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1° > 正文
让大运河绽放新时代文化光彩
 近年来,大运河沿线省份积极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使大运河不断绽放新时代文化光彩。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3个部分及其10个河段,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市)。
让大运河绽放新时代文化光彩
来源:开封日报 作者:康冀楠 发布时间:2024-06-25 08:34:22

全媒体记者康冀楠

核心提示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是一首读不完的诗。2024年6月22日,这个一年之中的“最长日”,恰逢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的时间节点。这十年,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进展,千年大运河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八朝古都开封,在隋唐大运河沿线的城市中地位举足轻重。开封积极行动起来,落实国家重大部署,呼应时代重大命题,梳理大运河文化资源,加快推进古城保护工作和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讲好新时代的大运河故事。

中国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使用时间最久的一条运河。

滔滔大运河,奔流永不息,滋养广袤大地,哺育亿万民众。大运河在维护国家统一、繁荣社会经济、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一部运河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家国史。

千年文脉奔涌不息

2014年6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投票通过了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申请,“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列入该名录的第46个项目。消息传回国内,国人无不感到振奋。 

念兹在兹,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大运河。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封面图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近年来,大运河沿线省份积极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使大运河不断绽放新时代文化光彩。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3个部分及其10个河段,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市)。各地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系统梳理大运河沿线的文物、非遗等各类文化旅游资源,基本实现大运河沿线各类文化自然遗产保护的全覆盖,大运河文化带、旅游带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由河南境内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永济渠、京杭大运河会通河等3部分构成。河南省制定出台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建设保护规划》,从总体发展格局、建设路径、重点工程、组织保障等方面进行规划布局,探索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新路子。 

2023年,河南推进实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重点项目32个。开封州桥——古汴河运河遗产区保护利用规划方案加紧编制,开封顺天门遗址(城摞城)博物馆、新乡百泉书院、滑县道口古镇、浚县古城等项目加快推进。2024年,河南将推动大运河沿线村庄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建设森林乡村约300个;鼓励大运河沿线市县开发研学实践精品课程,促进大运河文化永续传承。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遗产,它促进了地域文化交流融汇,助推了中华文明传承发展。

讲好新时代大运河故事

历史上的开封,是一座运河城市。昔日的大运河,不仅留给开封以舟楫之便,其勇于开拓的精神、开放的理念、开创的能力和包容的胸怀,也使开封得以成为水运的中枢,铸就了曾经的繁华。为了做好大运河文物保护工作,早在2005年,我市就成立了大运河开封段文化遗产调查队,制订了大运河开封段文化遗产的考古调查工作方案,并于当年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和经费支持。此后,我市连续多年开展了田野调查、勘探、试掘工作。通过工作,基本上查清了运河故道的位置、走向、地表现状、埋藏情况等基本信息,初步确定了大运河开封段一些重要区段的坐标位置,梳理了运河故道沿线的古地名等,并编撰完成了《大运河开封段文化遗产考古调查报告》。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后,我市又重新调整体例、补充内容、核对材料、修正图纸、挑选照片,编写完成了《大运河开封段文化遗产考古调查报告》一书,为开封市谋划大运河文化产业带提供了完整的大运河开封段的历史信息和基础材料。 

7月21日,工人师傅正在州桥遗址高估发掘(1799111)-20210317082240

全媒体记者 刘睿恒 摄

2009年,我市完成了《开封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并于2011年9月28日经开封市政府审议并原则通过。这为开封市大运河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该规划把汴河故道开封段遗址、州桥遗址、北宋东京城遗址(包括铁塔、繁塔、延庆观等)、大相国寺、开封城墙、朱仙镇古建筑群等列为开封段运河遗产。 

对开封而言,大运河文化带既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带,也是现实文化的创新带,更是国家战略的交织带,对于开封文化、生态、经济的互动发展具有突出意义。 

全媒体记者 岳蔚敏 摄

在这一特殊历史机遇下,市委、市政府把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作为推动开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工程,纳入工作大局,摆上突出位置,成立了开封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领导小组。2020年4月,我市还出台了《开封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方案》,是全省第一个出台方案的城市。该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开封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战略定位、空间布局、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组织实施。方案对开封的定位是依托开封大运河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全域化、品牌化、智慧化、生态化为导向,建设继古开今的璀璨文化带、山水秀丽的绿色生态带、享誉中外的缤纷旅游带,打造大运河示范城市、宋文化传承展示名城、全球运河文化旅游名城。我市对大运河文化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梳理,形成了开封大运河资源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市强力推进大运河重点项目建设,将大运河重点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其中,示范性、标志性项目纳入市领导分包的重大项目,按照重大项目高位推进,实行领导分包、联审联批、挂图作战、县区会商、巡回督导、考评奖惩等机制统筹推进。 

资料图

2019年7月,开封日报报业集团组织的寻访大运河文化带·汴梁晚报文化中国万里行大型全媒体融合报道恢弘起航。3个特别报道组顺流而下、接力而行,高温酷暑50天,纵横8个省的19个城市,挥汗如雨两万里,以100余个整版大型融媒体报道,报道了大运河文化带构建过程中的中国方案、中国故事、中国智慧,向世人展示了这条跨越了2500多年的人工河流经久不衰的深厚底蕴。2019年10月16日,汴梁晚报又推出了寻访大运河文化带开封片区特别报道,寻访开封大运河文化璀璨的丰富遗产。 

作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发布之后推出全景展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第一家主流媒体,开封日报报业集团的采访组探访了国内330多个文化遗址以及文化产业园,发表了160多个专版,有350多篇报道,通过文图、直播、短视频、H5等全媒体形式传播,用全媒体思维报道继古开今的璀璨大运河文化带。采访组还把一些采访过程中没有见报的材料以及所思所想汇集成一本蓝皮书——《大运河文化带开封片区建设参考》。在采访过程中,采访组发现开封有大量的大运河文化的遗存,比如州桥、繁塔,包括清明上河园,因为它们所展现的就是汴河的绝世繁华,全方位、立体展现了大运河开封段的历史地位。在祥符区,至今还有一段活水,它是中国大运河的孤岛。 

微信截图_20240625083119

《“脉”动大运河》专题

近段时间,开封日报报业集团与《浙江日报》、《北京日报》、《天津日报》海河传媒、嘉兴读嘉新闻、湖州传媒、《苏州日报》、《扬州日报》、《淮安日报》、《济宁日报》、《聊城日报》、《沧州日报》、《洛阳日报》、《拂晓报》、《杭州日报》、《绍兴日报》、《宁波日报》等大运河沿线多家主流媒体联手推出大型融媒系列报道《“脉”动大运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型融媒系列报道《“脉”动大运河》产品形态有《“脉”动大运河》联动城市系列报道、《遇见大运河》联动城市直播、《水脉长歌》国际传播类视频。每个参与城市主流媒体策划摄制3集短视频彰显“文脉”和“水脉”,探寻如何在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上下功夫。《“脉”动大运河》大型融媒报道全路线、多视角,讲述大运河沿线16座城市的文化魅力,展现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再现“东京梦华”盛景

5月中旬以来,“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举行,来自大运河沿线8省(市)的240余件(套)展品集体亮相,其中大部分为首次展出。800余平方米的展厅内,“寻迹”“探胜”“见证”“融汇”四个部分依次展开,为观众呈现新时代大运河考古成果与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的新变化、新成就。 

“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展览上,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入选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州桥遗址,其展示了自唐宋至清代汴河开封段的修筑、使用、兴废的演变过程,填补了中国大运河东京城段遗产的空白。巨幅石雕壁画,见证了北宋东京城的繁华。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讲的不仅是男女之相思,也讲述了沟通中国东西南北的隋唐大运河体系。 

汴河,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一环,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北宋时期的东京,穿城而过的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4条河道在东京城附近构成了庞大的水利网,使京城的水利交通空前发展起来,形成了“天下之枢”的有利地位,极大地满足了东京城的物资供应。没有汴河,就没有北宋东京城168年的绝世繁华;没有汴河,就没有流传千古的《清明上河图》。这幅举世闻名的画卷,很大一部分描绘的是汴河边的场面。 

有河的地方就有桥,桥与河是一对情侣,密不可分。北宋的汴河上桥梁密布,据《东京梦华录》等有关文献记载,北宋东京城汴河上有桥梁13座,州桥是13座桥中最为壮观的一座。 

据史料记载,州桥始建于唐代,为石拱桥,原名汴州桥,俗称州桥。宋代将州桥扩宽,改名为天汉桥。州桥跨越汴河,连接御街,北通皇宫大内,南往朱雀门、南熏门,既是交通要道,也是汴梁城的重要景观。桥两岸店铺林立,笙歌连成一片,每当月明之夜,“两岸夹歌楼,明月光相射”。晴空月明,登桥观月的人纷至沓来,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人们俯瞰河面,银月映着泛泛水波,摇曳生姿,故被誉为“州桥明月”,是东京城八景之一。王安石就曾写过这样一首诗:“州桥踏月想山椒,回首哀湍未觉遥。今夜重闻旧呜咽,却看山月话州桥。”金元之后,由于黄河泛滥,使大运河汴河段被淤泥淹没于今开封城地下数米甚至十几米之处,州桥也随之被掩埋于地下。 

1984年8月,当时的市政总公司在大南门里中山路中段修筑大型下水管道时,市文物考古队探明了古州桥遗址,并对桥址作了初步考察。可是,囿于当时资金和技术缺乏的限制,挖掘工作迟迟没能继续开展。随着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遗址挖掘所需的资金和技术条件都已成熟,可以支撑遗址发掘工作。2018年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州桥及汴河遗址进行发掘。通过考古发掘,首次完整揭露出了唐宋至清代开封城内的汴河形态,展示了自唐宋至清代汴河开封段的修筑、使用、兴废等发展演变过程,为研究中国大运河及其变迁史提供了考古实证。 

航拍州桥桥面(9298979)-20240520164307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袁洋 摄

如今,经过考古工作者持续努力,州桥遗址的真容已完全显露,其中最夺人眼球的莫过于河道两侧的石壁,石壁上祥瑞图案印证了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州桥,正名天汉桥,正对大内御街……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石笋楯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可谓历史照进现实。精美的青石壁画代表了北宋时期石作制度的最高规格和雕刻技术的最高水平,具有极高的史学、文化和审美价值。 

州桥及汴河遗址考古发掘,始终坚持的是“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边利用”原则,开展考古研学等公众考古宣传活动,建立公众考古研学示范基地,以此实现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让考古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的目标。每天,这里都会迎来一些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和研学的学子,他们对州桥及汴河遗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州桥及汴河遗址见证了10世纪至12世纪中华文明的发展高度,对其进行科学的发掘、保护与展示,对讲好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毫无悬念入选了2022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业内专家指出,州桥是运河遗产中的典型代表,其考古发掘还原了大运河及东京城繁华的宏大历史场景,填补了中国大运河东京城段遗产的空白,也为我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等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如今,州桥及汴河遗址已被国家文物局《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规划》列为“重要运河水工遗存保护”名录,被河南省列入“大运河沿线重点文物保护展示工程”名录和河南省“黄河文化九大重大考古项目”之一。 

承载着新时代新文化,大运河生生不息,迸发出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