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网播报 > 正文
黄河宁,天下平 —— 华水学子走进兰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乌拉尔学院)“黄河宁,天下平”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15人走进兰考,开启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黄河宁,天下平 —— 华水学子走进兰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开封网 作者:全媒体记者杨静 通讯员阮湘桦 发布时间:2024-07-26 17:58:58

近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乌拉尔学院)“黄河宁,天下平”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15人走进兰考,开启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来到“水上长城”东坝头险工、参观“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跟随治黄工作者巡河、体验“打硪”、参观黄河治理展览馆、宣讲黄河保护法,亲身感受新时代黄河治理保护的巨大变迁,伟大成就。

图片1

河情篇:黄河滔滔话沧桑

实践队第一站来到兰考县东坝头的黄河岸边,遥望九曲黄河的最后一道湾,感悟黄河的沧桑巨变。东坝头原名铜瓦厢,是黄河最后一次大的自然决口改道的地方,明清时期即是重要的河防险段。随着讲解员的介绍,实践队员们了解到,曾经的兰考由于黄河水患的不断发生,给兰考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如今的兰考沙退河清,滩区迁建建设终圆百姓安居梦。

图片2

▲实践队听讲解员介绍东坝头险工情况

图片3

▲实践队参观学习黄河展览馆

河患篇:开封城下的黄河印迹——州桥

“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几句民间俚语道出了开封城下文化遗存的丰富。实践队来到开封市州桥遗址,跟随考古工作者一起聆听千年前的声音。此次探索州桥遗址,实践队员们直观的感受到开封头上一条河,脚踩六座城的城摞城景观,同时也感受到黄河泛滥对开封城曾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毁灭与伤害。活动中,队员们边听边看,深刻的感悟到,如今的州桥早已不只是一座桥,而是一代又一代古城人民的精神标识,是弘扬黄河文化的生动教材。

图片4

▲实践队跟随考古工作者参观州桥遗址

治黄篇: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黄河宁,天下平”,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河治理工作。1952年10月,毛主席第一次出京视察,就来到东坝头视察黄河治理情况,殷殷嘱托“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实践队在“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并体验了传统劳动方式打硪的筑堤办法。

图片5

▲实践队体验打硪

图片6

▲实践队在东坝头“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

抢险固堤——险情即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

黄河岁岁安澜凝聚着无数普通人的心血,当亲耳听到治黄工作者讲述的1982年黄河开封段黑岗口抢险工程和2003年083蔡集控导工程抢险后,这种认识就更加深深地植根于实践队员们的内心。

2003年秋季,受“华西秋雨”的影响,黄河流域遭遇多年不遇的严重秋汛,黄河水位、流量居高不下。蔡集控导工程联坝背河遭受水流冲刷,严重威胁黄河大堤的安全。面对灾情,广大党政军民迅速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人与洪水的大决战。

此次抢险救灾斗争的胜利,确保了河南兰考、山东东明黄河滩区12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考验了党员干部的组织纪律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广大军民共同创建了以民为本、团结拼搏、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黄河抢险精神,在黄河大堤上展现了一个新时期的“焦裕禄群体”。  

图片7

▲治黄工作者向实践队员介绍抗洪抢险情况

图片9

▲实践队在蔡集控导工程现场合影

引黄兴利——引来黄河水 灌溉万顷田

为了深入了解引黄涵闸这一重要引黄灌溉水利工程的历史背景、黄河治理及其在灌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践队的第三站来到了兰考县三义寨渠首闸进行实地学习。

在河南省启动四级抗旱响应期间,为保障人民群众用水问题以及国家粮食安全,三义寨闸启动了全部提灌设备,并在应急抗旱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增加了临时提灌设备,使提灌能力大大提升。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已然成为现实。

图片10

▲实践队参观闸室启闭设备(启闭机)

图片11

▲实践队跟随治黄工作者巡河

实践队员表示,此次黄河行,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险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的号令与军民共同创造的抗洪抢险精神震撼人心。黄河治理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黄河安澜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千年不变的梦想。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贯彻“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新时期黄河治理上,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让黄河精神代代相传!

以上图片均由刘子贺 郭航琪 摄

责任编辑:王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