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正文
从国门到首都 开封小伙高举国旗 开启6700公里“高跷”文化之旅
9月20日16时,在新疆少数民族同胞和边防战士的见证下,白面红眼、一身戎装、背插数面旌旗,脚踩高跷的河南开封小伙、社火文化爱好者何龙从世界最高国门——位于帕米尔高原、海拔5000米的红其拉甫国门郑重地接过旗手手中的五星红旗。
从国门到首都 开封小伙高举国旗 开启6700公里“高跷”文化之旅
来源:开封网 作者:全媒体记者 金少凌 李晨翀 张海洋 发布时间:2024-09-20 17:43:40

     全媒体记者 金少凌 李晨翀 张海洋

9月20日16时,在新疆少数民族同胞和边防战士的见证下,白面红眼、一身戎装、背插数面旌旗,脚踩高跷的河南开封小伙、社火文化爱好者何龙从世界最高国门——位于帕米尔高原、海拔5000米的红其拉甫国门郑重地接过旗手手中的五星红旗。由此,他开启了自己的“高跷”文化之旅。他将手举国旗、脚踩1.3米的高跷,沿丝绸之路众多节点城市一路向东,预计历时4个月、全程徒步6700公里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让手中这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交相辉映”。

能不能走完全程?曾徒步走过3000多公里

今年38岁的何龙出生于开封市通许县朱砂镇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他18岁来到新疆,已经在当地生活了20年。

前段时间,网络上火爆的一条短视频中那个踩着高跷走国门的小伙子就是何龙。视频中,何龙一身豫剧中赵子龙的经典扮相,手举国旗,脚踩高跷,如履平地、目光坚定地行走在帕米尔高原上。看过这条视频的很多网友都不约而同地对其竖起了大拇指,更有人留言“你好棒!这就是信仰”“又美又潮”“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

何龙说,从今年4月份开始,他已经踩着高跷走了四次长途。第一次是从阿克苏到红其拉甫国门。到达国门后,他接过边防战士手中的国旗,踩着高跷返回了他的居住地喀什古城。之后,他又先后两次踩着高跷往返喀什古城和红其拉甫国门之间。算下来,何龙已经踩着高跷徒步行走3000多公里了。

踩着高跷走出国门 赵子龙扮相惊人

“我3岁就开始学高跷了,我是我们村第一个学踩高跷的孩子!”何龙自豪地说,他的爷爷以前在村里耍社火耍得很出名,而学社火也是他童年最美好的一段回忆。不仅如此,舞龙舞狮、变脸、喷火……只要和社火文化相关的,他多少都会一些。遗憾的是,8岁之后,因为学业等原因,何龙不得不脱下了高跷。

说到如今重拾高跷的原因,何龙很是激动。“今年4月份,我从新闻视频里看到,在法国申奥运成功的庆祝活动上,有外国网友表示,舞狮是他们的文化。我隔着屏幕都被气到了!这社火文化就是咱中国的,谁也争不走!”但等他冷静下来,想到如今舞龙舞狮、踩高跷等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边疆一带已经很少能见到了,心里顿时五味杂陈。“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咱不能弄丢了!”于是,身为社火这项非遗文化爱好者的何龙便萌生了踩高跷走国门、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想法。

何龙是个“行动派”,他立即购买了高跷,并经过深思熟虑,又买了一套豫剧中赵子龙的戏服。他说:“赵子龙不仅机智应变、忠君为民,而且武艺超群。他号称‘常胜将军’,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于是,何龙便化身“赵子龙”,脚踩高跷、手擎国旗,先后三进三出国门,展示中国传统社火文化。

微信图片_20240920184820

如果说何龙第一次踩高跷从阿克苏走到红其拉甫国门,是一时心血来潮。那么,他的第二次、第三次国门之行,意义则更加深远。为了向党的103岁生日送上祝福,7月1日凌晨2时46分,何龙从喀什古城长途跋涉来到了红其拉甫国门并将国旗插在了国门上;为了庆祝他所在的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成立70周年,7月13日到7月20日,经过8天的高跷跋涉,何龙将一面从边防战士手中接过的国旗送到该县。

困难重重 内心依然坚定

提及过去3000多公里的行程,何龙坦言,每天近60公里的行程确实是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帕米尔高原上,对于他的身体也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这期间,何龙不仅踩着高跷,穿着戏服、举着国旗,身上还要背负40多公斤的行李和口粮,再加上高原天气变化多端,这大大增加了行程的难度。何龙说,为了节约空间,他带的食物只有干馕。他一般每四个小时才会休息一次,因此,路上也不敢喝太多的水。

从5月份至今,三进三出国门,何龙的体重从76公斤降到了53公斤。路途中,受伤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停下休息的时候,我常会感觉腿上疼,解下高跷,拉开裤腿一看,一个亮堂堂的水泡就露出来。另外,由于长时间行走,我的腿脚经常浮肿,大腿内侧磨烂的皮肤和裤子也总粘一起。”何龙深有感触地说,但在他看来,举着国旗,就是一种承诺,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之路、传承之路,即便再苦再累,他也要坚定地走下去!

高跷每踩过一处 都深深感受到少数民族同胞的善良和爱国

比起路程的艰辛,何龙更愿意跟记者分享的是:在帕米尔高原上,自己感受到的来自少数民族同胞们的真挚情谊。

何龙告诉记者,第一次踩高跷徒步,他没有经验,只带了一件厚衣服,连个睡袋都没准备,晚上在荒郊野外席地而卧,被冻得瑟瑟发抖。“现在,我走出经验了,经常会去乡镇政府、村委会、街道办事处、牧民和居民家里借宿。他们听说了我的来意,都会非常热情地招待我!”他分享道。

微信图片_20240920184850

一次,路过阿克陶县白沙湖景区,何龙正在搭帐篷。不远处,一个正在放牧的柯尔克孜族小伙子走了过来。闲聊中,何龙说明了自己的行程计划。“我刚说完,他没给我反应的时间,就收起我的帐篷,往他车上放。他热情地给我解释,‘这地方住不了人的,到我家里住!’到他家后,小伙子更是拿出了好酒好肉招待我,还一遍一遍地对着我的高跷和国旗竖起大拇指。”介绍这些的时候,何龙声音颤抖、饱含深情。

一路走来,这样的感动不胜枚举。“我18岁就来到了新疆,在这里生活了20年,这里的同胞善良好客。他们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爱国!”这一点,在行走途中,何龙更是深有体会——很多开车经过的同胞在看到他脚踩高跷、手举国旗行进后,都会有一个不约而同地打开车窗,向他挥手并竖起大拇指,有的甚至热情地给他送上饮用水、食物、提供各种帮助。

“我很清楚,同胞们的点赞、支持和无私的帮助都不仅仅是给我个人的。”何龙说:“我更愿意理解为——这是他们对五星红旗、对祖国的发自内心的热爱!”每当这一刻,他心中都会升腾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弘扬传统文化 6700公里是新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何龙给自己定下了新的挑战——沿着张骞和玄奘的足迹,来一场文化之旅。9月20日上午,从红其拉甫国门接过国旗后,他将一路向东,徒步6700公里,途经众多丝绸之路上的节点城市,到达北京天安门广场。何龙说:“这面国旗饱含着新疆少数民族同胞和边防战士的浓浓爱国情,我会高举着它,带着大家的深情厚谊一路前行。”

何龙还表示,他已经提前做好卷轴,在这趟行程中,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请当地政府在上面盖章留念。他还计划在这些节点性城市以及非遗文化重地,和当地人进行非遗文化上的交流和碰撞。提及家乡开封,何龙表示,听说家乡这些年发展得很不错、变化很大,这次他一定会回家看一看。

天下文明出华夏,华夏文明在中原。何龙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中原文化在全国各地留下脚印,闪闪发光。在他看来,这才是文化得以传承的长远意义。

从帕米尔高原到天安门,从祖国的边疆到祖国的心脏,何龙将用脚下的高跷和手中的国旗向世人展示,华夏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来自心底的热爱和坚定的捍卫。在最荒芜的高原上呈现最磅礴的信仰,在最美的大好河山里彰显最真诚的热爱。让我们祝福何龙:一路顺利,梦想成真!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