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新时代报告】沃野展新卷 “农”墨绘丰年——开封农业农村工作成效综述
又到了丰收的季节,古城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广袤田园,处处五彩斑斓。
【新时代报告】沃野展新卷 “农”墨绘丰年——开封农业农村工作成效综述
来源:开封网 作者:张仲鹏 发布时间:2024-10-01 10:09:25

全媒体记者 张仲鹏

核心提示

又到了丰收的季节,古城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广袤田园,处处五彩斑斓。

金色的秋风,不仅逐渐染黄了田野,而且吹来了一年之中最盛大的丰收景象:黄澄澄的稻穗玉米、红红火火的石榴辣椒,还有紫莹莹的葡萄、结实饱满的花生……这丰收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 

微信截图_20241001100810

全市陆续开始了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忙碌,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放眼望去,一场关于土地与希望的“丰收之约”正在轰轰烈烈上演,人们由衷感叹:又是一年好“丰”景。 

近年来,开封粮食产量稳中有升、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产品含“金”量持续提高,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擦亮“底色” 美丽乡村生态宜居

走进通许县冯庄乡陈庄村,远远就可以看见一排排整齐的大棚伫立在田间,在太阳照射下,波光粼粼,犹如绿色的海洋。这是陈庄村的市级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大棚里的韭菜、蜜瓜、西红柿等生长茂盛。在这里种植的韭菜已注册“田美陈庄”商标,经过精心包装后,被运到省城大型的蔬菜批发市场,成为群众餐桌上的抢手货。 

走进村内,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整洁的街道、雅致的农家院落、热闹的便民超市、漂亮的休闲广场、整齐划一的路灯和画上鲜艳亮丽墙体画的墙壁,处处彰显着现代文明。 

开封市农业农村局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提升行动,以“两突出、三结合”为核心,创新举措、持续督导、统筹指挥、扎实推进,村庄环境面貌改观明显,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兰考巨变配图(8220829)-20240313075541

在积极创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县和示范乡镇基础上,我市开展市级“一十百”示范创建,凝心聚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和美乡村”。党政一把手靠前指挥,市直相关部门集聚政策、资金、项目等集中优先支持省、市示范县、示范乡镇创建。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重点,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打造“洁美乡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作业全覆盖,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兰考县“两桶一袋+六进+六不进”垃圾分类模式全省推广,尉氏县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建成智能高效防臭堆肥房实现易腐垃圾就地处理。分类分区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4.02%。稳进提质推进户厕改造。持续推进“空心院”整治和“一宅变四园”。充分利用荒地、废弃地、边角地等闲置土地开展植树造林、“四旁”绿化、湿地恢复等,建设微田园、小微公园和公共绿地。 

我市在推进过程中还实现“三结合”。以“五星”支部创建引领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组织领导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和乡贤参与乡村建设,以高质量党建书写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新篇章。兰考县通过开展捐资、捐物、捐劳力的“三捐”活动,引导群众、乡贤参与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 

兰考巨变配图,兰考县委宣传部供图(8221038)-20240313075613

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村内、村外一片美。以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其附近村庄一体设计、一体包装、一体建设,实现村内村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兰考县惠安街道李寨村以“五融三用一管控”为建设原则,探索以“洁”为主、“美”为基础、凸显“乡愁”的“高标准农田+洁美乡村建设”新模式,村面貌实现由“脏乱差”到“洁净美”的根本转变。 

与文明乡风培育相结合,内秀、外美双提升。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时,我市坚持既注重塑形也注重铸魂。一是加强乡村治理。积极推行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治理方式,不断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二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创建全国文明村镇9个、省级文明村镇48个、市级文明村镇349个。三是赓续农耕文明。注重乡土特色和活态传承,打造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场地,延续乡村文脉、保护乡村文化。建成农家书屋2038个,朱仙镇木版年画成功入选第一批河南省优秀农耕文化遗产项目。 

如今,我市已成功创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县1个、示范乡镇4个、示范村43个;“1+6”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被评为中国“三农”创新榜十大榜样;祥符区西姜寨农业嘉年华项目成为全省第一家以农业旅游为主题的国家级4A级景区。

打造品牌 提升农产品“含金量”

兰考蜜瓜、杞县大蒜、祥符花生、通许酸辣粉……一批批优质绿色农畜产品在“汴字号”加持下走出田间地头,走向广阔市场。近年来,我市依托品牌强农战略,从供应端、种养端、销售端入手,构建品牌运营模式,全产业链品牌齐头并进、多点突破,品牌运营效能焕发出勃勃生机,推动我市农产品走出河南、走向全国。 

杞县大蒜 (1)

今年全市新认证绿色食品20个、续展32个,另有14个新申报和续展材料正在审核中。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有效期内绿色食品认证个数22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10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6个、河南省知名农产品品牌123个。“通许玫瑰”“杞县大蒜”“兰考花生”获评2024年河南省“我最喜爱的名特优新农产品”,农产品品牌总数在全省多年名列前茅、县区均值全省前列,“汴字号”农产品更有竞争力和知名度。 

我市成为河南省首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涉农县区全覆盖的省辖市。杞县、通许县、祥符区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建设顺利,位居全省先进行列。杞县(大蒜)、兰考县(红薯)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杞县大蒜1

我市有33家国家级、15家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生猪年屠宰量在230万头以上,企均屠宰量和产能利用率均居全省首位,存栏和外调量居全省前列。我市开展食用农产品追溯数字化应用,实施活畜禽电子化检疫合格证追溯系统、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控追溯系统,建成14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点,积极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注册国家农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实现农产品扫描溯源。 

我市还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和执法力度,始终坚持“守底线”与“拉高线”同步推,“保安全”与“提品质”一起抓,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牵手科技 丰产增收有良方

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祥符区八里湾镇姬坡村智慧农业示范方,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的“五化”要求, 融合“5G+智慧农业”先进技术,打造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升级版”。“以前,姬坡村的农田各家各管,每到农忙季节,田间到处是干活的人。现在,即便农忙,麦田上也鲜见人影。”祥符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卫军说,现在依托北斗导航精准定位,无人机飞防作业误差可控制在厘米级,作业效率更高,平均每小时可喷防50余亩。 

打开手机,点开小程序或App,农田气温、湿度、虫情、土壤墒情等数据便可实时呈现。农户只需动动手指,就能掌握农作物生长情况。这样的场景,在我市如今的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常见。 

531354

农田与科技深度结合,农民就能靠数据“慧”种地。我市始终把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为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打下坚实基础。经过多年探索,全市已初步形成了符合自身实际的高标准农田“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推进模式,破解了“谁来投”“谁来管”“谁来建”以及“钱咋融”“如何还”等一系列问题,力促全面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筑实根基 饭碗牢牢端起来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 

2024年,我市夏粮再次喜获丰收,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市粮食播种面积已连续9年超770万亩,总产量连续8年超58亿斤,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我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措施,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全市耕地面积556.18万亩,共建成高标准农田524.73万亩。 

丰收。本报资料图片,全媒体记者李浩摄 ((11353873)-20240930112842

我市紧紧抓住种子这个要害,加快主要粮食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9%以上,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种子包衣率达100%,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已超过45%。我市发挥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在提高耕地质量上出真招,深入实施耕地轮作、深耕深松整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生物技术防控、秸秆还田等措施,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营造适于作物生长的良好土壤环境;在田间管理上求实效,在作物苗期、开花期和灌浆结实期等关键时期,结合作物生长情况和对肥水需求特点,加强中耕植保、抗旱防涝、合理追肥、一喷多促等技术管理和病虫害防控措施落实。同时,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轮作、绿色高产高效、单产提升等项目的实施,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保障。 

我市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2023年,我市共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53200万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4752万元。相关政策的落实,对保障我市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上图片均由全媒体记者李浩  朱朝星 汪少冲提供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