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以下简称《学前教育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在会上介绍称,教育部将加快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保教质量,持续开展清理整治,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等不规范办园行为。(据11月11日央视新闻)
近年来,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日益严重,为社会所关注。一些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开设拼音、识字等课程,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不仅剥夺了幼儿童年的快乐,更挫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日前,上海一家幼儿园就被曝出,在幼儿园家委会上,园方表示“将从中班开始常立萍选拔孩子进理科班”,并分享了班型、课程以及收费标准等。虽然园方后来表示,课程目前仍在研究中,但该幼儿园的理念和做法仍让人大跌眼镜。这简直是现代版的拔苗助长。
不可否认,幼儿园“小学化”的背后,有部分幼儿园正确教育理念的缺失,也有一些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焦虑和攀比心理,是整个社会的竞争氛围导致。
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喜欢自由自在玩耍,是幼儿应有的生活和状态。过早地让孩子背负起学习的重担,实则是对孩子天性的扼杀,是对教育规律的违背。
为纠正幼儿园“小学化”,教育部先后发出《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等,通过自查摸排、全面整改和专项督查等,促进幼儿园树立科学保教观念,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11月8日表决通过的《学前教育法》明确指出,“幼儿园不得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防止保育和教育活动小学化”。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的这部法律,让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等进入“有专门法可依”新阶段。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快乐也是一辈子的事情。幼儿园就是让孩子健康成长、快乐生活的地方。《学前教育法》第五十六条指出,“幼儿园应当以学前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发展素质教育”。只有最大限度支持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在健康快乐中探索学习的兴趣,才能促进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健全人格、强健体魄、协调发展。
据统计,到2023年,全国在园幼儿人数已达4093万人。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守护童年,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是全社会的责任。政府部门应持续加强监督引导,对违规办园办班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幼儿园要树立正确办园理念、提升师资水平;小学要做好与幼儿园的衔接配合,坚持按照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家长要调整心态、转变观念,科学育儿,更加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共同努力,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