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焦宇炜 通讯员 李俊霞 段新华
正值春耕生产关键时节,祥符区广袤的农田里,覆膜机在地里来回穿梭,农户正忙着覆膜保墒。
3月23日,祥符区曲兴镇大丰收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玉米种植地块里,农机手正操作机械给土地盖上一种全新的地膜——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这种地膜比普通地膜具有更明显的优势,使用3~5个月后,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地膜会自然降解,利于环境保护。
“今年,合作社共流转1500亩土地,其中700亩是首次使用可降解地膜。”该合作社负责人田新伟说,“这种新型地膜比过去常用的聚乙烯地膜保温效果好、透气性好,长草少、产量也高些。专家说这个膜没有残留,也不用再回收,省工省时。”
据祥符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是一种由天然植物纤维制成的地膜,使用后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自然降解,不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可以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以及草害发生,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目前,祥符区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已推广应用17万亩。
俗话说,“地膜盖一盖,农业增收几百块”。然而,曾经被誉为给农业生产带来“白色革命”的农膜,如今已成为田间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地膜残留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影响作物生长,降低作物产量,缠绕农用机械,影响农事作业;混杂在秸秆中喂食牛羊,会导致牲畜消化不良、厌食甚至死亡;散落在田间树梢、房前屋后和道路沟渠,污染农村生活环境。”祥符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闫家林说。
今年,为系统解决这一难题,祥符区农业农村局抢抓春耕备耕关键时期,科学谋划、多措并举,大力推广地膜科学使用,鼓励广大种植户使用全生物可降解地膜,为农田土壤穿上了“环保新衣”,从而有效防治农膜残留“白色污染”,保护土壤,为农田“清肺排毒”,还农田于绿色,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连日来,祥符区农业农村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科学使用及普通残膜回收实地技术培训。同时,为防止非标地膜在区域内市场流通,祥符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加大对地膜市场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销售、使用非标地膜及不按规定回收废旧地膜等行为,切实推动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