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开封网评 > 正文
热议古树名木保护
据报道,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
热议古树名木保护
来源:开封日报 发布时间:2025-01-08 08:53:36

主持人:常立萍

核心提示

据报道,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会议强调,要合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有序开展生态旅游、科学研究等活动,做好养护救治科技攻关和科普宣传,严厉打击毒害古树、非法采伐等违法行为,引导全社会增强保护意识、形成保护合力。保护古树名木,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观点。

共筑古树名木保护屏障

长弓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的绿色瑰宝,也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记忆,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自然老化、病虫害以及人为破坏等原因,不少古树名木面临消亡的危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的审议通过适逢其时,为我国古树名木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在保护古树名木的过程中,我们应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的理念。古树名木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生态功能上,更体现在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一棵古树见证了百年的风雨沧桑,承载着一方水土的情感寄托。正因如此,合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挖掘其文化价值,并通过生态旅游和科学研究等方式使其焕发新的生机,是保护工作的重要方向。但在此过程中,利用必须以保护为前提,绝不能因过度开发或不当行为而损害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

随着树龄的逐年增加,古树名木面临的生存挑战也日益严峻。因此,加强养护技术的研究、提升救治水平成为了当务之急。例如,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监测树木健康状况,精准施策,可以显著提高保护效率。同时,科普宣传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传播古树名木的知识和价值,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将人们从“旁观者”转变为“守护者”。

保护古树名木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法律制定到科技应用、从宣传引导到监管落实,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保护体系,进而筑起古树名木保护的坚实屏障,共同守护好这份珍贵的绿色瑰宝。

要利用好古树名木资源

青平

古树名木承载着悠悠历史,赓续着博大中华文脉、人文精神,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保护好利用好这一重要资源,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要合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有序开展生态旅游、科学研究等活动,这些为更好利用古树名木资源提供了遵循。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赋予人们的宝贵财富。在拥有古树名木资源较为集中的地方,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其珍贵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等富民产业,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在湖南省双牌县阳明山下的桐子坳村,因拥有3000多棵的古银杏群落闻名全国。这里曾经是湖南有名的贫困村,如今充分利用古树名木的资源禀赋,深入挖掘银杏文化,在村里发展旅游业,“银杏经济”鼓了村民口袋。2023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4亿元。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树名木,为当地带来沉甸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桐子坳村合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的典型,为其他地方提供了积极参考和借鉴。

古树名木不仅可以成为“致富树”,也可以成为“科学树”。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其珍贵的绿色“活化石”资源,通过建设古树名木公园、古树名木数字博物馆等,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提供方便、友好的科普体验,引导他们深入认识大自然、探究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更好地发挥古树名木的历史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从而实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的完美统一。

加强科技支撑,点亮古树名木保护之光

思莹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强调要合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并明确提出要加强养护救治科技攻关。这一决策,不仅彰显了国家对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视,更为我们指明了利用科技力量守护自然珍宝的方向。

古树名木,是自然界的活化石,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古树名木也面临着诸多生存威胁,如病虫害侵袭、自然灾害等。因此,加强科技支撑,提高保护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我们需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古树名木进行精准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其生长状况和潜在风险。通过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对古树名木的智能化管理,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针对古树名木常见的病虫害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科研力量,研发出更加高效、环保的防治技术。同时,对于已经受损的古树名木,我们也应积极探索科学的救治方法,促进其健康生长。

加强科技支撑,我们能够为古树名木筑起一道坚实的保护屏障,点亮古树名木保护之光,让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熠熠生辉。

保护古树名木人人有责

苏豫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重要的物种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科研价值。《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的审议通过,对有效解决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备的问题,实现对古树名木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效监督,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治基础。笔者认为,保护古树名木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积极行动、是践行文明绿色理念的长远之策,保护古树名木人人有责。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第二十六条专门规定,禁止非法砍伐、擅自移植、非法运输、剥损树皮、掘根、采摘果叶、攀爬、折枝等等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这些规定,对保护古树名木提出了具体要求,违反规定就要受到法律制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古树名木的保护者。一要宣传好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带动更多身边人增强古树名木保护意识,共同营造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形成全社会关心古树名木、爱护古树名木的新风尚;二要守护好古树名木,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树护树,及时制止破坏古树名木的违法行为,为古树名木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三要积极探索古树名木保护新模式,推动古树名木保护与科普教育、生态旅游、文化交流、绿色消费等融合发展,让古树名木成为推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保护古树名木人人有责,让我们积极行动、担当尽责,争做保护古树名木的践行者。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