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康冀楠
核心提示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宝鸡市考察时强调,中华文明五千年,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从而让大家更加尊崇热爱,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全媒体记者 石斐 摄
泱泱中华,文脉悠悠。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正在中华大地蓬勃兴起,特别是年轻人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参与其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魅力在现实生活的映照下“活”起来。
这段时间,在开封,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群体纷至沓来。其背后是我市持续多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是久久为功之后的厚积薄发。
当代青年深情拥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灿若星河,是民族的瑰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了方向。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全媒体记者 袁洋 摄
璀璨夺目的中华文化如奔涌不息的长河,不断注入活水方能让其激荡出时代强音。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2021年,中央宣传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绘就未来五年传承发展工作的蓝图。
近年来,国内多地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越来越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特别是在八朝古都开封,以宋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数字化展示、创意产品开发、互动体验活动等多种途径走进大众视野,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段时间,很多人惊讶地发现,开封景区和文博场馆里涌动的大部分都是年轻身影,他们有的身着汉服拍下美美的照片,有的则沉浸式感受景区的演出。汉服、打铁花、木版年画、戏曲,这些过去人们眼中的古老“宝贝”,日渐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喜爱,说明传统文化不是“陈芝麻”“烂谷子”,可以进行现代化、新媒体化的改造,通过赋予其青春气息、网感、当代性等,进行转换和适度配比,从而爆发出强大的号召力和传播效力。
古城开封,无疑是一座文化富矿。作为闻名中外的八朝古都,文化是开封最厚实的家底,是独特的优势。传承弘扬辉煌的宋文化,不仅有益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还对拉动开封发展、促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实,近年来,开封一直在深入、充分、系统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以宋文化为主题,让地下的东西“走出来”,让史书上的东西“走下来”,让“死”的东西“活”起来。
全媒体记者 李浩 摄
来开封,穿宋装。这段时间,无论是各大景区还是城市街头,随处可见手持团扇、云鬓花颜的游客穿着清新典雅的精美宋装,漫步在画卷中,游走在菊花丛里,人美花香,别有一番韵味。开封在近年的汉服热潮中,通过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促成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到来。游客不仅可以穿着汉服在公园中漫步、欣赏美景,还可以品尝宋代美食、参加雅集盛宴、体验传统茶艺。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身穿古装,在开封感知宋朝独有的“风雅处处是平常”。
沉浸式早已成为文旅创意的热门话题。追求沉浸式体验,国内很多地方都推出了有创意的主题趣味玩法。在我市许多景区,沉浸式实景演出项目早已在线上和线下受到热捧。在清明上河园、龙亭公园、万岁山武侠城等景区,建筑市井街铺林立,古色古香;精心打造的大型实景剧专业演艺阵容,全景式展现了开封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许多大学生慕名而来。尤其是斗鸡、皮影戏、木版年画、北宋官瓷、打铁花、太极拳、地方戏等传统的民俗活动和表演,闪烁着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
为了让游客更加充分地享受宋韵文化盛宴,我市还不断对正在盛大举行的菊花文化节等传统节庆活动进行创新提升,指导各大景区打造了《岳飞·郾城大捷》《闸口盘车案》等30多场沉浸式演艺节目,推出“汴河灯影”“城墙夜境”等新的夜游项目,不但拉长了游览娱乐时间,还让游客身临其境走进历史的长河中。
在开封,厚重的文化不再是尘封的历史,转而开始变幻出更多姿态走进年轻人的生活。拥有“沉浸式”游园新体验,深度感受宋人风雅生活,感受独具特色的宋文化,“00后”在开封得到了传统文化的滋养。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火”起来“热”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文化自信亦有专门论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火”起来、“热”下去,需要广大从业者深耕细作。此外,应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这要求从本地的历史文化抓起、从中小学生抓起。在这方面,我市制定下发了《开封市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中小学生的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教育问题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全市各学校非常注重以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等。我市还依托丰富的旅游景区、历史文化、文博等资源,打造了各具特色的研学旅行精品课程,建设一批具有浓郁开封特色、安全适宜的知识科普型、自然观赏型、文化体验型和励志拓展型研学旅行基地,设计并公布了红色传承研学之旅、主题景区研学之旅、文博研学之旅、考古研学之旅、非遗研学之旅、艺术研学之旅、国防研学之旅、中医研学之旅、科技研学之旅、生态研学之旅等十大研学精品线路。
全媒体记者 袁洋 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根脉,不论是节日、民俗,还是文物、非遗,都传递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我们有责任通过传承的走心、表达的创新、意识的进步,回应人民群众饱满的文化热情,让优秀传统文化“火”起来“热”下去。
开封日报报业集团作为开封的主流媒体,不断挖掘开封历史文化,宣传开封文化建设成果,推出了“品读北宋文化”大型系列报道、“一带一路 茶和天下”、寻访大运河文化带·汴梁晚报文化中国万里行等大型文化类主题报道,先后出版了多部精品书籍。此外,还打造出深受读者欢迎的周刊和副刊版面,内容可读性强,与本地联系紧密,深度挖掘了开封的文化资源,突出了地方特色。
去年以来,由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中共开封市委宣传部、中共开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开封日报社主办、开封日报承办的“开封廉洁文化:读史明智赋能精进”大型系列融媒体报道更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哲理、精神力量和文化滋养,是党员干部正心明德的重要源泉。开封日报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因子,创新表达形式,打造了具有地域特色和新时代气息的廉洁文化精品。
一座城市越有特色,越有品位,就越有吸引力和知名度,从而也就能在城市间的竞争中打造出城市品牌,赢得发展先机。文化是一座城市品牌的灵魂,特色文化是城市软实力之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之本,是城市形象、个性、品位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涵育年轻一代的爱国情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涵育年轻一代的爱国情怀。这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育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文化沃土,更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我们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深厚底气和不竭源泉。
爱国主义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血脉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力量。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的爱国主义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只有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才能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全媒体记者 石斐 摄
在中国历史上,闪烁着“精忠报国”“以身许国”“苟利国家生死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等爱国主义精神。历史上,开封是一个清官、英雄辈出的地方,文官有伊尹、薛居正、包拯等,武将有杨家将、岳飞、史可法等。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在开封的代代传承。在近代,开封是一片洒满革命先烈鲜血、遍布共产党人足迹的英雄土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进程中,一大批仁人志士、先贤先哲、先锋模范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演绎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红色故事,在中国革命史上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
把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同爱国主义教育融合起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爱国主义精神,以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赓续中华文明基因、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如今,微信朋友圈里总是会被赞美祖国的文章刷屏,短视频平台弹幕上常有人发出“今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生种花家”的感叹,微博热搜上也频频出现“爱国”字样……得益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代青年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拥有真正的文化自信和人文修养。很多年轻人都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得越多,就越对国家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他们感受着文化的魅力,更加从心底里欣赏、热爱自己的国家。马路两旁、学校广场、商户门前、公交车上、居民家中……每年国庆期间,开封大街小巷悬挂起鲜红的国旗,鲜艳的“中国红”随风飘扬,在蓝天的映衬下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很多年轻人骄傲地和国旗合影,正是他们最朴实、个性化的爱国表达。
人来人往的书店街,是年轻人打卡游览的地段。位于书店街与西大街交叉口的西南角有一座青砖白缝、小瓦盖顶的二层小楼。这里就是中共豫陕区委旧址,曾是河南最早建立的党的领导机关所在地。不少年轻人路过这里时,都会好奇地瞻仰楼上悬挂的匾额,然后在手机上查询小楼背后的故事。
近年来,我市有序开展梳理全市红色文化资源、编制红色旅游线路、制作红色图谱等工作,策划红色启蒙之旅、红色信仰之旅、红色街区之旅、红色乡村之旅、红色兰考之旅等红色旅游研学线路。
开封这块曾经洒满革命先烈鲜血、遍布共产党人足迹的英雄土地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开封,充分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更是用真招、实招解决困扰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织密民生保障网,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享受着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的家国情怀自然会在生活的酝酿中显得越发浓厚。
采访中,许多市民表示,要继续用情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用心打造红色旅游产品、塑造红色品牌。同时,全面提升文博场馆和红色景区现代科技综合运用水平,不断深挖红色文化价值,以更具时代感的“打开方式”,创新表达形式,在体验式旅游火热的当下,博物馆、纪念馆等可以引入VR、全息投影等新技术,在技术的辅助下更直观生动地呈现历史事件和场景,让红色历史“活”起来,让红色文化持续焕发生命力,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激励更多人扎根本职、埋头苦干,奋发昂扬奔向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