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开封网评 > 正文
热议春运开启
1月14日,2025年春运正式开启。今年春运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首个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将达到90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热议春运开启
来源:开封日报 发布时间:2025-01-15 09:01:23

主持人:常立萍

核心提示

1月14日,2025年春运正式开启。今年春运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首个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将达到90亿人次,创历史新高。应对春运“大考”,离不开部门保障、志愿服务等的有力跟进。对于春运,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观点。

让春运之旅更温馨更顺畅

常立萍

昨日,一年一度的春运大幕正式开启,飞驰的列车载着乘客奔向家的方向。春运开启,唱响了春节欢快的序曲,春节的脚步更近,游子归家的心也更急切。春运,这个被称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大迁徙”,每每都牵动着社会大众的心。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人们对回家团圆的向往。在为期40天的今年春运中,据交通运输等部门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将达到90亿人次,铁路和民航客运量有望分别突破5.1亿人次和9000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春节前后,学生、务工、探亲、旅游等四种客流叠加,交通运输将在短时间内提升至满负荷状态。无论是保畅通、保安全,还是防范恶劣天气、统筹客货运输等,对相关部门来说都是一场“大考”。 

安全顺畅是春运的底色。春运关系着亿万家庭新春团圆,面对如此庞大的客流,确保旅客平安归家或到达旅游目的地,是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交通运输、铁路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多措并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春运车辆等设施设备的隐患排查整治,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雨雪冰冻、寒潮大风、团雾浓雾等恶劣天气,积极维护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秩序,这是确保旅客平安出行的“稳定剂”。今年春运大军中,自驾出行预计达到72亿人次,约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成为绝对的主力。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对私家车主来说,无论是回家过年还是外出寻找“诗和远方”,提前检修车辆、及时关注路况和天气、不疲劳驾驶、不超速行驶、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等,才能让春运之旅更顺畅。 

温暖幸福是春运的格调。“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运开启,家的呼唤更加真切,团圆的幸福触手可及。对于国人来说,没有比回家过年更隆重的迁徙了,“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足以抚平所有的疲惫。春运旅途弥漫着幸福的渴望、温暖的气息。为让春运旅途更温馨,铁路部门最大限度增加运力,比如增开临客列车、夜间高铁,增加站内便捷换乘车站,还保障边远地区公益性“慢火车”开行,让旅客出行体验更舒适;交通运输部门准备好包车、专列,让在外打拼的“奋斗者”回家团圆;相关方面积极开展“暖冬行动”志愿服务、“情满旅途”活动,在高速服务区设立完备的充电、加油设施等,从一个个细节着手,想旅客之所想、急旅客之所急,为旅客铺就温暖回家路。 

“平安春运、便捷春运、温馨春运”,是春运工作的目标任务,也是亿万国人共同的心愿。让我们共同努力,答好春运“考卷”,顺利出行、平安出行,幸福团聚,共享快乐时光。

让春运旅途充满浓浓年味儿

长弓

春节对中国人而言,早已超越了节日的范畴,而是团圆、思乡、亲情的象征。一年一度的春运,是归家的旅途,更是情感的纽带。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年味儿不仅体现在目的地的团圆,也应贯穿旅途之中。

浓浓年味儿体现在车厢中乡音的碰撞,也体现在站台上志愿者的一声问候。让旅途承载更多年味儿,需要各方力量的协作与创新。优化车次安排、扩充运力、完善换乘指引,都是让旅途更顺畅的关键。同时,沿途设置春节文化展示区、宣传年俗活动,能让候车或旅途中充满文化气息。

近年来,数字化与智能化为春运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挤火车到高铁普及,从抢票难到“一键购票”,春运的变化折射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也记录着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今的无接触取票、刷脸进站、AI导航等,让春运旅途更加便捷高效。通过科技的力量,不仅拉近了距离,更让春运有了更多文化的延续和传播。

春运期间,志愿者和社会组织的参与也不可或缺。他们用热情和服务为春运注入了温暖。志愿者不仅可以协助疏导人流、解决旅途困难,还能通过文化表演、春节习俗介绍等形式丰富旅客的旅途体验。对于那些独自返乡或长途跋涉的旅客而言,这份温暖尤为重要。

春运,不仅是一场“大考”,也是一种大团圆的象征。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让年味儿贯穿春运旅途,不仅能让旅客感受到节日的美好,也能提升社会的凝聚力与文化认同感。愿2025年的春运成为温情与文化交织的美好回忆,也愿每一位旅客都能带着浓浓的年味儿回家团圆。

错峰出行 乐享假期

青平

今年春节假期从1月28日(农历除夕)开始,8天的假期激发着群众高涨的出行意愿。据交通部门预计,今年春运期间,自驾出行预计达到72亿人次,约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高速公路车流量单日峰值或创历史新高,高速公路的拥堵情况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合理安排出行时间、路线,尽量错峰出行,是顺利归家团聚或畅游大好河山的不二选择。

相信每逢节假日集中出行的拥堵成为不少 人的“不堪回首”,错峰出行的观念也正悄悄潜入人们心底。根据高德地图最新发布的《2025年春运出行预测报告》显示,2025年的春运呈现出明显的错峰出行特征。预计全国高速出程高峰为2025年1月18日(农历腊月十九)、1月19日(农历腊月二十)、1月25日(农历腊月廿六),公众出行较为分散。这一预测报告为人们的顺畅春运之旅增添了许多期待。

错峰出行离不开错峰休假等政策措施的有 力支持。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要落实好带薪年休假制度,结合工作需要和职工休假意愿,更加灵活地安排职工错峰休假。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丰富消费惠民举措,比如,增开旅游列车,鼓励错峰休假,支持各地在游客互送、资源互推等方面加强合作。助力文旅消费热辣滚烫,助力春运旅途更加顺畅,乐享美好假期,让错峰出行成为人们的新常态。

文明出行共筑温馨和谐归途

思莹

2025年的春运,作为中国春节成功申遗后的首次大规模人口流动,不仅承载着亿万家庭的团圆梦想,更是一次展现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的重要契机。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将达到90亿人次的空前规模,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家国情怀,也对春运期间的文明出行提出了更为迫切与严格的要求。

文明出行构筑春运和谐。春运期间,交通枢纽人流涌动,每一位旅客的行为举止对出行环境至关重要。每一位旅客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礼貌待人,不仅能减少交通冲突,还能增进人际和谐,共同享受愉快的归途。

实现春运文明出行,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应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媒体宣传、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普及文明出行理念,增强公众的文明意识;交通运输部门应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出行体验;广大旅客应积极响应号召,从自身做起,践行文明出行理念,展现良好的文明素质。

春运文明出行,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安全的负责。在春运这个特殊的时刻,每一位旅客都应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出行理念,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安全的出行环境。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有望绘就一幅幅文明、和谐、美好的春运画卷,让团圆之旅更加温馨、更加美好。

做好志愿服务方便旅客乘车

苏豫

春运大幕已经开启,节日氛围已然浓厚。春运期间组织志愿者积极做好志愿服务,以方便旅客乘车,温暖旅客回家路,是一件十分必要的工作。

春运期间,全国各地旅客众多,交通运输部门承担着繁重的旅客运送任务。此时,志愿者加入其中,服务好各路旅客,能更好地方便旅客乘车。春运首日,辽宁省、吉林省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等部门联合组织春运志愿服务活动,广东交通集团所属云梧高速开展以“一路相伴,和美同行”为主题的春运志愿服务活动,重庆工信职业学院25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当地春运志愿服务……各地志愿服务活动精彩纷呈。

“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春运期间,穿上红马甲的志愿者,给旅客递一杯热水、为旅客解一次疑惑、帮旅客拿一下行李……都会温暖乘客的心。春运期间,各地要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相关部门和社会人士要积极行动、贡献爱心,在车站、机场等地开展信息咨询、重点服务、换乘指引、寻人服务、遗失查找、便民药箱、文明宣传等,用心用情做好服务工作,将车站、机场打造成精神文明窗口,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充分展示城市良好形象。

志愿服务,奉献爱心。让我们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春运志愿服务,在这个冬天,温暖旅客回家路。

以上图片均为全媒体记者 石斐 摄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