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静怡:登上“技能奥林匹克”最高领奖台
全媒体记者尹杰
“静”待花已开,“怡”路凯歌还。北京时间9月16日凌晨,在有“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2024年第47届法国里昂世界技能大赛上,来自河南化工技师学院的鲁静怡同学战胜众多世界顶尖选手,夺得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冠军,实现了中国在这个项目上金牌的蝉联。这也是该校继优秀学子姜雨荷在2022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代表中国首夺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冠军后,再次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冠军。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技能奥林匹克”,代表了当今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队夺得的36枚金牌中就有鲁静怡的这枚金牌。这位来自开封尉氏的19岁姑娘,用拼搏与汗水,为中国、为河南、为家乡开封赢得无上荣光。
鲁静怡的成功,是她不懈努力的必然结果,更离不开国家、基地、教练和专家团队、翻译和后勤保障团队以及河南化工技师学院1.6万余名师生的支持与鼓励。鲁静怡用奋斗证明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吴帅帅:不顾水深破冰救人
全媒体记者焦宇炜
2024年2月11日,河南中牟一名8岁男孩不慎跌入冰窟。闻讯后和亲友一同赶到的开封退役军人吴帅帅明知冰水坑深不可测,仍跳水破冰救人。身高1.8米的吴帅帅在冰冷的水中一直触不到底,奋力搏击,胳膊多处被碎冰划破,冰面上被打开一条“生命通道”。经开封网视频号及开封网微信公众号上首发新媒体报道,《开封日报》第一时间推出重磅报道后,吴帅帅破冰救人的事迹在郑开两地引起强烈反响,并引发全国网友点赞、热议,传递了满满正能量。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吴帅帅,你救人的样子真帅!”“退伍不褪色,这是真的帅哥!”报道经《开封日报》、开封网视频号、开封网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客户端全媒体同步率先发布后,引发全国各地网友点赞。中央主流媒体纷纷予以转载或跟进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中国之声》栏目播发吴帅帅救人的事迹。人民网以《8岁男孩掉进冰窟窿,关键时刻他出手了!》为题,在人民网微信公众号上刊发相关报道。吴帅帅上榜2月份“开封好人”榜。
程曼萍:守正创新 矢志不渝育青衿
全媒体记者任崇喜
程曼萍,生于1954年,与开封汴绣厂同龄,1972年到开封汴绣厂学习刺绣。
一路走来,第二代汴绣技艺优秀代表,开封汴绣技艺全面娴熟的领军人物,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河南省首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省财贸轻纺烟草行业大工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她用一针一线成就的荣耀。
退休后的程曼萍,从没有停止追求针法的脚步。
2017年,“程曼萍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后,她带领徒弟们丰富了汴绣针法技巧,现今的汴绣针法由最初的10种发展到近40种;开发的汴绣油画、皮包、领带、丝巾、音箱、手提包等文创产品让人耳目一新,深受消费者欢迎。
她积极参加国内外多种活动,现场表演、讲解,推介汴绣文化,扩大了汴绣的美誉度、影响力。
近年来,她和同事选择与多所大专院校合作,免费提供实习基地。2017年至2023年,她已为河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汴绣技能培训500余人次。如今,她培养刺绣人才上百人。其中,16人被授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人被授予“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3人被授予“开封市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路亚飞:善行义举温暖来汴游客
全媒体记者沈泓琳
2024年2月13日晚,开封市公安局情指中心辅警路亚飞回家途中,发现不少外地游客观看完万岁山武侠城演出,要返回很远处开车,其中不乏扶老携幼者,非常不便。于是,平素憨厚朴实、乐于助人的路亚飞主动上前帮助,用自己的三轮车接送他们。
单程1.7公里,路亚飞不顾刚结束24小时值班的疲劳,往返3趟,一连接送3个家庭的9名游客,为打消游客疑虑才说出自己在公安局工作。当有老人主动要付费时,路亚飞婉言谢绝:“我只想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欢迎你们来开封游玩。警察就是你们的坚强后盾。”
受到帮助的新乡网友“惜晨”趁路亚飞不注意,拍下了这感人一幕,并通过抖音发送上网,盛赞:“开封真是太好了,不仅有好看的风景,更有温暖人心的民警同志……号召全国各地的朋友都来开封游玩。”这段视频瞬间火爆全网,网友纷纷留言,对路亚飞、开封公安人员和开封人民予以高度赞誉。
此事经开封日报旗下多个媒体平台报道后,进一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大家一致认为,路亚飞的举动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彰显了开封温度。
郝师傅:拾金不昧获点赞
全媒体记者孙怡然
11月5日,开封交运集团大梁出租汽车有限公司车牌号为豫BD39986的出租车驾驶员郝师傅(其不愿意透露真实姓名)将外地游客吴先生送至目的地后,接到别的乘客前往万岁山武侠城。当乘客下车时,郝师傅看到车上有个包,但是记得他们上车时没有随身携带行李,郝师傅立即向乘客确认这个包是否是对方的,得到否定的答案后,郝师傅想起来这应该是上一单乘客遗落的物品,于是立刻停止正在进行的营运工作,想方设法联系失主。
由于乘客是在路边拦的车,两人互相没有联系方式,无法联系到对方。担心乘客丢失贵重物品着急,郝师傅灵机一动,开车去了吴先生之前的下车点,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对方。果不其然,吴先生就在下车点等着。当吴先生拿到失而复得的包,看到1万多元现金和黄金首饰分文未少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紧紧握住郝师傅的手连声道谢,对郝师傅的高尚品德赞不绝口。
对此,郝师傅表示:“身为一名出租车司机,这是我应该做的,没什么值得宣传的。我的同事如果遇到这种事,也会作出和我做出一样的选择。”
苗炜:多形式弘扬汴绣文化
全媒体记者岳蔚敏实习生韩鲁豫
汴绣是中国著名刺绣流派之一,历史悠久。汴绣以针代笔、以线为墨,古朴典雅,是中国刺绣艺术的瑰宝。作为汴绣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为使这项发源于汴梁大地的非遗技艺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发扬,自今年11月开始,苗炜在开封博物馆接连举行汴绣主题特色讲解系列活动,受到众多市民、游客的一致好评。
苗炜面容清秀、仪态端庄,身上散发着一股娴静文雅之气。身为地道的开封儿女,苗炜自幼便与刺
绣结下不解之缘,7岁启蒙针线,8岁描绘丹青,至中学时代已能匠心独运,将刺绣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之器,并创新性地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其作品工艺遵循传统汴绣工艺特点,作品沉稳而不失清新、厚重且不失静和,先后斩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百花杯、百花奖等20多个国家级金奖。
近年来,苗炜一直在开展汴绣技艺扶贫工程,在贫困村镇进行刺绣技术扶贫工作,并持续开办公益教学,在汴绣绣工中培训绘画技艺,培养年轻人的兴趣爱好,让开封汴绣更有艺术内涵、更有生命力。
申柯瑜:辗转两地照料生病好友
全媒体记者李晨翀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朋友?然而,当听说自己在网络公益活动中结识的挚友徐海涛突发脑梗无人照顾后,陕西榆林小伙申柯瑜站了出来,辗转驻马店、开封两地陪护、照顾,至今已一年有余。
今年36岁的驻马店小伙徐海涛是不幸的。父母早逝,在开封生活近10年的他突发脑梗且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病情危重。然而,经历人生至暗时刻的他又是幸运的。远在陕西的申柯瑜得知消息后,跨越近千公里来到他身边,夜以继日地照料着他。
从驻马店到开封,从我市中心医院东院区到我市西区的医院,一年多来,在申柯瑜持续不断的照料下,徐海涛创造着属于他的“奇迹”——从最初的昏迷不醒,到如今能够独立行走、简单交流、自己吃饭、洗漱,生活基本自理。
从年初到年尾,在本报的持续关注和连续报道下,徐海涛和申柯瑜收获了众多读者和网友的关注,更有来自全国各地爱心人士为他们捐款、捐物,送上关爱。央视新闻频道曾对此进行报道。
跨越近千里,精心陪护脑梗好友——在申柯瑜和徐海涛身上,我们看到微光点亮微光、善良遇见善良。
何龙:脚踩高跷开启6700公里文化之旅
全媒体记者李晨翀
9月20日16时,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门红其拉甫国门,一身戎装、背插数面旌旗、脚踩高跷的开封小伙、社火文化爱好者何龙,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群众和边防战士的见证下,郑重地接过五星红旗,开启一场文化之旅——他将手持国旗、脚踩1.3米的高跷,沿丝绸之路众多节点城市一路向东,徒步6700公里到达北京天安门广场,让手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交相辉映”。
今年38岁的何龙出生在开封市通许县朱砂镇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他从3岁就跟着爷爷学踩高跷、舞龙舞狮、变脸、喷火等。18岁那年,他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经在当地生活了20年。
“今年4月,我在网上看到一位外国网友表示,舞狮是他们的文化,我隔着屏幕都被气到了。这舞狮就是咱中国的。”何龙说,想到如今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在边疆一带已经很少见到,他心里五味杂陈,便萌生踩高跷走国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想法。
9月20日下午,从红其拉甫国门接过五星红旗后,何龙便一路向东。目前,他已经脚踩高跷,徒步行进了4700多公里,到达了陕西省宝鸡市。他还将继续行进1000多公里,最终到达北京天安门广场。
从帕米尔高原到北京天安门,从祖国的边疆到祖国的心脏,何龙用高跷和五星红旗,向世人展示华夏儿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守护和传承。
张学东:扫把在手 武艺在心
全媒体记者李晨翀
今年冬天,因为一段路人拍摄的短视频,在我市景区周边从事保洁工作的环卫工人张学东火了。视频中的他手持扫把,动作如手舞单刀,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虎虎生威……为此,不少看了视频的网友纷纷评论:“每一个开封人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扫把是他的谋生工具,功夫是他的热爱。”“这才是真正的扫地僧,在街头看似默默无闻,却身怀技艺”……
张学东是我市龙亭区柳园口乡大辛庄村农民,从10多岁时开始习武,学的是子路八卦拳。40年前开始,他就经常参加省、市级武术比赛和武术展演,还获得过不少奖牌和荣誉证书。10多年前,张学东跟随儿女在无锡、苏州、宿州生活时,曾免费教当地的孩子们学武术。
两年前,张学东在开封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顺河分公司找了一份保洁工作,负责在龙亭北路景区附近保洁。平日里,他热爱自己的工作,认真清扫所负责的路段。每天下班后,他还会在自己保洁过后整洁的路段上打打拳、练练功。他说:“武术只是爱好,环卫却是真真切切地参与到开封这座城市的发展。我很享受现在的生活。谁要是想跟我学武术,我可以免费教。”
薛帅:以生命之名书写人间大爱
全媒体记者侯利平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薛帅,开封市禹王台区委社会工作部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写下了一段关于爱与奉献的动人篇章。
18岁那年,薛帅做出了一个令人钦佩的决定:献出自己的热血,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时光荏苒,2023年的薛帅即将步入而立之年。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年纪,他再次做出了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选择: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24年,薛帅的善意终于有了回音。他的血样与一名素昧平生的患者配型成功。薛帅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决定向其捐献造血干细胞。在河南省肿瘤医院的病床上,经过3个多小时的采集,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位素不相识的患者重新点燃了生命之光。
薛帅的善举,不仅让他成为开封市第44例、河南省第1440例、全国第1867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更让我们看到了一名青年党员和机关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