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新时代报告】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岁月如流倏忽过,回望历程日月新。 过去的十年,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开启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拔节生长!
【开封新时代报告】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来源:开封网 作者:王寅龙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1:32

全媒体记者 王寅龙

RB0320240425C

岁月如流倏忽过,回望历程日月新。

过去的十年,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开启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拔节生长! 

资料图 全媒体记者 姜菡 摄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姜菡摄

2013年12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将经过批准规划建设的复合型城市新区统一调整更名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2014年,由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原金明区组建的开封新区更名为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自此,这片土地上的广大干群、社会各界,用砥砺奋进书写“产业兴旺、人民幸福、美丽宜居、城乡融合、治理高效”的生动实践。 

如今的示范区,构建起“城乡一体、陆海联动、产业集群、四区融合”的新格局。

产业兴旺的沃土

2014年,郑开大桥隆重通车;开瑞K50汽车下线,投入批量生产;平原非标有限公司成功在“新三板”上市;奇瑞汽车、牧宝实业等4家企业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14年,示范区列入市“358”工程重点项目79个,完成投资137.7亿元,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50.86亿元。 

新车。摄影:石斐(8290954)-20240325065011.JPG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石斐摄

2024年首个工作日,开封市第十一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白象食品产业园举行。至此,示范区亿级以上项目已达 117个,是2014年的28倍。 

目前,示范区成功打造了以奇瑞汽车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以奔腾激光等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链,以益海嘉里等为龙头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以郑开科创走廊、开封市科学院等为核心支撑的创新驱动产业链,以综合保税区、国际陆港为核心支撑的“口岸+保税”产业链。 

截至2023年年底,示范区生产总值完成439亿元。全区规模以上企业116个,累计完成投资1800亿元。目前,奇瑞汽车年产值达到190亿元,单月产能2万台,创历史新高;开封奔腾智能产业园正式达产、首台(套)激光设备成功下线;益海嘉里(开封)项目已建成达效,28万吨花生预榨车间开机达产;位于开封综合保税区的平原智能汽车涂装生产线出口“一带一路”顺利发运。桃李面包、丰树集团等70余家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及行业领军企业相继入驻。开封金明池智慧岛双创载体顺利通过全省验收,集聚省级及以上双创载体62个、注册运营基金37支。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干群上下,自觉把发展放到新时代坐标中去考量,以高质量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兴旺、实体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再次翻开崭新一页。

人民幸福的城区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办成了一批务实暖心的好事实事。截至2023年,示范区实施“十百千万幸福养老工程”,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718户、建成区级特困供养中心1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99个,实现区、乡、社区“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FZ10028774436_A2120557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王寅龙摄

着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示范区深入推动全民健身,近年来,新建篮球场313个、足球场72个、排球场66个,投入使用全民健身路径及农民工程170余处、全民健身站点170多个,打造市民15分钟健身生活圈。持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前有省级非遗项目2项、市级非遗项目35项、区级非遗项目40项,8件非遗文创产品被评为“开封礼物”。 

示范区以提高就医满意度、打造“优质服务型”医疗体系为指引,建成综合性医院1家、建设改造中医馆7所,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全覆盖。全区“优质服务基层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率100%。2020年、2022年代表开封市参加河南省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排名全省第一。 

示范区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从“一个都不能少”到“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教育事业迸发出无限活力。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达4.7亿元,较十年前增幅327%。十年来,投入资金约16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0余所,新增学位2万余个;累计投入各级各类资助资金、营养改善计划资金和助学贷款630.68亿元,资助学生12921人次;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9%。2019年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实现了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发展。

美丽宜居的家园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如今,总长21公里、面积3876亩的黑岗口调蓄水库——黄河黑岗口生态观光廊道已经建成,示范区形成了“一轴、一带、两线、三片区、十五个景观节点”生态建设总体布局。 

ER9A5435(4635985)-20240311105603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石斐摄

2014年5月1日,黑岗口调蓄水库正式蓄水。时至今日,近9000亩水面的黑岗口调蓄水库碧波微澜、绿意盎然,已经成为全市的名片,成为市内外群众休闲、健身的黄金点位。无论春夏秋冬,黑岗口调蓄水库四季美景交替轮换,吸引众多的游人流连忘返,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快乐源泉。 

2014年,郑开城际铁路开通,使郑州、开封两市市民在工作、生活上更加便捷,“双城记”越演越出彩。2016年9月10日,郑徐高铁的开通,又让示范区乘着“郑徐高铁”,走向了便利化、国际化。 

目前,示范区完成城市路桥和管网1000余公里建设;博物馆、规划馆、美术馆、郑徐高铁开封北站、海关大楼等地标性公共建筑和河南大学附属“两校一园”、新殡仪馆及公益性公墓等多个民生项目落地,总投资额超300亿元。综合治理使马家河成为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标杆。集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养老、黄河文化开发于一体的水稻乡特色风情小镇、豫东地区最大的职教园区,对创业创新人员在户籍、子女入学、创业投资等方面出台的便利政策,这些软环境加上硬举措成为示范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利条件。 

截至2023年年底,示范区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86个,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惠及群众28729户。2014年以来,共计启动了22个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涉及群众9886户,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2021年,示范区荣获开封市“生态振兴优秀县区”称号。 

示范区洋溢着古都开封的钟灵毓秀,浸润着浓郁的人文气息,这里拥有河南大学、开封科技传媒学院等10余所高等学校。作为河南省五个示范性园区之一“开封市职教园区”,面积5884.4亩,已形成了以医药化工、健康照护、机械制造、文化旅游为主的专业集群。 

截至2022年,示范区的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常住人口增长到41.8万人,城镇化率达84.91%,2012年以来常住人口净流入16万人,展示出一幅形态、业态、生态交相辉映,动力、活力、魅力竞相迸发的“示范画卷”。

融合发展的典范

融合,彰显着示范区特色鲜明的核心气质。这里既有高能级开放平台联动形成的“四区融合”优势,也有战略定位带来的城乡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示范区坐拥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开封综合保税区三个国家级开放平台。三大国家级开放平台的集聚,让示范区一跃站在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刘睿恒摄

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引领中原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打造制度型开放的试验田。建设项目水电气暖“现场一次联办”成功入选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一码集成服务”成功入选全国自贸区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获批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成为全国自贸区领域唯一试点单位。 

依托国内开放层次最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封综合保税区,示范区打造外向型经济新引擎。为企业提供开放层次最高、功能最齐全、运作最灵活、通关最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助力企业走出国门。 

国家级开封经开区抓龙头、抓配套,为企业入驻量身打造一系列产业扶持和人才落户政策,打造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市场主体活力得到全面激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城市兴旺了,不能忘了乡村这一头。示范区加快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持续探索城市和农村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新路径。 

近年来,示范区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逐年投入资金对涉农的社区(村)开展道路、污水处理、绿化等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引导37个保持传统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社区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业态,促进“一村一品”特色农业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区涉农社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超过5万元。 

十年来,从道路建设到产业发展、从生态修复到农村集体经济,曾经的农民工在家门口成为技术工、昔日外出青年回乡搞起高效种植,先进的商事制度推进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又促进了先进制度的创新……城市的发展、群众生活的变化、现代产业的提档升级,都展现出了示范区协同发展、城乡融合的新景象。

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什么样的切入点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摆在示范区党员干部面前的实际课题。 

工作实践中,示范区以帮扶企业,以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为主导,通过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逐渐形成新质生产力,激发区域蓬勃发展新动能。 

489237_700x700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姜菡

示范区以龙头企业带动、抓现有企业提升为抓手,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高端引领”,以加快制造业研发技术升级、生产智能化改造进程。出台了《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公开承诺》等,让辖区生产企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鼓励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能力、培育特色产品,做优专精特新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目前,示范区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8家、省“瞪羚”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 

示范区积极推动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广泛建立各类研发机构,引导企业加快创建各类高水平创新平台,并在新型炭材料、智能装备、精细化工等重点产业领域建立研发基地。围绕新能源业、新型材料业、生物医药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创智孵化谷为载体,重点发展超导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纳米级材料等新材料。截至目前,已集聚国家级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全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6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1家;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6家。 

新时代报告海报

海报:刘薇薇 万恒溦

示范区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产业发展。一是深耕高端装备及汽车零部件、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努力打造高端、智慧、绿色的制造业集聚区,推动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二是统筹谋划物流设施建设、服务体系构建、技术装备升级、业态模式创新,依据辖区“一核两带两区多园”的空间规划,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产业链,促进现代物流与区域制造业协同布局,构建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物流服务体系。目前,示范区已开工建设韵达河南开封产业园、开封世合国际建材港、丰树开封现代物流园等18个项目。 

十年来,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团结带领全区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勇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一步步出彩,为开封更加出彩增光添彩、贡献力量,努力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任编辑:杨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