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探寻中原大地上的“客家印记”
10月26日,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在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闭幕。本届世客会首次来到“客家祖根地”洛阳。活动期间举行河洛文化研讨会、第二届客家青年发展大会、客家文化学术交流活动,以及经贸洽谈系列活动等,来自世界的客家乡亲重归故土原乡、寻根谒祖,共话“五洲客家音”,畅叙“四海桑梓情”。
探寻中原大地上的“客家印记”
来源:顶端新闻 发布时间:2024-10-29 20:03:41

顶端新闻记者 张弋

昔日衣冠南渡,今朝客家归家。

10月26日,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在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闭幕。本届世客会首次来到“客家祖根地”洛阳。活动期间举行河洛文化研讨会、第二届客家青年发展大会、客家文化学术交流活动,以及经贸洽谈系列活动等,来自世界的客家乡亲重归故土原乡、寻根谒祖,共话“五洲客家音”,畅叙“四海桑梓情”。

由于历史上的战乱动荡,中原人曾五次大举南迁。第一次迁徙是1700多年前的“永嘉之乱”之后,洛阳城陷落,大批中原士族、百姓举族南迁,史称“衣冠南渡”。这次大迁徙的人数达百万之众,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南迁。

开幕式现场 图源:洛阳日报

后来,客家先民又有四次大规模的迁徙。经过多次辗转迁移,客家人遂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衍,逐渐形成了一个在语言、民情、风俗、文化等方面与中原汉族既割舍不断又相对独立的客家民系。

时至今日,在中原大地上,依然保留着数不清的客家文化遗产,它们是客家人与中原人民“同根同脉”的见证。现在,就跟随老家河南新媒体矩阵的脚步,一起探寻中原大地上的“客家印记”。

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圣地纪念碑

洛阳偃师区虎头山森林公园内,雄伟气魄的“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圣地纪念碑”显得格外瞩目。虎头山这里是西晋的祖山,也是客家先民历次南迁的枢纽。

这是一座记录客家人南迁历史的纪念碑。纪念碑以古朴典雅、庄重大气为主要风格,坐落于十七步台阶的两层方坛之上,十七步台阶寓意着客家先民从首次南迁迄今已走过了1700多年的历程。基座四周雕刻着表现客家先民南迁及客家人发展历史的浮雕。

汉魏洛阳故城

客家先民在历史上先后多次大规模的迁徙,而其中第一次南迁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影响最深远的出发地便是西晋末期的汉魏洛阳故城。

西晋末年,客家先民从都城洛阳大规模南迁,成为今日各地客家人的第一批先民。此次南迁也是客家民系形成史上时间最早、人口众多、整个政治文化中心南移、影响极为深远的一次南迁。当时,客家先民正是从汉魏洛阳城扶老携幼、栉风沐雨,开启了困难重重的迁徙之路。

汉魏洛阳城作为西晋客家先民南迁出发地,可以说是今天客家人的故土家园。

大谷关

大谷关是设于东汉末年拱卫首都的“洛阳八关”之一,沟壑纵横,形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作为汉魏洛阳城的南大门,大谷关留下了客家先民南迁的足迹。

在西晋末年洛阳陷落后,大批士族、百姓扶老携幼,穿越大谷关,踏上了千难万险的南下之路。他们出了大谷关,迁至淮河流域,再到长江流域,史称晋末“衣冠南渡”。大谷关,成为客家人多次南迁的主要通道。

轘辕关

“轘(huán)辕”为“洛阳八关”之一的轘辕关,当年部分客家先民从这里开启漫漫南迁路。

轘辕关位于偃师、登封交界处的轘辕山上,是万安山与嵩山连接处的一个豁口,道路险隘,有弯道十二,回环盘旋,故称轘辕关。它既是古代兵家必争的军事重地,又是洛阳通往汝州、许昌、襄阳等地的要衢与捷径。

西晋“永嘉南渡”时,南迁的中原先民中不乏公卿大夫、世家大族,他们南迁的主要目的地是江东。从当时的汉魏洛阳城向江东迁徙,轘辕关为洛阳通往许(今许昌)、陈(今周口)及由沙颍河入淮河过长江的捷径要冲。

伊阙关

伊阙关在今天的龙门石窟景区一带,关址早已不存。它在东汉时为洛阳八关之一,是洛阳南面的重要门户与关隘,也是客家先民南迁的一条通道。

几次大规模南迁,一批批洛阳人含泪离开故土,经由伊阙,踏上了漫漫南迁路。北宋末年,金兵将繁华的洛阳城烧毁,人们也是从伊阙道南迁。“煌煌祖宗业,永怀河洛间”,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写出了南迁民众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万安山

万安山位于洛阳城区南部,不仅是一座风光秀美、历史悠久的千古名山,也是见证客家先民向南迁徙、根在河洛的人文之山。

山间自西向东的伊阙、大谷、轘辕三个关口,均是当时南迁的必经之地。因此,攀爬一趟万安山,便可在一定程度上体验客家先民当时远走他乡的艰难历程。

定鼎门

在隋唐洛阳城中,定鼎门是外郭城的正南门,相当于隋唐洛阳城的正门。定鼎门自隋至北宋的530年间一直在使用,是中国历史上最“年长”的古代都城城门,它见证了多个王朝兴衰更迭和无数历史事件发生。

唐朝“安史之乱”后,战火遍布黄河中下游地区,叛军所到之处,百姓都避祸他乡,这次大乱引发了客家先民的又一次迁徙大潮。这时候还在大江南北游历的诗人李白看到这情况,他写的《永王东巡歌》诗中,一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便体现了当时客家先民南迁的时代背景。

文峰塔

洛邑古城灯火璀璨,游人如织。夜晚的文峰塔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目。这座始建于北宋、毁于明末、重建于清初的密檐式砖石塔饱经沧桑,默默地见证着昔日的热闹与繁华。

公元1127年,金军占领宋朝的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康王赵构继位于南京应天府(今商丘),但不敌金军的进攻,带领群臣一路南逃至江南,史称宋室南渡。历史进入南宋与金对峙时期。西京洛阳一带是宋金反复争夺的地区,河洛民众纷纷南逃。公元1141年,西京留守李兴带数万民众从熊耳山突围,到达鄂州。这是第三次客家先民大迁徙中,最后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南迁。

洛阳客家之源纪念馆

洛阳客家之源纪念馆以“天下客家、根在河洛”为主题,总建筑面积3600余平方米,馆内分上下两层。该馆以“原乡”“离乡”“他乡”“望乡”“归乡”五个主题展厅为脉络,将故事线与情感线体现在整个游览线路中,讲述了一段段跨越千年、感人至深的客家故事。

洛阳客家之源纪念馆作为展示、传承客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将积极传播、展示积淀深厚的客家文化内涵,以及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的渊源,促进客家文化交流,助推洛阳“客家祖根地”品牌建设。

新郑黄帝故里

唐宋时期的中原读音,在今天客家话里保存的最为完善。这种语言的传承,不仅是文化的延续,更是血脉相连的见证。如今,郑州新郑黄帝故里(新郑)成为了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曾经毁建,明清修葺。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立有“轩辕故里”碑。故里广场、寻根门广场、同心广场、故里祠静心园和拜祖广场组成五大景观。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大批海内外炎黄子孙聚集在新郑举办万众瞩目的拜祖大典。

炎黄二帝像

在郑州黄河之滨,矗立着一座巍峨壮观的雕塑——炎黄二帝巨塑。并肩矗立的炎帝与黄帝,各自高达数十米。每年,无数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瞻仰炎黄二帝的雄姿。他们在这里不仅欣赏到了世界级的雕塑艺术,更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特别是炎黄二帝广场上的炎黄鼎和九鼎雕塑群,更是为整个景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炎黄鼎高6.6米,重达近20吨,是炎黄子孙瞻仰炎黄二帝的重要礼器。

郑州瞻世客家文化博物馆

在车水马龙的郑州东大街和西大街交叉口,一条小巷子里隐藏着一个不大的博物馆,这里便是郑州瞻世客家文化博物馆。

郑州瞻世客家文化博物馆成立于2014年,对外免费开放。共有四个基本陈列展厅,对应四个基本陈列《客家·根在河南》《客瓷·海上丝路》《客书·民俗风情》《客居·正堂会客》,通过客家家具、瓷器、契书等文物,展示多元的、富有特色的客家文化与艺术。

郑州瞻世客家文化博物馆以“文字+实物”的方式展现了客家南迁、发展的历史。在博物馆中陈列的客家文物中,无论是家具、器物,还是语言、民俗,都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原文化的影子。

开封客家源广场守望阁

开封市珠玑巷客家源文化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守望阁,再加上广场上的“家”字篆刻地铺,巧妙反映了客家的历史文化、根亲文化与祭祖文化。2014年10月17日,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在开封举行,来自全球的客家游子在守望阁、珠玑巷慎终追远、祭拜祖先,寻找内心最深处的温暖。

开封是与客家人渊源最深的地区之一,开封的文化个性与客家人的人文精神具有共同闪光之处,开封有着客家人祖先与开封人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客家人不忘故乡的风土习俗,把宋都开封的历史文化传承到了东南各省。以珠玑巷为代表的客家人街道地名文化,成了东南各地客家人彼此相认的一个名牌。这些“珠玑”地名,就是客家人从宋都开封传承到南方居住地的特殊文化和地理标志。

州桥遗址

开封有4000多年的建城史,曾是八朝都会,自古雄踞中州大地。位于开封市中山路中段的州桥遗址,是东京城中轴线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叉点上的标志性建筑,州桥的重见天日让“大宋盛景”不再虚晃迷幻。千年未曾变动的中轴线、海马水兽飞云的精美壁画,无一不让北宋时期的极高审美变得可观可感。

州桥遗址重见天日后,出土了大量的瓷片、陶片、砖瓦碎片、铜器、铁器、玉器、骨器、动物骨骼、玻璃器等,也向人们真实再现开封形成立体叠压型城市“城摞城”的奇观。这些历史遗迹,吸引无数客家后代回乡追溯先祖根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