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他们(景区商家)卖的东西才可以带进去吃,我们自己拿的食物就不能带。”近日,有游客发布这样一则视频。视频中,景区工作人员制止了游客带食物上山的行为,称清扫任务重,“每天山上都是鸡爪、瓜子皮”。此事引发社会热议。(据10月28日《法治日报》)
近年,“景区限制游客自带食品”类似的规定频繁成为社会议题,引发公众关注,并遭受游客一致吐槽。这里面固然有景区提出的环保原因,但似乎这样的解释比较牵强,难道买了他们景区的东西吃就不会造成垃圾乱扔、清扫任务重的后果吗?乱扔垃圾导致清扫任务重,与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景区内环卫设施不够完善等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进行解决,而不是限制游客自带食品。景区限制游客自带食品,不乏有变相强制让游客购买景区商品的嫌疑。因为,普通的食物和瓶装饮用水,一进景区往往身价倍增,景区提供的餐饮服务,其价格的合理性也值得商榷。这样的情况在许多地方几乎是普遍现象。因此,对一些游客来说,不愿眼睁睁挨宰,自带一些食品往往是很自然的选择。作为景区,如果能为游客提供价格公道的食品,怎么还会有游客辛辛苦苦背着食品进景区呢?说到底,这是景区过度商业化导致,是一种短视行为。限制游客自带食品,虽然能多卖自己的食品多挣一些钱,但只会遭遇游客的“用脚投票”,“限”住游客向往的心,不利于自身长远的发展。况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景区禁止游客自带食品进入的行为在很多时候属于明显不公平,与法律的公平原则相违背。如果景区构成强迫交易,游客可进行维权。2019 年年初,上海某高校大学生小王携带零食进入上海迪士尼乐园时被园方工作人员翻包检查,并加以阻拦。小王认为园方制定的 规则不合法,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便一纸诉状将上海迪士尼乐园告上法庭。最终小王得到了补偿,迪士尼方面也调整了原食品和安检规定。 单纯限制不是办法,公平合理、优质服务才是出路。景区应从游客的角度出发,真正为游客着想,一方面,要注重提升自身的餐饮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价格合理、种类丰富的餐饮选择,让游客享用新鲜出锅、热气腾腾的风味美食,避免过度商业化对游客利益造成损害;另一方面,要为自带食品的游客提供更多方便,比如充足的热水供应,设置合理的餐台、座椅,完善的环卫设施等,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这样,自然而然就能赢得游客信赖、赢得社会声誉,进而吸引更多游客欣然而至,如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将得到大大提升。
“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要素,其中,“吃”位居首位,可见其重要性。对景区来说,要做好这方面的文章,对景区内的餐饮等进行合理定价,做好商业利益与游客需求的充分结合,为游客提供更优的旅游体验,为自身发展赢得更多胜算。对游客来讲,去景区时,除了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外,还应遵守相关规定,做到文明旅游,在饮食过程中不乱扔垃圾,保护好景区环境。如此,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旅游环境,才能让旅游双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