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正文
【新春走基层】天南地北贺新春
祥龙辞岁去,灵蛇纳福来。新春将至,迎年、忙年的氛围愈发浓厚。街头巷尾挂起火红的灯笼,集市上摆满寓意吉祥的春联,返乡的游子脚步匆匆,奔赴团圆……
【新春走基层】天南地北贺新春
来源:开封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 王兰兰 发布时间:2025-01-28 10:17:35

全媒体记者 王兰兰

祥龙辞岁去,灵蛇纳福来。新春将至,迎年、忙年的氛围愈发浓厚。街头巷尾挂起火红的灯笼,集市上摆满寓意吉祥的春联,返乡的游子脚步匆匆,奔赴团圆……春节,是王安石笔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喧嚣欢庆,是范成大诗里“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的深切期盼。

幸福的年味,从一桌年夜饭开始。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对中国人而言,意义非凡。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吸引着在外工作的人们纷纷赶回家中团聚。家住阳光路的市民江新成,早早将一盏盏红灯笼挂满院子,67岁的他和老伴精心筹备着年夜饭。厨房的储物架上整齐码放着扣碗,芥菜肉、牛肉丸子、小酥肉、八宝饭等美味佳肴一应俱全。炉灶上的油锅里正炸着大鲤鱼,江新成将鱼捞出控油后放进盆里,香气瞬间在屋子里弥漫开来。江新成说:“我们家年年都要买鱼买鸡,图个吉利。”

江新成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一家远在福建,女儿和小儿子则在郑州。“孩子们在外打拼,收入尚可。孙子孙女也在外求学,一年中仅在暑假和春节时能短暂回家。对我们家而言,除夕的团聚是不可或缺的传统。”江新成感慨地说。除夕当晚,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全家人围坐一起,共享这顿充满欢声笑语的团圆饭,边品尝美食边交流谈心,成为一年中最温馨快乐的时刻。“虽然孩子们不在身边,但现在交通发达,去哪里都方便,乘坐高铁很快就能到家。”江新成欣慰地说,如今日子越过越踏实,他和老伴早已备好年夜饭,满心期待孩子们归来。

除夕夜,阖家团圆,吃年夜饭,守岁。到农历正月初一,便是拜年走亲戚的时候了。在年俗活动中,拜年无疑是最具代表性、仪式感最强的一项。古代新春佳节期间,人们见面时总是先拱手作揖,互相恭喜道贺,互道美好祝福,这便是拜年。亲友之间还要互相拜访,欢聚一堂。“拜年”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农历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拜访亲友,以吉祥之语互贺新春。主人家则以精美的点心、甜蜜的糖果、香脆的瓜子等热情款待来宾,并向晚辈递上红包,以此表达喜庆之意,传递真挚情感。

在市民张俊岭眼中,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走亲访友,相互拜年道贺的仪式不能少。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他都会带着儿子到亲戚家拜年,逐一给家中长辈致礼。在他看来,拜年的意义在于亲朋好友之间联络感情、互贺新春,表达对亲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愿。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也在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还兴起电话拜年、微信拜年等新型拜年方式。尽管形式千变万化,但拜年始终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重要方式。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