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康冀楠
核心提示:
美食是一座城市文化标志的鲜明载体。前几天,以“老家河南豫菜开封”为主题的汴地美食走进新华社活动周在新华总社机关食堂综合楼火热举行,让古都开封的美食与文化扬名京城。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值得开封人骄傲的,不仅是开封城悠久的历史,还有它数不清的美食。近年来,国内多个城市以美食为媒,以文化为桥,积极促进美食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让无数人“因美食而动”,催生了消费新机遇。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姜菡 摄
一座城市的人文风情、民俗文化都会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城市每一个细节上,而美食则是一座城市文化标志的鲜明载体。
开封更是如此。作为八朝古都,开封美食文化历史悠久。一款款别出新意的小吃,一道道用料考究的名菜,城市的缩影便直接呈现在脑海中。美食是开封城市的独特标志,也是开封特色鲜明的代表作。
来开封,能够在美食中更好享受“诗和远方”。
“味蕾游”成文旅消费新动力
吃住行游购娱,吃位居旅游六要素之首。特别是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全国各地的旅游城市更是深度挖掘美食文化,纷纷打出美食牌,使美食之旅成为特色文化之旅。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美食旅游课题组发布的调研结果,有93.1%的受访者将体验当地美食作为前往外地旅游的主要因素之一。很多人为了“寻味”奔赴远方,甚至有的资深“吃货”可以为了品尝一口地道风味专门赶赴一座城市。
从风靡南北的“淄博烧烤”,到红遍全网的“东北冻梨”,再到热辣滚烫的“天水麻辣烫”……一串串、一勺勺、一碗碗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不仅带动了消费,更传播了文化。寻味之旅的流行,反映出当下人们的消费需求正在不断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吃的方面不再满足于填饱肚子,而是追求多样的味蕾享受,对食材的品质、口感、制作工艺等方面有了更高要求。
资料图。 全媒体记者 姜菡 摄
目前,开封凭借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和较高的知名度,每年吸引大量的旅游者光临,地方饮食为开封文旅行业的发展和激活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契机。“我是一个‘资深吃货’,光开封就来了三四次了。”7月6日中午,记者在鼓楼广场附近一家饭店遇到了来汴旅游的陈婷。陈婷来自新乡,在她看来,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的同时,还可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和历史,增强对旅游目的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社交平台,经常可以刷到来汴游客拍的有关开封美食的短视频。开封饮食文化悠久深厚、源远流长,这里是传统豫菜的主要发源地、宋代饮食文化的主要形成地,对现代饮食风俗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游客到开封旅游,很大程度就是要满足自己的味蕾。
民以食为天,在开封,饮食与历史同样悠远。早在3000多年以前,生于开封杞县西空桑村的商朝开国相伊尹,所创立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奠定了中国烹饪学的基石,而伊尹则被后人尊崇为中国“烹饪之圣”和“烹饪始祖”。北宋时期,开封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这个时期的饮食文化,被视为中国饮食文化史上辉煌的里程碑。在烹饪文化方面,东京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市场上正店(酒楼)、食店、拍户、脚店,分等划类,遍布全城。南食、北食、川饭、胡饼,各地风味竞相献艺,坊、市不分,夜禁取消。东京拥有大型酒楼达72家,规模宏伟,每店均可容1000人以上宴饮。设备精良,各正店(酒楼)设施豪华,均以银器待客,成为中国烹饪史乃至世界烹饪史上社会酒楼的独例。从北宋至今,开封夜市传承千年,声名远扬。华灯初上、夜幕之下,美食飘香的夜市让开封的夜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伊尹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提出“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要做到“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开封地处中原,烹饪方面一直承袭这一宗旨,形成“菜具饮食中和之味”的特点。“中和之味”适合中原人的生理习惯,于人体的五脏六腑调和适中,确属美味中之上乘。这是开封菜,也是豫菜所独具的特色,集众美于一身,自立于中国烹饪之林。开封菜坚持“五味调和制汤提鲜,技法讲究刀工精湛,选料精细取料广泛”的特色,强调色、香、味、形、器、营养6要素有机结合。开封菜调味的尺度要求亦甜、亦咸、亦辣,不偏不倚,适应性强,男女老少适口,四面八方皆宜。
始于北宋的传统豫菜和食品,在开封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近年来,我市将其广泛融入景区、宴席、夜市和商业活动中,一批豫菜新品和“宋宴”“菊花宴”焕发出新的活力。去年以来,我市大力提升文旅市场品质,接待游客量持续上升,成为全国新兴热门文旅目的地。
去年12月,市政府和省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共建“河南豫菜之都”正式启动,并给予一系列政策支持,获得了社会广泛好评,游客们对开封美食的期待也越来越高。我市还加大奖惩激励和创新的力度,持续提升传统特色早餐及豫菜的整体品质,为海内外游客提供具有宋风雅韵的高质量“一日三餐”。
这些年,随着我市凝聚强大合力建设文旅强市,把开封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高水平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都。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这里,开封的美食更是声名远扬。
探寻“舌尖经济”新动能
前段时间,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开展了“寻味美好中国·品游万里山河”全国二十四节气旅游美食及美食旅游线路征集和宣传推广活动。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文旅融合背景下,美食已经成为大众旅游的重要吸引物。“以节气为主线,因美食而动,寻美味而游”的美食旅游已然成为消费新趋势。大力传承弘扬美食文化,创新打造美食旅游线路新产品,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旅游休闲新需求,更好繁荣文化和旅游新消费。
全媒体记者 汪元蒙 摄
前几天,由新华社机关事务管理局、新华社河南分社和中共开封市委宣传部主办,以“老家河南 豫菜开封”为主题的汴地美食走进新华社活动周更是在新华总社机关食堂综合楼火热举行。此次活动展销我市100余种老字号、老品牌的名优产品,餐厅还轮换供应开封特色的30余种美食。活动现场好评如潮,线上线下销售火爆,让古都开封的美食与文化扬名京城。
八朝古都开封是豫菜的主要发源地,悠厚多元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独特的地理资源,孕育出无数令人垂涎的美食。
在汴地美食走进新华社活动周举行期间,中办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餐饮处相关负责同志还深入新华社食堂,详细了解此次开封美食走进新华社活动的策划和成效,并查看、品尝了开封特色美食。作为河南地市级特色美食规模性、有组织地走进中直机关的首次尝试,此次活动真正实现了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党委政府牵线搭台、企业产品登台唱戏,不但结出累累硕果,也催生了消费新机遇。
开封美食“进京赶考”考出了一片新天地,交流内容不断丰富,后续合作有序展开。我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带领市餐饮住宿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和老字号、非遗传承人代表持续对接北京多个大型机关食堂,推介开封美食和名优特产,推动开封产品从“进京赶考”到“常驻在京”。
开封的早餐历来十分丰富,羊肉汤、牛肉汤、四味菜、胡辣汤、豆沫等热汤香气扑鼻,油馍头、水煎包、糖糕、菜角、锅盔等面食味美可口。早餐文化是豫菜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振兴豫菜的重要力量。今年,开封多部门联合开展开封传统特色早餐品质提升行动,其中开展了以“吃开游汴品味宋潮”为主题的传统特色早餐评选,意在引导我市的早餐、宴席、小吃和食品特产进一步提升品质,提高服务水平,助力全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全市早餐店和市民们踊跃参与,海选出109家符合条件的早餐店参赛,从中选出最有代表性的“必吃榜”。并按照各类汤锅、各类豆粥、蒸煮煎炸等分类绘制了特色早餐地图,极大方便了游客在开封选择早餐。
美食,是人们旅游中的重要体验。近年来,美食已成为很多游客喜爱的旅行主题。依托美食进行的旅游,不仅提升了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拉动了当地的消费。寻味之旅具有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更易引起大众共鸣。某种程度上,寻味之旅也是社交之旅,尤受年轻游客喜爱,他们有较强的互联网和新媒体使用黏性,是文旅创新的主要推动者。
这两年,淄博烧烤和甘肃麻辣烫的火热展示了“美食+旅游”的巨大潜力。因此,开封要用好用足本地特色美食资源,培育完整的产业链条,注重美食衍生产品的开发,可以把美食之旅延伸到地头、车间、厨房和文创空间,并做好食品卫生、明码标价等方面监管,丰富优化旅游公共服务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游客参与感、体验感和获得感,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也要积极倡导文明旅游,引导游客在品味特色美食之余,树立健康饮食的理念。
打造品牌讲好“美食故事”
寻味之旅,既是一场味觉盛宴,也是一道文化大餐。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许多美食有自己的故事和出处。了解美食背后的文化传承和民俗风情,本身就是一段旅程最好的打开方式。因此,各地在提升餐饮品质的过程中,还需要从体验、场景、特色等方面入手,让游客从舌尖到心间感受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样才能让游客回味无穷。
餐饮老字号,是消费市场上、食客心目中的一块“金字招牌”。老字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撑,老字号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积淀了很多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特色、独到的经营之道和历代相传的加工工艺的老字号,是开封商业文明的辉煌成果。其中,我市的餐饮老字号是中外游客耳熟能详、广大群众铭心不忘的品牌。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姜菡 摄
在开封,经营灌汤包、桶子鸡等品类的“老字号”品牌一直坚守拓展,鲤鱼焙面、扒广肚、炸八块、套四宝等代表性豫菜不断优化改进,各大夜市、小吃城、景区食街持续人气火旺,“宋宴”“菊花宴”等豫菜新品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我市开展老字号全面普查,跟踪监测老字号发展情况,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记录老字号传统手工技艺、发展史料,建立健全老字号档案。支持老字号企业和有识之士收集整理老字号历史文化、历史传承、文化内涵等题材集结成书、创新发展、开放交流。目前出版发行了《河南特色餐饮文化》《豫菜诗话》《开封小吃》《王员外家宴》等书籍,充分展示开封老字号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市主动对接中央级媒体,大力宣传开封老字号。利用清明文化节、菊花文化节等盛会主动对接主流媒体对开封老字号产品进行宣传报道。央视纪录片频道《舌尖上的中国》主创团队,拍摄6集系列纪录片《寻味开封》;央视《中国味道》节目中现场展示开封小笼灌汤包子的做法;央视二套《中国小馆》对开封的名店、名吃进行报道;央视《乡土》栏目对开封的名菜套四宝、桶子鸡、花生糕进行了报道,进一步提高了开封名吃的知名度。
我市引导老字号餐饮品牌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开发网络适销商品和款式,在各直播电商平台设立旗舰店、专营店,并开通店铺直播业务,培育自己的直播电商团队。我市的灌汤包餐饮企业携手电商平台,通过“互联网直播+技术创新”,开创“直播间下单、新鲜包子送到家”的新模式,解决长距离运输问题,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今年五一期间,我市的老字号品牌还亮相“与辉同行”直播间,销售可观。
我市鼓励传统餐饮行业创新销售方式。发挥餐饮协会、老字号协会等协会作用,开展座谈交流、电商培训等工作,鼓励企业探索“实体销售+平台外卖+电商零售+视频形式”新的全渠道矩阵,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倡导文明健康用餐理念,推广“公筷公勺、中式分餐”“光盘行动”,发展健康绿色餐饮,禁止烹饪、食用野生动物,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提振消费者信心。我市还打造特色餐饮消费街区,通过对书店街和马道街优化环境、提升档次、丰富业态、完善功能,提档升级地方特色美食街区,进一步聚人气、提活力、扩大消费。
品牌和形象是文旅行业发展的重要资源。采访中,不少专家和市民建议,我市在对外宣传中,应把开封饮食文化作为不可少的内容,争取在游客心目中形成“游在河南,吃在开封”的印象。为此应作专题宣传、隆重推出,在旅游线路编制中,可以考虑开封饮食文化的介入。此外,可以将饮食文化旅游与特殊节庆活动或节日形成互动,充分利用现有的开封节会活动来宣传开封饮食文化,还要通过举办“开封美食节”来弘扬开封的饮食文化。此外,要注重游客的体验参与,在饮食文化的开发时要考虑到游客的体验参与需求,推出一些体验参与性强的饮食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