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文化中国行 > 正文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走进开封 领略千年古城的辉煌与变迁
《清明上河图》惊艳世人,《东京梦华录》传承古今,一书一画,向世人再现了那个令无数人心向往之的绝世繁华之地——开封。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走进开封 领略千年古城的辉煌与变迁
来源:大河网 发布时间:2024-05-17 20:23:46

大河网讯 《清明上河图》惊艳世人,《东京梦华录》传承古今,一书一画,向世人再现了那个令无数人心向往之的绝世繁华之地——开封。

作为“八朝古都”的开封,是一座有着4100余年建城史和建都史的城市,也是世界上唯一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其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皆所罕见。

5月16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物探源集中采访活动第四站来到开封,实地探访古马道遗址、开封博物馆和州桥遗址,领略千年古城的辉煌与变迁。

古马道遗址:直观展示“城摞城”奇观

“风雨千秋历废兴,古城马道几多层。大梁古韵西门景,一座城楼竞相登。”在《河南日报》一篇报道里,曾引述过诗人刘齐的诗作《开封大梁门》。

开封城墙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诗中提到的“古城马道”位于大梁门北侧,是目前开封能直观展示城摞城奇观的窗口之一。

马道,是古代建于城门或城门楼两旁的内侧、用于人们上下城墙或者城门楼的通道,与城楼、瓮城、女墙等共同组成了城墙严密的防御体系。历史上,开封多次经历黄河水患,数座开封古城被深埋地下,不同时代的土层叠置,形成了城摞城的景观。

2000年,开封市城墙管理所在对城墙基础部分进行清理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三层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马道遗址。2007年11月,古马道遗址向游人开放。

“亭台楼阁、勾栏瓦肆,转眼间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紧接着滔天洪水如猛兽扑面而来……”在古马道遗址博物馆内,采访团记者观看了裸眼3D动画《古马道》。

据介绍,《古马道》是博物馆在充分保护现有三层马道的基础上,联合遗址立面和古迹地面,形成L型成像载体双幕联动,打造沉浸式实景数字沙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裸眼3D效果,让游客站在遗址之上,直接观看遗址全貌并了解其“前世今生”。

开封博物馆:再现千年宋都雅韵

步入开封博物馆“东京梦华”展厅,一块展示北宋东京城平面布局的沙盘吸引了记者的围观。

北宋时期,开封“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是名震四方的国际性大都会,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开封市博物馆馆长葛奇峰用“三城相套、中轴对称,四水贯都、漕运中心,街巷开放、服务市民”来概括北宋东京的布局。

“当时穿城而过的河道主要有四条,南为蔡河,中为汴河,东北为五丈河,西北为金水河。”葛奇峰说,其中汴河将当时的黄河和淮水连接起来,使南北水路得以贯通,堪称北宋王朝最重要的交通大动脉,同时也使得东京城成为全国性的水运交通中心。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开封府题名记碑、登封窑白釉珍珠地娃娃卧莲瓷枕、大晟夷则编钟等珍贵馆藏文物,了解了水运仪象台的原理,重温了宋词的华美篇章。

宋代的科学、文化、教育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对周边各国及以后各朝代都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三大发明,更是成为撬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杠杆。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代。”历史学巨著《历史研究》的作者、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如是说。

州桥:见证宋都古城中轴线文化

“我们常开玩笑说,如果一位宋朝人穿越到今天,那么他肯定不会迷路,因为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在州桥及汴河遗址边,讲解员许瑞莹对记者说。

州桥位于今开封市中山路与自由路十字路口南约50米,是北宋东京城中轴线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叉点上的标志性建筑。

据了解,2018年,为了全面实施开封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工程,推进宋都古城中轴线文化带建设,开封市正式启动了州桥及汴河遗址发掘工作。

在州桥本体发掘探方上方,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州桥的桥面及其东侧的汴河河道及堤岸。许瑞莹介绍,始建于唐代的州桥经历了北宋与明代两次大的改建,目前的州桥主体建成于北宋时期,北宋时期州桥作为御街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车马仪仗通行,为棚梁式平桥。

在桥身与河岸连接处的石壁上还镌刻着海马、水兽、飞云等,正中的主纹饰海马今天依然能够看到,栩栩如生,精美绝伦。

“在北宋州桥基础上,金、明两代均曾改修过州桥。明朝初年,根据漕运之需,保留其基本框架,将州桥改建为宜于通高船的砖石结构独拱桥。”许瑞莹说,今天看到的桥面和拱圈即明代遗存,基本保持了北宋时期的规模,桥面上还有一些明代遗留的建筑以及清代留存的车辙印记。(李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