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正文
这一年你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一年,是时间的刻度,也是丈量开封市民幸福感的标尺。在即将过去的2024年,很多市民的生活有了新变化。
这一年你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来源:汴梁晚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 康冀楠 发布时间:2024-12-30 09:17:12

全媒体记者 康冀楠

一年,是时间的刻度,也是丈量开封市民幸福感的标尺。在即将过去的2024年,很多市民的生活有了新变化。这一年,我市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托起开封人“稳稳的幸福”。

居住环境、交通道路、市容市貌……每一项的进步都凝聚着全市上下的智慧和汗水,每一个细微之处的变化都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坚实步伐。

“绣花”“绣”出宜居家园

2024年,我市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品质不断提升,绿化新格局逐渐形成,城市面貌显著改观。开封正成为近悦远来的宜居生活乐园。

“以前,饭后想出去转转也没地方去。现在,家门口就是公园,不仅风景好,健身器材、娱乐设施还非常齐全,我们真的很幸福。”家住五福路东段附近小区的周联和说。 

和周联和一样,市民陈莹也道出了对居住环境改善的深切感受:“我一直都有跑步锻炼的习惯,感触最深的不仅是街头绿地广场增多了,还有园林绿化特别漂亮,比以前更美了。” 

“口袋公园”不仅是城市绿地系统的“细胞”,也是市民可进入、可参与、可使用的最方便的城市绿色空间。我市下足“绣花”功夫,巧妙利用城市边角地、闲置地,打造市民家门口的“会客厅”和小公园,真正让绿意走进社区、贴近生活。 

“口袋公园”点缀在道路、建筑之间,串珠成链,展现出人与自然、城市与环境的和谐之美。我市还通过拆墙透绿、拆违增绿,实现城市公共资源开放共享。围墙拆了,视线好了,城市通透了,绿色生态空间广了,公共资源共享了,人们彼此间的距离拉近了,居民的幸福感显著提升了。 

“我们小区附近以前没有公园,孩子们没地方玩。现在小区门口就建了一个‘口袋公园’,到这里聊天、锻炼身体的人非常多。”12月28日晚,家住板桥小区的王女士笑着说,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已成为她和邻居茶余饭后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此外,我市街头、公园绿化带里的植物种类越来越多,即使是道路两旁的条形绿地,在花开时节也能变成一个多姿多彩的小花园。 

从“口袋公园”到街边绿地,从生态水系到滨水景观,这一年的开封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它们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更重要的是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好去处。生活环境变美,是我市致力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又一有力证明。

便民服务托起“稳稳的幸福”

“2024年,开封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无论是办证流程的简化,还是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都是实实在在帮我们中小企业‘轻装上阵’。”我市一家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庞斌说,现在办事效率更高了。 

2024年,在深化政务服务改革过程中,我市始终坚持群众的需求是最直接的需求,以“小切口”打通难点堵点,以“微改革”撬动“大民生”,以“一件事”的“小窗口”服务便民利企“大环境”。市民周女士几个月前生了宝宝,在为宝宝办理新生儿相关手续时,她惊喜地发现,通过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即可足不出户“一站式”办理。“之前听说手续又多又杂,要带着一大摞资料到各个部门来回奔波,没想到现在用一部手机就能全部搞定,方便得很!”12月27日周女士说。 

我市以打造新消费场景为切入点,以“高效办成一件事”自由组合模式为支撑,服务市场主体多元化经营,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我市还打造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政务服务“总客服”,办出“一件事”改革的开封特色。如,为满足群众关于开封名小吃产业化的办事需求,我市结合地方传统特色食品产业基础和豫东地区物流业便利优势,推出“名小吃产业孵化一件事”,整合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的5项政务服务事项为“一件事”,助力开封名小吃产业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 

为解决农村自建房审批中环节多、多次跑、办事繁等问题,祥符区通过流程再造,整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自建房一件事”主题服务,重新制作了“农村自建房一件事”业务审批表,对申请材料进行再规范、流程进行再精简、时限进行再压缩。如今,居民只需跑一次,到一个窗口、提交一次材料,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效率大幅提高。

家园缘何越来越美

“对我而言,最大的变化就是小区环境的改善。楼体、小区道路等经过改造提升变得更好了,我们打心眼里高兴。”12月27日,家住马市一街附近小区的陈爱仙高兴地说。 

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居民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我市把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改造与治理作为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抓手,多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做到“一区一策、一院一策、一楼一策”,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工作做到居民心坎上。 

城市背街小巷虽然“背”且“小”,却是城区的“毛细血管”,紧贴居民生活,反映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关系到广大市民的舒适度和幸福感。背街小巷改造工程是我市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市对集贸市场、社区周边、背街小巷等重点部位进行提升改造,主要包括修整道路、完善排水管网、绿化及立面整治等。 

于是,斑驳破损的临街墙面被统一粉刷,坑洼不平的道路得到硬化,乱搭乱建的简易棚、违建不见踪影……2024年,我市又有一些背街小巷接受了“大手术”,仿佛在一夜之间“脱胎换骨”,居民幸福感满满。 

不仅城市居民感受到家门口的变化,生活在农村的居民对于家园的变美也是赞不绝口。我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底色工程,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行动,农村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农村居民的卫生观念发生可喜变化,居民满意度不断提升,一幅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