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理论热点 > 正文
时代虽变心不变——读《焦桐常青》
清明时节,天朗气清。先南下陕西韩城,拜谒太史公,再北上山西晋绥,祭奠人民英雄。回到清华,看到开封日报社原社长、总编辑刘会敏主编并惠寄的书稿《焦桐常青》,四十余万言忍不住一气读下来,再次为焦裕禄及其精神所感动。
时代虽变心不变——读《焦桐常青》
来源:开封日报 作者:李彬 发布时间:2024-06-07 11:28:47

清明时节,天朗气清。先南下陕西韩城,拜谒太史公,再北上山西晋绥,祭奠人民英雄。回到清华,看到开封日报社原社长、总编辑刘会敏主编并惠寄的书稿《焦桐常青》,四十余万言忍不住一气读下来,再次为焦裕禄及其精神所感动。

2024年5月14日,是焦裕禄英年早逝六十年纪念日。六十年来,焦裕禄始终活在亿万人民心中,而且随着时代丕变,形象愈发伟岸,深入人心。这部讲述焦裕禄故事的《焦桐常青》,编选了六十年来各类新闻作品,从穆青等经典之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新时代全媒体报道,用一篇篇历史的初稿——新闻,再现了焦裕禄的精神血脉,也显示了书稿别具一格的匠心。 

关于焦裕禄及其精神,新华社名记者张严平在《穆青传》里,记述的一个动情瞬间已成为新中国新闻史的高光时刻: 

1966年2月7日清晨。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室里,气氛凝重。 

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就要播出,可是录音制作却遇到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稿子还未念完一半,中国头牌播音员齐越已泣不成声…… 

中断。中断。录音不得不一次一次中断。到后来连录音编辑都挺不住了,趴在操作台上长哭不起。闻讯赶来的几十位播音员、电台干部,肃立在录音室外,静静地听,默默地看,悄悄地擦眼泪。 

终于齐越念到了最后一句: 

焦裕禄同志,……你没有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 

千千万万人听到了,千千万万颗心震颤了,山河为之动容,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天上午,一个伟大的名字传遍了中国。 

这个伟大的名字传遍了大河上下、长城内外,也传到了天山脚下。当时,以哈密瓜而闻名天下的地方,有一位15岁的维吾尔族少年,正上高一。他从父亲带回家的《新疆日报》维吾尔文版上,看到这篇通讯,不仅一口气读完,而且意犹未尽,当晚又读了几遍。 

六十年来,他的少年、青年、盛年、老年为焦裕禄及其精神不知多少次流下热泪,并矢志不渝地践行当年默默许下的誓言:学习焦裕禄,做一个“焦裕禄的好学生”。他就是获得“时代楷模”“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最美基层干部”的阿布列林·阿不列孜,退休前曾任新疆哈密市人民法院院长。 

1966年,第一次读到焦裕禄事迹时,阿布列林就想着去焦裕禄生活工作的地方看看,两年后终于如愿。他后来回忆: 

那一天是1968年2月16日。当日凌晨,在兰考下车后,我们边走边问,找到了正在修建中的焦裕禄烈士陵园。每人拿出1.5元,合在一起,买了一个花篮。在焦裕禄烈士墓前,我们献上花篮,然后一字排开,用维吾尔语唱起了《焦裕禄,毛主席的好学生》这首歌,以表达对焦裕禄同志的缅怀和敬意。 

随后,几位维吾尔族少年找到焦裕禄家,看到陋室如斯,阿布列林的眼睛湿润了,“这哪里像一个县委书记的家”。为了纪念此行,他们与焦裕禄家人在焦裕禄办公室门前留下一张合影。如今,这张穿越近一个甲子的照片,也珍藏在焦裕禄纪念馆。 

数十年来,在焦裕禄精神感召下,他从知青到工人,从检察官到法官,始终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焦裕禄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2017年,当他登上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台时,推选委员评价道:“他是焦裕禄的好学生,他是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信仰来尊崇的。” 

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家喻户晓,阿布列林学习焦裕禄、做焦裕禄的好学生的故事也脍炙人口。这个故事就出自《焦桐常青》,一篇2023年《开封日报》刊发的通讯《焦裕禄精神在新疆大地的回响》,由《开封日报》全媒体记者与《哈密日报》全媒体记者合作采写。 

这样的故事在这部四十余万言的书稿里俯拾皆是,目不暇接,山花烂漫,香远益清,包括焦裕禄的妻子与子女的故事。焦裕禄妻子徐俊雅无愧县委书记第一人的伴侣,她曾告诫后来也成为百姓口中“焦书记”的次子:“你干得好,别人说你是焦裕禄的孩子;你干不好,别人也不会说你是徐俊雅的孩子。”焦裕禄陵园几次翻修,她心里都不大赞同,嫌花国家的钱:“那就是个墓,有个纪念的地儿就行了,一次次翻修,老焦会不安心,我也不忍心。”有人对她说:“时代变了。”她回答说:“心不能变。” 

心不能变,掷地有声。如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时代最强音。何谓初心与使命?一言以蔽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就是一个典范。应该说,焦裕禄并非孤立现象,而是百年奋斗历程的一个结晶。在他身上,有着数不胜数的无名英雄和有名英雄的身影:雷锋、王进喜、黄继光、董存瑞、江姐、刘胡兰、杨靖宇、赵一曼、瞿秋白、毛泽民、陈延年、向警予、李大钊……借用影片《英雄儿女》的朗诵台词: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和光荣! 

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谈道: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这篇朴素而隽永的篇什,也为新闻界提供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样本。所谓中国故事,可以说故事其表而精神其里,正如为人民服务是张思德故事、焦裕禄故事的精神。学习焦裕禄,就要发扬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精神。 

(作者系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文章原为《焦桐常青》序言、载于2024年第5期《学习与研究》)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