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 2023年工作回顾及2024年工作展望
奋力出新彩 勇做开路先锋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 2023年工作回顾及2024年工作展望
来源:开封日报 作者:叶森 马燕 发布时间:2024-02-05 11:27:04

全媒体记者叶森 马燕

2023工作回顾


2023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16136”总体工作思路,全力以赴攻难关、破难题、防风险,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提质、稳中蓄势的态势。

内需潜力持续释放

持续扩大投资。全市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28.6%、居全省第1位;服务业投资增长6.2%、居全省第3位;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6%、居全省第5位;制造业投资增长15.9%、居全省第7位。两次在全省“三个一批”活动上作典型发言,第六期“三个一批”活动综合考评全省第1。开封晋开化工产业链、河南中杞铝业铝型材加工等项目建成投运。

持续促进消费。举办汽车、家电、家居等促消费活动50余场,带动消费超44亿元。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实现翻番。成功创建“河南豫菜之都”。全市文旅接待量、文旅综合收入较疫情前2019年分别增长25.4%、15.1%。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年度绩效评价居全省第1位。

持续助企纾困。加强产销、产融、用工、产学研“四项对接”,金融机构人民币余额存贷比84%、居全省第4位;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1%、下降0.39个百分点。全年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8.4亿元。新增经营主体7.9万户,企业总数达到14万户、增长5.8%。

战略支撑持续增强

以制造立市筑基石。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家,工业税收增长86.3%、居全省第2位。奇瑞汽车产值190.8亿元、增长30.2%。通许县启动创建“中国酸辣粉之都”,成为全国最大的酸辣粉生产加工基地。兰考县现代家居产业裂变倍增成效显著,产值突破400亿元。国家成套空分设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落户开封、填补国内空白。

以文旅强市增优势。成功举办清明文化节、菊花文化节、首届“中国·开封宋文化非遗节”等节会活动,入选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北宋东京城顺天门(新郑门)遗址博物馆、黄河悬河文化展示馆等项目稳步实施,清明上河园(三期)等项目建成运营。七盛角、鼓楼特色文化街区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以科技创新强动能。壮大创新主体,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增长。完善创新平台,入选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省级创新联合体、产业研究院实现零的突破,3个高新区成功获批省级高新区。强化科技攻关,3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1个项目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初创组第1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城乡发展持续提质

加快郑开同城。连霍高速开封西站开通运营,开封火车站新建站房建成投用。加快构建郑开汽车产业带,开封城投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尉氏县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初具规模。“郑好办”“汴捷办”实现郑开用户信息互认,两市公积金查询、个人医保账户查询等事项实现跨城通办。 

加快城市提质。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8个,改造完成老旧小区144个,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规划改造任务;安远门大道、中山西路建成通车,综合客运枢纽北站投入运营。城市运管服平台建设、污水治理等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 

加快乡村振兴。强化稳产保供,粮食总产294.2万吨,实现“二十连丰”。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连续4年受到省政府激励、全省唯一,在全省率先实现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推进农业产业化,累计培育国家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重点龙头企业40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新建户厕3万户,新(改)建农村公路140公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9.6万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就业,在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中排名第1。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深化重点改革。深入推进国企重塑性改革,AA级以上信用评级企业达到22家,AAA级信用评级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获评A级、居全省第4位。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展应收账款、预付款等权利和动产抵质押业务,累计成交额57.8亿元;基金业注册资本规模56亿元、居全省第3位。推进标准开封建设,建成3个国家级、2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发布地方标准14项,政府质量工作连续三年在全省考核中获评A级。 

扩大开放招商。全市外贸进出口额113.3亿元、增长51%、居全省第2位。开封被认定为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全省唯一。开封综保区封关运行。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9个案例在全省、全国推广,进出口增速居河南省三大片区首位。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线上证照共享和线下亮码可办,407个高频事项“免证可办”。“交房即交证”惠及群众3.14万户。群众办理营业执照5分钟立等可取,全省首张智能审批变更营业执照在开封发出。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做法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保护治理黄河流域生态。强力整治黄河“四乱”,黄河干流连续三年保持Ⅱ类水质,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连续三年全省优秀。贾鲁河综合治理全面完工,黑岗口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建成投用。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PM2.5、PM10浓度均优于省定目标;优良天数230天,同比增加14天。10个国控、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达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新增省级绿色工厂9家、省级绿色供应链企业1家,D级污染企业基本消除。新增新能源出租车941台,新建充电桩1713个。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全市民生支出29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十项民生工程全部落地见效。 

促进高质量就业。新增城镇就业7.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万人、农民工返乡创业1.2万人。深化“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增技能人才15.9万人、高技能人才5.3万人,在第二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上夺得奖牌数全省第2。 

办好社会事业。推进教育提质。完成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94个,新增学位1.57万个,中小学大班额基本消除。全市域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改革,义务教育发展更加优质均衡。提升医疗服务。开展市级在建重点医疗卫生项目“清零行动”,7个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床位1500张,主城区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增加1.08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连续三年全省第1。建设体育强市。市体育中心建成投用。在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获得金牌数、奖牌数、综合成绩均居全省第一方阵。优化养老服务。累计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5030户,77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入选全国2023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城市,成功承办全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观摩活动。完善社会保障。发放社会救助资金5.7亿元,惠及群众17.4万人。1.3万名重度失能人员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加强住房保障。“保交楼”项目建成交付2.36万套。棚户区改造项目建成交付4948套。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竣工率100%。

安全基础持续巩固

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事故起数下降37.7%,工贸领域连续67个月保持“零事故”“零亡人”。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政府债务风险整体可控。 

防范化解社会风险。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宋都人民调解委员会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3)》显示,开封宜居度全省第1。

2024工作展望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及开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推进“十大建设”,坚持“16136”总体工作思路,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以大谋划、大招引、大争取推动大建设,以大攻坚、大改革、大创新实现大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中勇做开路先锋,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开封绚丽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

经济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进出口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24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粮食产量稳定在290万吨以上。

重点做好10个方面的工作


1 坚持制造立市,壮大高质量发展产业动能

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培育壮大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10个重点产业链,延伸N个专精特新细分领域。加快开港汽车零部件产业带建设,加快推进瑞泓化工、上海摩珈PDI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河南粮投大蒜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通许县木制品产业园、兰考县喜临门(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恒源棉业纱锭生产、元通纺织纺纱生产技术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纬景储能、兰考国家电投绿色能源(一期)等项目建设。支持开封空分、迪尔空分等空分装备制造业企业向下游延伸、向制造服务业转型。加快推进弘辉医疗高分子医用材料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瑞腾管业(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核芯微电子研究院、集成电路芯片封测基地等项目落地。 

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行动。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程,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高端化改造项目200个以上,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实施数字化转型引领工程,新增智能车间(工厂)7家、优秀智能应用场景4个、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家。持续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功能,全年入驻企业1000家以上,新增上云企业1000家。持续提升龙头企业规模和数量。 

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提升行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现代金融、中介咨询、高端商务、节能环保等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2  坚持科技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深入实施“六项行动”。高质量建设开封智慧岛等。围绕氢能、储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推进科研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全市新增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20家。市场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合同成交额在30亿元以上。发挥好科创基金、“汴科贷”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创新发展。 

强化人才引育。新培育市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20个。力争引进硕士以上人才1500人。落实真金白银的10条支持措施。深化“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建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办好全省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

3  坚持文旅强市,彰显高质量发展特色底蕴

提升文旅市场品质。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旅品质提升行动,增强旅游体验感和满意度。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 

加快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提升城市游,提升研学游,提升乡村游。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强州桥和古汴河遗址本体保护。创新举办菊花文化节、清明文化节等节会。打造宋文化品牌。打造“一城宋韵·东京梦华”城市IP。叫响“宋文化看开封”。打造宋词文化高地。 

繁荣文化事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新建公共文化空间15个,建成城市书房5座,持续开展舞台艺术送基层等活动。大力培育德艺双馨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推动豫剧祥符调、开封杂技传承发展。高水平争创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持续选树开封好人。

4  坚持扩大内需,把牢高质量发展战略基点

深挖消费潜力。培育具有开封特色的会展活动,举办开封美食节、“非遗市集”等特色主题消费季活动30场以上。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打造“宋宴”品牌,积极申建“国际美食之都”。举办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节”活动,打造“小而美”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0个以上。发展电商消费。 

扩大有效投资。围绕创新驱动能力提升等五大领域,实施重点项目1000个以上。实施实验室体系、双创平台、研发平台等三大类项目37个。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及优化,全市5G基站达到9200座。常态化开展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申报。

5  坚持乡村振兴,夯实高质量发展关键支撑

全力保障耕地和粮食安全。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建成高标准农田示范区28万亩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5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290万吨以上。 

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兰考县奶牛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超亿元项目建设。积极申报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争创国家级和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深入推进乡村建设。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开封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完成68个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7%。加强乡村治理。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做足做好“土特产”文章,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精准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

6  坚持城乡融合,优化高质量发展区域布局

持续推进郑开同城。深化规划同城,积极融入郑州都市圈。建成郑开城际铁路延长线、菏泽至兰考高铁(兰考段)等项目。构建郑开汽车产业带,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和世界文化旅游高地。全面推进国家高新区创建。建成郑开同城东部供水(一期)工程,让开封人民用上优质“丹江水”。 

加快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打造宜居城市,持续推进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有序推进老街巷、老建筑、老厂区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开展拆墙透绿等城区绿化“九大专项行动”。完善路网,改造管网,有效解决城市内涝。打造智慧城市,推动城市“一网统管”。 

提升县域城市综合承载力。强化产业带动,深化实施“一县一主导产业链”培育行动,支持兰考县发展现代家居产业,支持杞县发展铝型材产业,支持通许县发展现代食品产业,支持尉氏县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支持祥符区发展煤化工产业,支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支持鼓楼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支持顺河回族区发展储能产业,支持禹王台区发展精细化工产业。

7  坚持改革开放,蓄积高质量发展持久势能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构建“一业一企一强”格局,推动国资国企从“城投时代”迈向“产投时代”。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全市财税收入高质量增长。深化开发区改革,全面推进“三化三制”改革,提高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确保工业、仓储物流、科创研发等产业用地占比不低于60%。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以商招商、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办好清明文化节、菊花文化节等经贸招商活动,加大标准厂房建设力度。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加快推进开封综保区(二期)、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健康乐谷”等项目建设。加快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促进“两个健康”,打造一批标杆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新培育“小升规”企业100家。优化政务服务,深入推进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深化“万人助万企”。

8  坚持绿色发展,增添高质量发展靓丽底色

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常态化开展黄河“清四乱”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规取水、非法挖沙取土盗取砂资源等行为。推进生态绿化示范工程建设,完成冬春国土绿化1.9万亩。持续推进惠济河治理工程、运粮河引黄调蓄工程等项目建设。提升防洪减灾能力。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保卫战。做好控尘、控车、控排、控烧、控煤、控油等工作,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打好碧水保卫战。抓好市、县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确保长治久清。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推进兰考县国家级“无废城市”建设。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成兰考、晋开化工省级碳达峰试点任务,实施东大化学电机节能等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改造项目。推进“郑汴洛濮氢走廊”建设,打造开封氢能产业支撑节点。探索治“差水”、抓“节水”、用“污水”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开封模式”。

9  坚持为民造福,共享高质量发展丰硕成果

坚持就业优先。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亿元以上,新增城镇就业6.2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万人以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在90%以上,实现困难人员再就业4000人,争创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 

促进教育提质扩容。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区)创建工作,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新建公办幼儿园、小学12所。加快建设市二十五中、十七中新校区和4所县域高中。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健全市校共建协调机制,支持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 

深化健康开封建设。建成市中心医院新院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等11个项目,新增床位3600张。加快围棋普及发展,办好第三届中国围棋国手赛。弘扬开封大宋中医药文化,支持市中医院争创国内一流专科、市第二中医院申报国家级优势特色专科。新增全民健身工程100处。 

强化社会保障。加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训力度,持续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项目,构建居家社区养老餐饮、保健、医疗、文化活动“15分钟生活圈”。大力发展银发经济,鼓励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强化社会救助,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10  坚持平安治市,守住高质量发展安全底线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扎实开展“五查一打”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集中用餐单位专项整治行动,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坚决杜绝违规举债。妥善解决国有破产“僵尸企业”遗留问题。持续开展存量金融风险出清行动。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更加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坚决打好“保交楼”和征收安置问题项目整改歼灭战。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风险。 

强化社会治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三零”平安单位(村、社区)创建,健全“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加强人民调解,矛盾纠纷调解率不低于95%。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清朗”等专项行动。 

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外事、侨务、港澳、对台工作。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履行职能。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