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常立萍
核心提示
为整治网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规范使用乱象,塑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和育人生态,中央网信办、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专项行动聚焦部分网站平台在热搜榜单、首页首屏、发现精选等重点环节呈现的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现象,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对于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观点。
给网言网语定“规矩”正当时
乐兵
当前,一些网络黑话、谐音热梗等逐渐成为一种语言现象,成为不少人的日常用语。也有一些低俗媚俗、粗制滥造、恶意曲解的不规范网络语言,侵蚀汉字之美,严重影响网络空间的清朗。“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对于维护语言文字价值、净化网络表达空间,可谓正当时。
守住正确表达的底线。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需要继承,也需要创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风格独特的语言文字表达,不断涌现于网络公共空间,一些有创新价值的“网言网语”获得社会认可。“点赞”“刷屏”等词语被收入第十二版《新华字典》。此类语言文字的演变,体现了网络时代的更加高效便捷、更具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但网络语言文字的创新,绝不能盲目任性,而是应当“变而合规、创而有序、治而合德”。唯有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才能走出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困境,让汉字焕发出新的生机。
带上法律法规的“龙套”。早在2016年,《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强化对互联网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和管理”。2021年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再次指出,要“加强语言文明教育,强化对互联网等各类新媒体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和管理,坚决遏阻庸俗暴戾网络语言传播”;2023年发布的《信息技术产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对规范信息技术产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保障信息化条件下语言生活和谐健康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健全完善网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制度规范,推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融入法治中国建设,适时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才能维护网络空间的清风正气。
要说老百姓听得懂的文明用语
苏豫
集中清理不规范、不文明网络语言文字相关信息,加强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科普宣传,倡导文明用语用字,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打造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工作。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10.9967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0%。网民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更好的网络语言环境。当前,网络黑话烂梗频频出现,让人听不懂、摸不透。这些黑话烂梗不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表达,更对网民的日常交流和思维价值形成隐性侵蚀,极易造成不良后果。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近年来,中央网信办坚持以清朗网络空间为目标,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上突出问题乱象,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此次“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即是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10项整治任务之一。
规范使用文字语言是关乎文化传承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笔者认为,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就是要说老百姓听得懂的文明用语。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明语言文字经营网络,在互联网上全面倡树文明新风,让有新意、有意义的语言文字吸引百姓;我们要多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经营网络,在与百姓真诚互动交流中发展网络,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要说老百姓听得懂的文明用语,是对网络责任人的要求,更是我们每个网民的责任和义务。
网民要发挥好监督作用
青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故意使用错字、滥用谐音指代词、编造黑话烂梗、恶意曲解文字含义等,传播低俗色情、攻击恶搞、煽动对立等违法不良信息,这些不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现象,污染了网络空间,影响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整治刻不容缓。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规范网络语言文字,净化网络生态,维护网络安全,人民群众的力量不可忽视。在“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中,“督促网站平台进一步畅通举报受理渠道,鼓励网民广泛参与,及时处置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违法不良信息”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指出了网民作用的发挥。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近11亿人。对于数量庞大的网民来说,在自身文明上网、文明用网的同时,一定要发挥好网络“监督员”作用,用好“群众的力量”,积极监督举报网络上不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现象,将会让黑话烂梗等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无藏身之地,有助于把网络生态防护网织得更密、更牢。当然,网民广泛参与监督的前提是,网站平台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畅通举报受理渠道,采取奖励等积极有效措施,激发网民参与热情。相关部门、网站平台和网民共同努力,方能让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
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重在落实
思莹
近日,中央网信办、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的通知》,旨在整治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中的不规范、不文明现象。这一举措对塑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和育人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是当代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语言文字作为信息的载体,其规范性直接影响到信息的准确性和传播效果。然而,当前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乱象频发,部分网站平台在热搜榜单、首页首屏等重点环节,常常出现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的现象,这不仅误导了公众,也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
整治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乱象,关键在落实。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站平台的监管,督促其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内容审核和发布的管理,确保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性。同时,还应加强对网络用户的引导和教育,提高其对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此外,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形成有效的震慑力。通过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可以警示广大网民自觉遵守网络语言文字使用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相关部门、网站平台和广大网民共同努力。只有真正将规范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才能营造出一个清朗、健康、文明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