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文化新闻 > 正文
开封廉洁文化:读史明智 赋能精进㊻栗毓美:廉介自勉 清慎勤明
1828年,开封府知府栗毓美、祥符县知县刘荫棠创办彝山书院。 其旧址,就在今天的开封市大纸坊街市五中院内。 栗毓美在《建修彝山书院记》里,讲明了创办书院的初衷。因大梁书院兼收多方面人员,弊病甚多,为“念培养英才之道自成童始”,特建此书院专课童生,并建考棚,以除试课抄袭顶替之弊病,而拔擢真才。
开封廉洁文化:读史明智 赋能精进㊻栗毓美:廉介自勉 清慎勤明
来源:开封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任崇喜 发布时间:2024-07-26 07:56:12

全媒体记者任崇喜

1828年,开封府知府栗毓美、祥符县知县刘荫棠创办彝山书院。

其旧址,就在今天的开封市大纸坊街市五中院内。

栗毓美在《建修彝山书院记》里,讲明了创办书院的初衷。因大梁书院兼收多方面人员,弊病甚多,为“念培养英才之道自成童始”,特建此书院专课童生,并建考棚,以除试课抄袭顶替之弊病,而拔擢真才。

他为此特别要求,教师“推阐教泽,乐群敬业”,诸生须以立志为先,因为“子古师儒之望,公辅之器,方其为童子时,识者已决其然,无他志先定耳”。

视频:全媒体记者:李天 殷允鹏 任崇喜

栗毓美“性廉介、寡嗜好”。他认为:“世之明而不能清、慎、勤者固无足论。若清而不明,则流于刻。慎而不明,则流于葸。勤而不明,则徒劳罔功。故必加一明字,方为体用兼备。”

他“尽心民事”“察吏安民”,赈济灾民、振兴教育、发展生产,主张查禁鸦片;他秉公执法、公正严明,不事刑求,“唯以至诚至情相感、原告被告心悦诚服”。他在担任知县和知府期间,审理一万多起案件,未发生一起冤假错案,被时人誉为“今代之龙图”。

他十分重视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倡导“崇正学、端士习”。他捐刻《唐诗近光集》及《诸先儒名宿遗集》;校勘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吕坤的著作,被人们认为“成千古之盛事”。

他经世致用,办事实心,一生致力于河道治理,首创的“抛砖筑坝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卓有成效,不但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节约白银150余万两,而且取材方便、操作快捷,坝堤坚固耐久;他任河东河道总督5年,任凭洪水肆虐,堤坝始终安然无恙,深得朝野上下嘉许。

“南有屈子忧国投江,北有栗公舍身治河。”栗毓美去世后,道光皇帝赐谥号“恭勤”。民族英雄林则徐为其撰写墓志铭。

官方封其为“栗大王”,并立庙祭拜。他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受国祚封的最后一任河神。


栗毓美,清代山西大同府浑源人,字含辉,又字友梅,号箕山,又号朴园。 

栗毓美出身于传统的耕读之家。其曾祖父、祖父均为读书人,讲究德行修为,乐善好施;父亲栗雨亭曾任榆社县教谕(明清时期县级官学负责人)、介休县(今山西省介休市)训导(从八品文官,负责教育事务)。 

1802年,25岁的栗毓美以拔贡身份参加朝考,取得二等第二名,授以知县用,签分河南,任武陟县知县。 

赴任前,他的老师莫宝斋问他:“你何以居官?” 

栗毓美信心满满地答道:“以洁己爱民济之,以勤慎持之,以恒久实心实力,不敢苟且随俗。” 

在武陟,栗毓美开始与治理河道结缘。黄河下游第一大支流沁河,流过黄土高原,穿过太行山,一泻千里,在武陟境内流入黄河。位于黄河中下游分界点、黄河与沁河交汇处的武陟县,历史上决口泛滥频繁,历来是治河的要地。在参加沁河防护和马营筑坝工程中,栗毓美发现,塌落的旧城砖经过多年的泥沙浸灌,非常坚硬;而埽工以植物茎秆为主,非常容易朽烂,为他此后改埽工为砖工打下了基础。 

1805年,栗毓美代理温县知县时,因遭灾请求发仓谷赈济灾民。一名上司出于私心将原本批准给温县的粮食拨给孟县(今河南省孟州市)。栗毓美几次求见这位上司不得,就带上县印直接拜谒知府。他斩钉截铁地说:“上司当廉明公正,以察吏安民为务……若得罪上官,乃有司之过,何得因怒官而病民?君为郡守,能据理力争为民请命甚善,否则吾不敢受此官也。”说完,他将县印放置案头离去。知府了解实情后,停止将给温县赈灾之谷拨往孟县。 

当地一名富户因犯事被确定有罪,但多年没有结案,颇受拖累之苦。栗毓美到任后,立即予以审结。该富户十分感动,在栗毓美生日时,送来重金作为寿礼,被栗毓美严词拒绝。 

1813年,栗毓美出任西华县知县。当时西华县接连遭灾,米价快速上涨,贫民苦不堪言,怨声载道。栗毓美上书请求开仓出借平粜,然而程序复杂,不能及时赈济灾民。他“不候批复,即行开仓”。同僚劝栗毓美行事慎重,栗毓美却说:“某一日在官,不忍一日不尽心民事,以此罢斥何憾?”此次赈灾过程中,栗毓美积劳成疾,每天仍坚持工作。在他的周密部署下,迅速查明受灾户数,精准施策,很快稳定了时局。对于因为受灾遭到抛弃的婴儿,栗毓美设立育婴堂收养起来,并发给外地贫民费用让其返回原籍。 

当时他的次子栗耀正患脾虚症,医生诊治后,提出可用陈仓米一斗煎汁和药治疗。他的长子栗烜请求父亲取仓米为弟弟治病,被他斥责一通:“仓谷岂可颗粒入私,何况现在正是紧急赈灾之时?你的弟弟即便用米煎汁和药治疗,病情也未必能得以缓解。而老百姓增升斗之米,即享升斗之惠,你如何不晓得这个道理呢?”尽管栗烜再三向父亲泣求,栗毓美始终没有答应。栗毓美“恤民之心未尝一日忘,而于家人生计置不系念”的做法,使栗烜难以理解。多年后,在栗毓美去世的前两日,他给将要担任兰州知府的栗烜写信,仍谆谆教导:“当虑知府称职之难,不可先存得失之心……为国宣劳,不必以我为念。” 

1815年冬,栗毓美补任宁陵知县。当时宁陵县刚遭黄河洪水淹没,“沙压河占,弱半不毛”。“甫下车,恻然民瘼”的栗毓美,“亲巡田间问民疾苦,课其树畜,教以孝悌,民多化之”。栗毓美还“申请上宪,奏准豁免钱粮有差,实政惠民”。 

自1128年冬,黄河夺泗入淮后,宁陵“濒大河,每罹水患”。为解除百姓洪灾,“毓美自为令时,皆亲其事,勤求河务”。 

在宁陵,除治理黄河决口外,他主要为民做了五件事:一是“亲履四乡,勘减沙压地亩”;二是“额赋请蠲缓”,即“免差徭,停催科”;三是“课莳木棉、榆枣”;四是“兴筑城郭,以工代赈”;五是热心公益事业,捐廉银修五里桥。 

1816年夏天,栗毓美把父亲栗雨亭接到宁陵供养,“居民络绎送迎,称颂公仁政”。在为宁民请命减赋后,栗毓美被派赴辉县查灾。栗雨亭在宁陵突发疟疾。栗毓美“闻信星夜驰归,朝夕奉侍旬余,亦病尝药,视膳之”。宁陵民众十分感动,“恐公劳,相戒,勿以牙角勾讼,讼为之息”。栗雨亭去世后,“境内赴吊者数万人。时公私交累,几于告贷无门”。 

前文的那位富户听说消息后,带着重金前来吊丧。富户以为栗毓美“累不可支”,且是丧事礼金,应该不会推辞。但栗毓美仍婉言谢绝,说:“吾与某素不相识,其所以厚赙者,因前事也。昔日守官箴,不肯受人之馈,今敢因父亡竟累负初心耶?” 

1817年,栗毓美扶父亲灵柩回山西浑源,宁陵老百姓前来送行,睢州(今河南省睢县)、永城、夏邑的老百姓闻讯也相继来吊唁。当他们一行抵达东明县境时,一向不许停棺的旅舍主人特意前往告知毓美:“宁陵县老百姓往来多住在我家店中,说起您的仁政之事,常常感动得流泪不止。我们也深受感动,请将令尊灵柩安置到厅中,不要让老人家遗体露宿于外。”出河南安阳境后,栗毓美让二弟栗毓彩扶柩回故里,自己则返回宁陵处理公务。在交接好行政事务和处理完家事后,栗毓美方返回故乡,居家为父守丧三年。 

1825年冬天,栗毓美“调补开封府知府,时积案未结者五十余起”“念无辜被累之人往往拖延致毙,昼夜审理月余,胥清案内人证……无干者立予省释”。 

栗毓美“自筮仕以来,自理词讼以及奉委在怀庆、彰德、开封等府,祥符县审理积案不下万余起,皆随讯随结,两造心悦诚服,从无翻控”。有刁蛮狡猾者狡辩不承认罪行,但一遇栗毓美就服帖招认。有人问其原因,这些人有共同的理由:“栗使君公而明,吾不能欺,且不忍欺也。” 

栗毓美说,“案无大小……唯恐其含冤负屈,彼自激发天良、直言无隐。间有愚民拙憨,必须平心静气,不可刑责。尸亲事主及妇女等,尤宜格外矜恤。笞杖虽轻,受者终身之辱。小民固微贱,奈何轻加刑杖乎”“为吏当凭情理,不当恃气质,恃一分气质,则民受一分冤抑”。


栗毓美“性好学,公余之暇,手不释卷。尤喜读经济之书,每书必抉其精义,不沾沾于字句间”。他认为:“天下事唯有真正学问尽心尽力而为之,乃能除弊。”因此,他历来厌恶那些“一登仕途,率多忘其书生本色,以头巾气为迂腐,而用心于声色货利”之人。 

栗毓美“历任所到之处,惟以端士习、培风化为首务。振兴学校,宏奖后进,增添书院膏火,教士以植品立志,身体力行,务求实学,不可徒尚文辞,亦不必空谈性理。所造士多登高第为良吏”。 

他在开封修复淳正书院、孟子祠、游梁书院,建彝山书院,不但“俾程孟后裔肆业其中”,也可专供文童肆业(勤于学业)。道光皇帝对他有“汝人极勤俭,不失读书人本色”的赞誉。 

1827年,栗毓美受河南巡抚程祖洛委托,整理校勘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吕坤的著作。因为版本繁多而复杂、体例较乱、内容不一,栗毓美专门组织工作班子,参考各种版本有关内容,按编次和检校两个方面认真核实、订正,并删复补遗。当时的人们纷纷认为,栗毓美校勘的吕坤著作是众多刻本成就最高的,“成千古之盛事”,为后代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此外,他还曾捐刻《唐诗近光集》及《诸先儒名宿遗集》。 

1828年,栗烜遵例报捐员外郎,分发刑部江西司行走。栗毓美在亲笔信里说:“诸事虚心讲习,矢慎矢勤,不可稍有怠忽之念……即公牍中叙一字,案内传一人,皆当细心斟酌。” 

1830年初夏,栗毓美任湖北按察使。当时“湖北荆州府属监利等县,江水涨溢,居民田庐被淹。该督抚等已酌拨银二万两,责成该道府及委员等分投散放。并将嘉鱼等县被水处所设法疏消,著该督抚即饬署藩司栗毓美亲往查办”。 

栗毓美在荆州救灾两月有余。湖北布政使林则徐对栗毓美的作为给予肯定和褒扬:“藩司栗毓美查办荆州一带抚恤事峻回省。询知此次被水情形,以监利、公安、石首、江陵、沔阳五州县为较重,已分别散给抚恤共银八万余两,民情均已安妥;其余被灾较轻处,无需抚恤,仍俟秋后察看办理。” 

栗毓美“接臬司印,各属积案四千余起”,按照正常程序审理,不仅时间很长,而且效果差。他“严定审理积案章程,申明定例,饬令依限解勘”,使“案牍廓清”。 

1831年,栗毓美代理河南布政使,林则徐任东河总督。栗毓美在河南为官时间长,对河工利弊尤为娴熟。他积极配合林则徐办理河道治理。 

1835年,栗毓美迁任河东河道总督,负责管理山东和河南段黄河、运河的防洪、修缮、挑挖等事务。 

在清代,治理黄河是一个巨大的利益场。由于层层盘剥,水利工程款大部分被侵吞,治河官员骄奢淫逸、贪赃枉法成为常态,河工侵贪现象成为难以治理的顽疾。 

据史料记载,嘉庆年间,在治河预算的经费中,真正用于修防的仅在十分之一左右。即便“真明钱粮”的官员,也只将经费的七成用于河工修防,另外三成用来“明津厅员”。他们的起居饮食堪与广东洋商、两淮盐商相媲美。 

魏源在《筹河篇》中曾疾呼:“河工者,国帑之大漏卮也。然则今日舍防河而言治河可乎?惩糜费而言节用可乎?曰无及矣!” 

在上任河道总督之初,栗毓美立即裁减衙门的不合理费用,严饬道厅崇俭黜华,亲率文武官员辛勤公事、慎事修防,令风气为之一新。 

据《清史稿》记载:“河患至道光朝而愈亟,南河为漕运所累,愈治愈坏。自张文浩蓄清肇祸,高堰决而运道阻。严烺畏首畏尾,湖水并不能治。张井创意改河,而不敢执咎,乞于无成,灌塘济运,累以弥缝。麟庆、藩锡恩因循其法,幸无大败而已。吴邦庆讲求水利,而治河未有显著。” 

栗毓美为了掌握黄河枯涨起落的规律,西起晋、秦、豫三省交界的黄河大拐弯处的风陵渡,中经河南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开封府、归德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和江苏徐州府、淮安府,东到滨海县大淤尖入海口,沿黄河布设“水志观测点”,进行逐日查记、上报。这是我国历史上首创的黄河观测网。为快速传递水情,他仿借“飞报边情”的办法设置塘马,“当黄河盛发,照飞报边情,摆设塘马,上至潼关,下至宿迁,每三十里为一节,一日夜驰五百里。其行速于水汛。凡患害急缓,堤防善败,声息消长,总督者(总理河道)必先知之,而后血脉贯通,可从而理也”。 

栗毓美查阅大量史书,研究历代治河方略技术,通过沿河走访、总结前任失败教训,得出“固守祖宗之法,即使治河银两与物料充足,也难逃黄河堤坝屡筑屡毁、屡堵屡决的命运”的结论。 

中国治理黄河历史悠久,清代治河采取碎石固堤、险工修埽的方法。碎石固堤即用石料镶护堤身;修埽外为梢料(树枝)、秸料(秫秸)和苇料(芦苇),内填稻草麦秸石块捆扎制成圆柱形状(卷埽),一层卷埽一层土填压堆积起来。他发现,这些埽堤反复重筑,“缘镶埽陡立,易激水怒。其始水深不过数尺,镶埽数段,引溜越深,动辄数丈,无工变为险工。溜势上提,必须添镶。溜势下坐,必须接镶。片段愈长,防守愈难。新工既生,益形劳费。埽工无法减少,不得已而减土工,少购碎石”,而且时间一长容易腐烂,“备防不过二三年,实在虚费钱粮”。 

在沿河巡查至仪封厅宁陵县桃园关巡检司时,他猛然想起任宁陵县知县时堵塞黄河决口的事来,连忙到原处查看,只见此处堤坝历经二十年风雨仍稳如泰山。 

1835年秋天,河水猛涨,原阳、中牟一代“急报串沟受水三百丈,堤南北皆水,难以取土筑堤,埽石皆不奏效”,河段随时有决堤的危险。鉴于当时已有不少民房倒塌,房砖颇多,栗毓美当机立断,买当地民砖抛砖筑坝。经过四十个昼夜的奋战,筑坝六十多道,“工毕,洪水暴至。冲决者皆为石坝,而新筑砖堤不得伤”。 

此后,他命令在决口处抛砖筑坝,屡试不爽。他在开封附近试办砖工,建立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务求“积习渐除”。他经常亲加复验,一丝不苟,把守质量。


栗毓美上《抛砖筑坝疏》,奏请公开设窑烧砖,修整黄河堤坝。 

因涉及利益,栗毓美得罪了从工部到州县诸多官员。御史李纯参奏栗毓美:“烧砖筑坝,龙王发怒,河神怨愤,此法不妥。”工部侍郎穆彰阿说栗毓美沽名钓誉。道光皇帝让工部尚书敬徵前去勘察。敬徵原本就对栗毓美不满,敷衍地到现场看看,就匆忙回京复旨:“烧砖毁良田,砖坝无把握。请改办碎石、停止设窑!” 

见上三道奏疏均无回音,栗毓美据理力争:“自试办砖坝,二年未生新工,年省银四十多万两。黄河有别长江,产石仅济源、巩县,且采运维艰。砖可就地烧制,无误事机。石价高料垛虚,砖价低料垛实。一方石价购两三方砖,一方砖抵两方石用。”河南巡抚牛鉴也力陈砖坝的功效。 

1839年,道光皇帝批准了制砖修堤的建议,说“毓美治河得手,遇事毋掣其肘”。 

栗毓美制造的这种大砖,呈椭圆形,每块重10公斤左右,中间有个圆孔,可以用绳子穿系,易于抛修,也可以砌筑坝体。栗毓美用“公任五年,河不为患”的成果,雄辩地证明了“抛砖筑坝”之法的正确。 

“以砖代埽”,是治黄工程的一次技术革新。栗毓美为此撰写的《治河考》和《砖工记》,至今仍是研究古代水利工程技术和水利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据史书记载,栗毓美“治河,风雨危险必躬亲,河道曲折高下乡背,皆所隐度”“未署披衣,中宵索烛,几乎寝馈俱忘”。 

清朝时期,本地治河所需费用须由当地百姓摊派。栗毓美不忍心让百姓再添负担,多次捐资为当地百姓减负。他曾捐银购买石块500方,以加高山东戴村坝;看到蜀山湖堤残损严重,特捐资9000缗,用于加固堤身;见浑源唐家庄石坝年久失修,他捐资500缗为施工经费;捐赠自己的廉银用于补贴河工…… 

史书这样描述栗毓美:“遇寒畯佽助必丰,到处周济贫乏,见义必为,虽囊橐无余,犹称贷以益之。”他将自己的俸银大部分捐于义学和贫民。他“于济宁州城内设立义学五处,俾兵丁子弟入学读书,冀以广储人才。即兵之子恒为兵,亦可变化气质,不至桀骜难驯”。 

道光皇帝擢任栗毓美兼任光禄大夫、兵部侍郎、都察御史,以示嘉奖。 

1838年,林则徐受命禁烟钦差离京南下,行至邹县“中心店,宿。栗朴园河帅来晤,即与共饭,谈至亥刻别去”。两人久别重逢,同餐共饮,倾吐肺腑。“苟可以利国安民,必当身任其责”“断不敢顾惜身家性命,稍存避嫌远怨之心”,虽然“是夜子刻大寒”,两人仍谈至深夜才依依离别。 

林则徐、栗毓美旗帜鲜明地支持道光皇帝发起的禁烟大讨论。29名封疆大吏先后上奏折,赞同将吸食鸦片者处死的有林则徐、陶澍、栗毓美、桂良、钱宝琛、陈銮、色卜星额和苏廷玉。 

1840年,朝廷三年考绩,正月京察大典,表彰8位重臣,其中栗毓美“慎厥修防,安澜奏绩,俱著加恩交部议”。 

然而,就在这年春天,巡视郑州胡家屯河段堤防,栗毓美因劳累过度,晚饭举筷子时忽觉头痛异常,右手足麻木不能动,猝然病倒,次日不治而逝。林则徐为其所撰墓志铭记:“二月十七日巡工至郑州胡家屯,多食感奇疾,眴厥漏加子遽卒。” 

他去世时,年仅63岁。 

整理其遗物时,同僚发现其官邸别无长物,只有两柜书,其在家乡仅有40亩地和几间旧屋。 

消息传到京城,朝野震惊。道光皇帝悲痛地说:“栗毓美办事实心,连年节省帑金数十万,一旦病故,诚为可惜。伊因办理公事致临终无亲属一人在侧,尤为可悯!” 

道光皇帝赐谥“恭勤”,晋加太子太保衔,诰授光祿大夫。入祀京师名宦祠及乡贤祠,所任各府、州、县皆请建专祠。在他的家乡浑源赐建“河帅府”和“栗氏佳城”坟茔。 

当栗毓美的灵柩从河南北上运往山西时,沿途民众挥泪相送,竟“千里不绝”,许多官吏“亦皆闻之流涕”。 

“则徐在豫稔公久,谨因烜、燿请撮叙其政事……”栗烜、栗燿致书林则徐,请求为其父撰写墓志铭。林则徐在百忙之中为老友写下了《栗恭勤公墓志铭》。在墓志铭的最后,林则徐赞道:“帝任之专,公肩之力。财殚牵茭,虑枕炼墼。五载试行,厥功已丰。北流不复,永式栗公。” 

在民间传说中,栗毓美是殉河而死、以身报国。 

栗毓美去世后的第二年,开封黄河堤坝被冲开,人们昼夜建造堤坝。堤坝即将合龙时,河工上忽然出现一条大蛇。 

据民间传说,每次筑造堤坝要合龙的时候,河神一定会出现。 

《北东园笔录续编》这样记载:“相传黄河工次金龙四大王每幻为蛇身出现,河上官民皆能识认。近年有栗色者,各官环拜,或免冠于地而跪,祷之曰:‘如公有灵,即上吾帽。’乃盘旋于帽,少顷即不知所往。此众日所共见者。” 

巡抚大人认定此大蛇为栗毓美化身。上奏朝廷后,皇帝敕封栗毓美为“栗大王”。 

这虽然是民间传说,但足以看出人民的敬仰之心。每当祭祀之时,百姓们便会高唱祭词以表达对栗毓美的深切怀念。 

祭词曰:“公之德兮,水盈豫州之泽兮;公之神兮,呵护豫州之民兮;公乎其来兮,天上狂澜须回兮;公乎其去兮,盖莫不如泣而如慕兮。”

指导单位: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

中共开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开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开封日报社

承办单位:开封日报

责任编辑: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