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人才引进实现新突破
全媒体记者王予杰
截至11月底,我市人才引进实现新突破。引进各类人才45394人,其中省级领军人才(正高级职称)18人,博士后15人,博士研究生160人,硕士研究生3509人,本科生23957人,专科及中专生17735人,为开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近年,我市紧紧围绕“5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新增50万,10年内新增30万青年人才”的总体目标,严格落实省、市招才引智工作部署要求,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专场活动有特色、活用政策添动力”的工作思路,加强招才引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23年实现招引本、硕、博及副高级以上人才2.3万人,位居河南省前列;签约人才项目231个,在河南省排名第二。在河南省率先设立人才工作站14个,聘请29名专家学者为人才工作大使。在河南省人社工作会上,开封市是唯一就招才引智作典型发言的城市。
《开封市城区停车管理条例》获准施行
全媒体记者沈泓琳
2024年9月28日,《开封市城区停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获河南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市2015年取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制定的第12部地方性法规,也是开封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第3部法规。
11月21日上午,我市召开《条例》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相关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近年来,随着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和停车需求的不断增加,城市停车问题成为事关千家万户,与每一位市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管理难题,不仅影响居民群众的出行和生活,也影响了来汴游客旅游体验和开封城市形象。停车管理工作中体制不顺、停车场规划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步伐、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停车收费不规范、停车秩序混乱等问题,亟待运用法治手段予以规范。为此,我市科学谋划法规制定工作,组织多方共同调研、座谈、考察、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最终形成《条例》,过程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民主立法的要求。《条例》共五章四十八条,分别对停车规划与建设、停车管理与服务、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
我市实施传统特色早餐品质提升行动
全媒体记者校爱玲
2024年3月中旬,我市实施“吃开游汴 品味宋潮”——开封传统特色早餐品质提升行动,引导和支持100多家店铺参与改造提升活动,并从中评选出31家早餐店“必吃榜”,受到市民和游客的普遍欢迎。
此次活动中相关单位积极参与,广大商户主动作为,在开封美食地方标准、店铺氛围和环境美化方面下功夫,涌现了一批“文化好、环境好、菜品好、服务好”的早餐名店。此次选出的31家早餐店,覆盖了10个早餐品类,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2023年12月,市政府和河南省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共建“河南豫菜之都”正式启动,并拿出一系列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游客们对开封美食的期待也越来越高。而早餐作为美食的一部分,要让游客从早晨就体验到特色美味、优质服务。为此,我市通过传统特色早餐品质提升行动,规范优化早餐带动古都餐饮行业全面升级,推进美食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也以美食小切口促进文旅大发展,不断推动“豫菜之都”城市品牌叫响、出彩。
郑开同城化持续推进
全媒体记者孙怡然
近年来,开封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郑开同城化作为服务全省大局、融入郑州都市圈建设的首要工程,重点加快交通同城建设,以轨道交通为重点,打造轨道上的郑开同城,形成半小时通勤圈。
郑开城际铁路加速两地经济发展。作为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今年,我市郑开城铁延长线进展顺利,该项目建成后可将郑州东站与陇海铁路开封站有机衔接起来,进一步优化铁路网络布局,提高铁路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方便开封老城区客流需求、促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郑开城际铁路在区域交通体系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此外,郑开城际铁路运粮河站也于今年重新开通运营,该站位于我市龙亭区十六大街与晋安路交叉口,是郑开城际铁路上的一个车站。该站的重新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推动郑开同城化,提高附近居民出行效率和舒适度,完善城市功能,带动城市北区、西区发展,促进高铁城际互联互通,方便旅客高铁城际“零换乘”,对于促进开封经济发展、提升我市交通运输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也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豫东第一大村开封市祥符区袁坊村“村BA”热辣滚烫
全媒体记者焦宇炜
龙年春节期间,豫东第一大村开封市祥符区袁坊村“村BA”暨一年一度的篮球邀请赛激情开赛。本届赛事为期5天,共有22支篮球队参赛,4000余名村民观看开幕表演赛。活动充分展现了袁坊村村民崇尚体育、爱好文艺的健康向上风貌,彰显了当地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丰硕成果。
位于黄河滩区的袁坊村,常住人口1.1万人,是河南省著名的篮球之乡、武术之乡,以篮球为主的群众体育运动长盛不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袁坊村每年春节期间都会举办篮球邀请赛。2016年,该村选派4名队员代表河南省参加首届全国农民三对三篮球赛,斩获全国第八名的优异成绩。
近年来,袁坊村“村BA”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了来自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球队前来参加。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促进‘村超’‘村BA’‘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袁坊村“村BA”充分展现了滩区居民对民间文体活动的热忱,让社会各界通过“热辣滚烫”的乡村文化感受到黄河滩区传承和创新黄河文化,摆脱贫穷落后旧面貌、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巨变”。
全国首个“放心消费险”正式落地开封
全媒体记者汪元蒙实习生李静云
2024年6月6日,“放心消费险”项目在我市举行启动仪式,标志着全国首个“放心消费险”正式落地开封。
“放心消费险”是市市场监管局携手中原农业保险河南分公司,以“让消费者更加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共同推出的综合性、系统性、全面性保险服务,打造了全国首个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多场景的保险保障项目。
据了解,“放心消费险”主要保障区域为开封市城区,如经营者在约定区域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因约定的情形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且消费者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投诉,保险公司依据政府主管部门出具的认定证明等文件及保险条款的约定,对消费者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赔偿。除明确了保险赔付的各项条款外,“放心消费险”项目还开发了专属的线上理赔程序,为发生纠纷的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的理赔通道,可以实现千元以下案件的实时赔付。
截至目前,已赔付和正在赔付超100起,赔付总金额预计近10万元。这一政府部门认定、保险公司快赔的绿色服务通道对有效助力消费纠纷解决,全面保护消费者权益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
开封市乡村振兴指数增幅领跑全省
全媒体记者焦宇炜
2024年11月23日,被誉为河南社会治理晴雨表的《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开封市乡村振兴指数增幅31.24%,近5年发展速度居全省18个省辖市之首。这是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第十一次发布河南社会治理年度蓝皮书,该报告已成为目前河南省社会治理方面最为系统和权威的研究报告之一。《报告》还显示,河南省乡村振兴指数为30.76,近5年增长13.21%,发展速度位居中部六省第一。开封市乡村振兴指数增幅领跑全省的背后,是我市锚定目标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结果。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力推进乡村振兴稳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系列新举措、新探索持续推动开封“三农”工作全面过硬、全域提升、全程领跑,为开封勇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提供坚实“三农”保障。开封市在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连续3年获得“好”的等次,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中连续3年位列第一方阵。
开封市政法系统推出40项爱民实践服务承诺
全媒体记者沈泓琳
2024年6月18日,我市召开全市政法系统爱民实践服务承诺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发布40项爱民实践服务承诺。
40项爱民实践服务承诺包括畅通网上立案渠道、向申请执行人实时公开执行信息、实现诉讼费网上自动退费,以法律监督防止法律“打白条”、抓实“办案+救助”、构建“检察+文旅”,压缩居民身份证办理时限、落实居民身份证业务和出入境业务电子票据便利化应用推广、推行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监督行政执法部门开展执法专项整治、实施“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活动、对特殊困难群体司法鉴定事项减收不低于法定标准20%的费用等。
这些事项是市委政法委组织市政法单位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和业务实际,充分考虑全市社会大局和人民群众需求推出的服务承诺。这些实事既有服务中心大局的工作措施,也有简政便民的惠民举措,既有去年活动的延伸,也有今年推出的服务承诺,是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的生动实践。
“保险+期货”模式为祥符区花生种植户加上“双保险”
全媒体记者焦宇炜
2024年4月14日,记者从祥符区财政局获悉,2023年郑商所祥符区花生“保险+期货”试点项目顺利结项,祥符区960户花生种植户及1个专业合作社和1个家庭农场种植的4.14万亩花生获得赔付311.8万元,亩赔付75.42元,大大超出农户每亩自缴保费8.05元。项目的实施,有效规避了花生价格风险,提升了农户种植积极性,为保障祥符区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加快花生种植经营规模化、产业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1年9月,河南省花生“保险+期货”试点全省首张保单落地祥符区,祥符区成为全省首批3个试点县区之一。自此,祥符区连续多年成为郑商所花生“保险+期货”试点,“保险+期货”模式为花生种植户防范减产减收加上“双保险”,为种植户收益托底。
“保险+期货”自2016年提出以来,连续8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在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祥符区深入实施“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的创新实践,对稳定花生种植面积和生产经营,保障种植户收入,激发种植积极性起到了示范借鉴意义。
我市提前完成省下2024年天气优良天数目标
全媒体记者赵海龙王予杰
截至2024年12月21日,我市优良天数为236天,同比增加10天,成为全省第2个提前完成省下2024年优良天数目标的城市,并连续两年提前完成省下优良天数目标。
蓝天白云,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市连续两年提前完成省下优良天数目标来之不易,既得益于全市各县区、各部门发扬“亮剑”精神,勇于拼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和干劲,以及不断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联防联控作用,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精准施策,也得益于企业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践行大气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着力提标升级、提质增效的活力释放。正是在政企联动、协同治污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大气污染防治才不断取得新成效。
当然,我市“好天”越来越多,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在我市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背景下,广大市民争当生态文明的践行者、监督者,推动“吹哨报到”、信息披露等机制不断健全,营造出携手共治的浓厚氛围。
继往开来,持续发力,全市人民的蓝天白云获得感、幸福感将更加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