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开封新时代报告】郑开同城化:双城携手 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座城市携手并进的发展史。  2006年,随着宽阔、通畅的郑开大道通车,郑州、开封两市拉开了一体化发展的帷幕。尤其是近10年,郑州向东走,开封往西去,两座城市加速深度对接,合作共赢,开启了一个同城化发展的新时代。 两城牵手开拓崭新天地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格局正处在不断改写的进程中。从空间角度来看,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城市化和区域一体化。
【开封新时代报告】郑开同城化:双城携手 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来源:开封日报 作者:康冀楠 发布时间:2024-03-28 07:50:43

开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康冀楠

起点是华夏商都郑州,终点是八朝古都开封,赛道所经之地,曾经是沙丘累累的盐碱地,如今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滚滚热潮。

微信截图_20240328074527

再有几天,2024郑开马拉松赛就将在郑开大道鸣枪开跑。“一条赛道,连接两座古都”,马拉松使郑州、开封两个千年古城的历史文化有机连接在一起,巧妙地向全世界展示、推介这两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吸引力。 

一项国际级大赛,见证了两座城市携手并进的发展史。 

【开封新时代报告】郑开同城化:双城携手 迈向更广阔的天地_1711583392814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袁洋 摄

2006年,随着宽阔、通畅的郑开大道通车,郑州、开封两市拉开了一体化发展的帷幕。尤其是近10年,郑州向东走,开封往西去,两座城市加速深度对接,合作共赢,开启了一个同城化发展的新时代。

两城牵手开拓崭新天地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格局正处在不断改写的进程中。从空间角度来看,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城市化和区域一体化。国内外新一轮经济竞争,已从单一的城市间竞争逐渐演变为区域性城市群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决定了一个地区崛起的力度,是一个地区得以强大的关键所在。 

郑开同城海报

海报:刘薇薇 万恒溦

同处中原腹地,同饮黄河水,郑州与开封两座城市在区位上唇齿相依,在人文上同根共源。随着郑开大道建成,两座城市之间的无声变化已经进行了十多年。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姜菡 摄

2005年,省委、省政府提出郑汴一体化发展战略并写入省“十一五”规划,开启了我省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2006年11月19日,连接郑州和开封的郑开大道正式建成通车,标志着郑汴一体化发展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郑开城际公交开通运营,开启了全国跨市域公交运行的先河。2007年,首届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成功举办并延续至今,成为两市最有国际影响力的一张名片。同年,两市邮政合作协议签订,郑汴特快专递邮件实现当日投递、当日送达。还是在2007年,《郑汴产业带总体规划》通过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2009年,《郑汴新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得省政府批准,郑汴新区正式设立,郑州新区、开封新区相继挂牌成立。 

郑汴一体化发展,是省委、省政府顶层设计上的战略趋向。 

郑汴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两市牵起手来迈步前行,以金融同城、交通同城、电信同城、产业同城、生态同城、资源共享为标志的郑汴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2011年9月,国务院批复了《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郑汴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两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的框架协议》签署。2013年,两市共用0371区号,居民存取款享受同城待遇,“五同城一共享”基本实现;省委九届六次全会通过了《关于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建设开封全省新兴副中心城市。2014年年底,郑开城际铁路开通运营。2016年,两市就一体化深度融合达成共识,“533”工程全面推进,开港大道开封段建成通车,科学大道开封段基本建成,G310线南迁工程郑州段、沿黄大道全面实施,汽车产业带初步形成200万台整车产能,配套产业加快集聚;自贸区郑州、开封两大片区签署联动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系列制度创新在全国全省推广;郑开科创走廊、开港产业带、沿黄生态带全面启动。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姜菡 摄

近年,郑州着力在整车生产上下功夫,而开封则主要发展与之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如今,郑开两市已吸引数百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落户,形成中原地区极具影响力与竞争力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带,为两市发展壮大高端制造业、辐射带动更多相关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17年,《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相继获得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后,《建设中原城市群实施方案》获得省委、省政府批复,明确提出“加快郑开双创走廊、开港产业带、沿黄生态带建设,深入推进郑汴一体化,打造体现郑州大都市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主要承载区”。2019年1月,省委、省政府批准实施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郑汴港核心引擎区被确定为大都市区核心增长极,明确把开封打造成为大都市区的文化中心。 

郑汴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一体化进程持续加速,两市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金融同城、交通同城、电信同城、产业同城、生态同城、资源共享为标志的融城进程不断加快。经过多年探索与建设,两市百姓同城生活的梦想将走进现实,两市产业融合发展的蓝图逐步变成实景。每次有重大进展,都引来网上一阵欢呼:“开封、郑州成一家人了。”

两座城就是一个家

这些年,郑开两市同城化发展一步步推进,郑汴物流通道、郑开城际铁路相继开通,金融同城和电信同城等措施的落实,促进了两市的互动,为两市的发展增添了活力。郑州、开封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无论是城市建设、人口规模还是经济总量,与2005年相比,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事实证明,郑汴一体化发展是郑汴共赢的有效方略。 

郑汴一体化,是河南区域协调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先导、标志和龙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两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姜菡 摄

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推进郑州与开封同城化、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为郑开同城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郑开同城化,并将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将郑开同城化提到了实质推进的新阶段。2023年11月13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在开封市兰考县主持召开郑开同城化发展工作推进会,听取进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推动郑开同城化提质、提速、提效。 

此外,2020年9月,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20年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要求研究制定支持郑开同城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郑州、开封探索建设同城化示范区。2021年1月,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增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提升参与全球竞争和集聚高端资源功能,推进郑开同城化发展率先突破,建设现代化郑州都市圈,形成支撑带动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探索设立郑开同城化示范区”。 

郑开同城化,寄托着中央、省委的期许和关怀,承载着郑州、开封两市百姓的希望。2016年年底国务院批复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要推进郑州大都市区建设,构建“一核四轴四区”网络化空间格局,推动郑州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四市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区。 

2023年10月,郑州都市圈获批为国家级都市圈,无疑为郑开同城化发展带来了更大机遇。郑州都市圈将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创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此外,将吸引更多投资和资源,为河南省融入全国新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注入新动能。 

打造郑州都市圈,郑开同城化必须率先作示范,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在郑州大都市区建设中,郑汴一体化区位最优、起步最早、基础最好、程度最深,能够最有效助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继续引领全省区域一体化发展实践;在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郑州、开封同处黄河南岸,距离近、优势多,能够携手将桃花峪到东坝头打造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标杆。 

郑州都市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对郑开同城化发展做出安排部署,明确要研究制定支持郑开同城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启动编制郑开同城化发展规划,支持郑州、开封探索建设同城化示范区。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姜菡 摄

郑开同城化发展工作推进会对郑开同城化发展提出了“三提”:提质、提速、提效。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河南将推进郑开同城化发展率先突破。这次会议确立了郑开同城的新定位:打造郑州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此次会议上,明确了郑开同城建设的4个着力点:交通互联、产业协作、创新联动、服务共享。此前,在这4个方面,郑州、开封两市已经在持续发力。 

在产业同城方面,两地纵向协作分工、横向错位发展,坚持“产业为基,项目为王”,压茬推进“三个一批”项目签约活动,精准招商,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承接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依托开封奇瑞、郑州宇通等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超千亿级郑开汽车产业带正加快建设,开封正在成为郑州制造业外溢的主要承接地。围绕郑开科创走廊、郑开沿黄生态廊道建设,两市逐步深化科技文旅文创领域合作。 

目前,郑开两地探索设立郑开同城化示范区,配合省发展和改革委启动编制郑开同城化发展规划。此外,郑州高新区与兰考县正式签署合作协议,“飞地园区”项目、农光互补中原氢能走廊兰考基地、兰考县与河南太龙战略合作等项目集中签约。 

连霍高速开封西站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4832939)-20230620083319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姜菡 摄

近日,随着连霍高速开封西站开通,郑开兰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站点增加至19个。此外,郑开城际铁路实现公交化运营并加开周末班次,郑开城际延长线延伸到开封火车站,S312郑开段贯通,郑开大道智能化提升工程、G310南移积极推进。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实施,让更多人享受到郑开同城化带来的便利,省钱、省时的同时,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目前,郑州和开封之间已有连霍高速、郑民高速、310国道、郑开大道、郑汴物流通道等多条大通道,再加上陇海铁路、郑徐高铁、郑开城际铁路,两市之间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交通网,使两市交通更加便捷。郑州人到开封旅游、休闲更快捷,开封人去郑州购物、办事也更方便。此外,郑开旅游年票2022年10月启动发行,郑开(兰)间交通优化、轨道建设、郑开同城东部供水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两地加速实现互促共进、优势互补、整体提升、共赢发展。 

对两座城市而言,“半小时经济圈”真正让人们交流变得“低成本”,郑开两个城市在一起碰撞交流所带来的经济和商业效益,带来的思想经济方方面面的扩展和蜕变,是本质上发生的变化。

如椽巨笔擘画时代长卷

郑汴一体化先后历经省级战略阶段、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阶段和中原城市群、国家中心城市、都市圈带动发展阶段。两市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928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7565.44亿元,再到2022年的1.56万亿元,提高了7.1倍,占全省比重从19.5%上升到25.4%,对全省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2018-2035年)》明确提出由郑州主城区、开封市主城区、郑州航空港区共同组成三角区域,成为大都市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是集中体现大都市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区域。加快推进郑开同城化引领郑州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论述,顺应“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的客观规律,也是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政治任务。 

目前,省政府印发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1+3+3”规划方案,郑开两市四大班子领导多次对接协商,达成规划、科创、交通、产业、生态、公共服务“六同城”共识。2022年3月,两市召开同城化发展座谈会,就建立郑开同城化发展工作推进机制、联合成立工作专班、加快推进先导性工程建设达成共识。2023年10月,省发展改革委、郑州市、开封市联合召开郑开同城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国内众多区域经济学领域专家围绕“郑开同城化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研讨。 

开封抢抓省委将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打造郑汴许核心板块等机遇,更加主动地与郑州对接,结合开封资源禀赋,坚持与郑州错位发展、协同发展、一体发展。开封积极谋划创新同城化体制机制,全力配合编制郑开同城化发展规划,积极配合省有关部门,高标准、高规格、高水平推进郑开同城化发展规划等规划编制,在产业发展方面提出设立北部、南部、东部三大示范区。 

开封智慧岛 石斐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石斐 摄

开封智慧岛已获省政府授牌,《开封智慧岛“院士楼”高端人才运营管理办法》印发,智慧岛产学研服务中心主体已竣工,院士工作站主体及配套基本完成,10套高端人才公寓已具备入驻条件,4个科研团队已入驻,产城融合示范区入驻院校加快推进,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祥符校区)一期建成招生,郑州财贸专修学院一期主体完工,开封智慧健康职业学院9栋建筑封顶、预计2024年正式招生。此外,开封综合保税区自2023年6月底封关运行,2023年进出口总额13.6亿元。结合郑开汽车产业带建设,开封谋划打造汽车及零部件千亿级产业集群,开封城投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完成总工程量的92%,开封奇瑞汽车产值从2013年的13亿元发展为2023年突破200亿元,尉氏县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正加快建设。开封结合郑汴洛濮氢能走廊建设,全力打造全链条氢能产业链,“开封时代”引进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全钒液流电池项目,东大化工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氢气原料生产基地。 

截至目前,豫中LNG应急储备中心项目完工,郑开同城示范小学建成使用,首批255项“郑开同城自贸通办”事项基本实现网上可办,郑开公积金实现互认互贷,郑开实现医保参保信息互查、跨城住院费用直接结算,“郑好办”与“汴捷办”实现双方用户信息互认,两市政务办理、旅游年票购买、公积金和个人医保账户查询等高频事项实现跨城通办,郑开兰签订注册登记同城化合作协议,持续开展郑开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系列优惠活动。结合“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今年开封已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1.78万人,新增技能人才12.34万人,既促进了城乡居民就业增收,又为郑开两市产业发展积累人才。 

从郑开一体化到郑开同城化,郑开大道见证着时代的变迁。而随着郑开同城化的快速推进,郑州、开封两市未来必将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