天忙碌的情景,合作社的工人忙得热火朝天,挑选、装箱、打包,冷库中的猕猴桃一箱箱被销往全省各地,邵瑞敏情不自禁。“春节前到现在一直是水果销售的旺季,即将到来的元宵节也不例外,无公害的水果一直是过节走亲访友的首选。”邵瑞敏告诉记者。
村民石爱凤是务工群众中的一员,家中有孩子需要照看,无法外出务工。“现在放寒假了,学生都在家。平时我都是每天把学生送到学校后就来合作社干活,下午放学时再去接孩子,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石爱凤一边打包一边笑呵呵地说,“在这里干活不累,比我在外面打工轻松多了,更重要的是不耽误做家务也不耽误接送孩子。”
产业发展是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2024年,蔡庄镇党委、政府把群众增收致富作为工作重点,不断扩大猕猴桃种植规模,并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示范好、价值高的猕猴桃示范基地,走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现代化高效猕猴桃产业新路子,持续带动群众增加经济收入。
“俺村群众大多外出务工增加收入,留在村里的都是劳动力弱的老人和孩子或者因故不能外出的人。我们村发展产业,不仅能壮大村集体经济,也能让俺村的闲置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为群众带来了经济收入。今年俺村的猕猴桃种植经济效益非常好,而且供不应求、订单不断。一些外出的年轻人跟我联系,想回镇发展呢。”村民王小会高兴地说。
这些天,邵瑞敏忙碌不停。“我们一直在准备过节精品礼盒,这些猕猴桃1万斤中才能挑出1000斤,确保每颗猕猴桃的品质都是最好的。”据邵瑞敏介绍,9月下旬猕猴桃成熟后,70%直接进入市场,剩余30%在24小时内进入冷库,保持猕猴桃最佳口感。临近春节,各大超市订单明显增多,说话时,邵瑞敏不时拿出手机回复微信,解答顾客问题,备注订单要求。
“过去没有专业种植合作社,农闲季节,村民没事干,也没有收入。自从有了合作社,俺把自己的田地流转出去,在这里常年管理果树,这样一年下来既能收取土地租金,分得产业红利,每天还能挣到务工工资,成了名副其实的‘工人’啦。”村民宋国安兴奋地说。
农产品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让大伙尝到了甜头,共同分享着农产品产业发展的红利。如今的东安头村,一个个猕猴桃种植园尽收眼底,农产品产业发展了,务工挣钱有保障,村民们在自家的田地里技术学到了、钞票挣到了、日子也幸福了。
又是一年春景好,猕猴桃种植基地里处处身影忙碌,处处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