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康冀楠
核心提示
近日,我市又有单位入选了河南省省级工业遗产拟认定名单。近年来,我市已有多家单位被评为河南省省级工业遗产。
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开封积累了大量老工业遗存。近年来,借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国内一批工业遗产被激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不仅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工业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还能促进消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工业遗产是城市的宝贵财富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发展历程的见证,是工业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座城市而言,包括建筑物、厂房、仓库、机械在内的工业遗产,见证了一座城市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老企业建筑、设备记录着当年社会主义建设波澜壮阔的场面,反映着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是这座城市新的历史内涵,有着大量文化产业资源和传统历史优势以及旅游产业的独特优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以工业遗产为文化内核、以旅游为表现形式的工业遗产旅游也成为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典型路径。
2023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明确支持利用国家工业遗产资源,开发具有生产流程体验、历史人文与科普教育、特色产品推广等功能的工业旅游项目。
近年来,借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类似北京798艺术区、首钢园等一批工业遗产被激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我市周边,也有这样工业遗产被成功激活的事例。去年国庆节期间,郑州记忆1952旅游休闲街区以日均客流量超6万人的惊人数据,再次刷新了公众对其魅力的认知。始建于1952年的郑州油脂化学厂,作为我国“一五”计划的重点项目,曾为新中国工业发展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今,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城市记忆的土地,经过精心改造,已化身为充满活力的创意街区。红砖、木梁、烟囱、水塔、储皂罐等工业遗存得以妥善保留,与现代设计美学巧妙融合,形成“修旧如旧,新必新潮”的独特风貌。“记得住工业辉煌,记得住华夏炎黄,记得住诗和远方”的迎客语,既是鲜明的标签,也宣示着它的时代使命。街区业态多元,集文商娱游购于一体,不仅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在此落地生根,更成为郑州市民与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目的地。
工业遗产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记忆,在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建筑美学等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被称为文化的金山银山,是促进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载体和宝贵资源。此外,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也是弘扬城市精神、彰显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载体。通过讲好一个个艰苦奋斗、砥砺奋进的工业故事,展现工业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工业遗产变得有“温度”,将进一步强化广大群众对城市的认同感,增强其干事创业的凝聚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用好工业遗产大有可为
开封有着辉煌的工业发展史,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原地区第一台锅炉、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电冰箱、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缝纫机、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都产自开封。开封作为国务院认定的中部老工业基地,工业文化遗产丰厚。工业遗产是开封城市历史的一部分,是我市老工业基地所独有的,是别的新兴城市所缺少的。保护利用好工业遗产,充分挖掘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推动城市风貌提升和产业升级,增强城市活力和竞争力,赋能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我市,始终坚持把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作为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持续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文化保护传承、产业创新发展、城市功能提升协同互进,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为城市发展增添新动能。
近年来,我市从尊重历史、尊重文化的角度出发,立足本地实际,学习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聘请第三方专业团队,对全市工业遗产情况进行全面精准地摸底调查,列出工业遗产保护清单,编制开封市工业遗产调研文件汇编。此外,我市还积极推进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方案编制工作。
我市还加强了工业遗产认定管理。市工信局把已认定为省级的工业遗产,作为重点保护和利用对象,督促其所有权人建立完备的遗产档案,记录工业遗产核心物项的保护、遗存收集、维护修缮、发展利用等情况并存档。同时,建立并持续完善开封市工业遗产数据库,全面掌握工业遗存的数量分布和现状,为科学规划、分类保护、有效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我市在出台的“文旅30条”中明确提出,鼓励各县(区)和社会资本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等存量房地资源转型兴办文创产业园区。对新评定的国家、省、市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点)和工业遗产旅游基地给予相应的奖励。市文广旅局和市工信局深入一线对全市20余家老工业企业进行实地探勘和记录,对各个老厂的发展历史、经营现状等问题同有关负责人进行充分交流,并对未来文旅开发保护利用和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工业旅游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政府、企业形成合力,以工业遗产保护为目标,让“工业锈带”蝶变为“城市秀带”。文旅等部门要制定旅游发展思路和方向、完善基础设施。同时,在进行旅游线路、旅游产品开发时,要将工业旅游与传统自然风光观光游、绿色生态游、红色旅游等项目结合起来,整体推介,让工业旅游融入大旅游格局。在工业遗产园区的发展上,要在保持原有工业遗产优势的同时,在“工业文化+科技”“工业文化+创意设计”“工业文化+农业”等方面着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形成有影响力的工业文旅品牌。
采访中,有专家和市民建议,我市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周边旅游业态融合发展。依托重点工业遗产建立工业遗产博物馆、工业遗产文旅园区,集中展示我市工业发展成就,打造弘扬工业精神、发展工业文旅的重要载体。工业遗产园区的改造要在符合相应法规政策、维护原有遗产价值不受损坏的前提下,与周边景观相协调,使得观赏更加舒适。此外,可以运用VR等科技手段,还原工业遗产厂区生产劳动景象,让游客沉浸式领略工业的发展;通过3D、4D等技术打造互动场景,设置科普、交互、游戏等多重功能的视觉项目,增强体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