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王兰兰
他少有大志,为官清正,恪尽职守,惩恶扬善,扶弱济贫;他是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的设计者;大文豪苏轼敬佩其为人,破例为他写下了《陈公弼传》。
他就是北宋时期著名能臣良吏陈希亮,是写过“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词人陈与义的曾祖父。
陈希亮从政三十多年,勇于担当、为官一任、振兴一方,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他忠于职守,肯为百姓办实事,严惩贪官污吏,打击地痞无赖,搜捕盗贼,开仓赈民,强令巫师、巫婆回乡务农等。他历职所至,均有政声,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他因辛劳过度而去世,享年64岁。
一
说起陈希亮,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要说到北宋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就可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在这幅旷世名画中,一座气势恢宏的拱桥连接着汴河两岸,桥上行人往来,桥下舟楫畅通。这座桥身如虹、飞跨汴水的虹桥原型的设计者正是陈希亮。
汴河是江南漕运到北方的重要河道,陈希亮在宿州做官时,年年洪水泛滥。每到夏天天降暴雨,汴河上的桥梁经常被大水冲垮。每次下暴雨,陈希亮都会冒雨来到河边,察看灾情。当地老百姓告诉他,汴河水势凶猛,再坚固的桥墩都会被冲垮,要在汴河上架桥比登天还难。桥被冲垮后,来往行人过河只能靠渡船。不仅如此,陈希亮还发现,当时北宋贸易发达,流经汴河的船只大幅增加,这样一来,河上的平桥也成了船只通行的障碍。陈希亮经过实地查勘后,整天伏案在纸上写写画画。经过多个日夜的改改画画,陈希亮提出一种新的造桥方案:修建一种木质结构的直接飞跨两岸的桥梁,这样不仅来往船只不受阻隔,而且不论夏天发多大的洪水,桥身也丝毫无损。于是,他命人采备木料,并请来木工现场施工。没过多久,在宿州城的汴河上,便架起了一座崭新的木桥,桥身如虹。
陈希亮在汴河上修了第一座虹桥之后,往来船户和沿岸百姓皆交口称赞,老百姓都称赞陈希亮不仅是一位清官良吏,而且是一位能工巧匠。在当时,这座宿州的汴河桥算是一大发明。朝廷下诏嘉奖,推广这种造桥的方法。于是,从开封到泗州都模仿陈希亮的造桥方法,在汴河上大量建造起虹桥。最终,在汴河的汴梁段,也修了一座“虹桥”,于是便有了《清明上河图》中著名的虹桥,有了《宋史》中“自畿邑至于泗流,皆为飞桥”的记载。
陈希亮(公元1014年—1077年),字公弼,北宋时期眉州青神(今属四川)人,祖籍京兆(今陕西西安市)。陈希亮年幼丧父,跟着哥哥一起生活。
他从小就胸怀大志,刻苦读书。16岁那年,陈希亮想外出求师深造,他的哥哥故意刁难他,要他去收取巨额的借款利息。陈希亮看到借钱人的窘迫状况后,把借钱人召集在一起,当众将债券焚烧,然后背起行囊去求学。学业完成后,他不计前嫌,辅导侄子陈庸、陈谕学习,后来叔侄三人进京赴考,同中进士,一时轰动州县,时称“陈家三俊”。
据史料记载,陈希亮身材矮小、清瘦,为人却刚直。他说话斩钉截铁,常常当面指责别人的过错,不留一点情面。士大夫宴游时,但闻陈希亮到来,立刻“阖座肃然,与笑寡味”。他对待僚属非常严厉,很多人对他不敢仰视。不仅如此,他甚至冒死上疏,公然与皇帝叫板。
陈希亮是至孝之人,他在太常博士任上提出降级做知县以便侍养老母,于是任临津(今山东宁津)知县,为官场少有。直到为母服丧结束,他才重新出任开封府司录司事。
陈希亮任职开封府时,京城中一座精美宏大的塔被毁,宋仁宗想重建一座塔,很多官员纷纷响应,可陈希亮却不同意。他直言进谏说:“圣上既然要强国富兵,何苦用钱来建造一个毫无现实意义的塔呢?倒不如用这笔钱来建设国防。”当场,陈希亮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宋仁宗一看很多人支持自己的主张,便想着重新修建。不料,陈希亮继续说:“边关不稳定,弄个塔就能镇守边关吗?边关将士没有寒衣,建一座塔,能给将士们送暖吗?陕西在打仗,急需军费,希望朝廷能将这笔费用转支给驻守在陕西的军队。”于是,宋仁宗下令停止重新建塔。
为政期间,陈希亮一直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公元1057年,陈希亮任开封府判官,改判三司户部勾院。朝廷因三司事务繁多,令其兼任“开拆司”。当时,朝廷三司的案卷积压如山。陈希亮废寝忘食,日夜加班拆卷审阅,会同州县共同查处案件,发现有官吏擅自枉法销案者,一律秉公执法予以严惩。在积压的案件中,有诉状称产盐地区荣州(今四川荣县)有18口盐井,因盐井卤水枯竭,盐量大幅减产。但盐税官们不顾盐产户疾苦,仍收税如初,造成大批盐户破产,被没收财物抵税的有300多家。陈希亮查明此案后,令荣州官府负责全部退还所没收的财物,并酌情减免盐税,使广大盐户得以重新恢复生产。
二
据《宋史·陈希亮列传》记载:“希亮为人清劲寡欲,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见义勇发,不计祸福。所至,奸民猾吏,易心改行,不改者必诛。然出于仁恕,故严而不残。”那些吃过他苦头的奸民猾吏、贪官佞臣,对他既惧怕又敬畏,暗中称他为“活阎王”。
中进士后,陈希亮最初任大理评事,知潭州长沙(今湖南长沙)。谁知刚上任还没站稳脚跟,他就遇到了一件极为棘手的事。当地有个和尚海印国师,“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之”。他擅长“交通权贵人”,与当时垂帘听政的章献太后家关系不一般,在京城呼风唤雨。海印国师与长沙县的权贵交往密切,倚仗着他们的权势侵占老百姓的土地。因为有权贵撑腰,老百姓去告状,长沙县官府根本没人敢接案子。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海印国师肆无忌惮的欺压下,当地一名百姓忍无可忍一纸状子将其告上朝堂,向陈希亮诉说海印国师“数挠政违法,夺民园池”。这名百姓还说,以前大家告这个和尚没有人敢接案子,今天他来告状,就是要看看这个新来的县令是不是也和以前的县令一样。
初来乍到的陈希亮升堂审理。此时,有人将海印国师背后有人撑腰的情况告诉了陈希亮。陈希亮一听,大怒,发誓一定要拿下海印国师。
经过查证,陈希亮很快掌握了海印国师的犯罪事实。他下定决心,就算乌纱帽不保也要处置此人,为民除害。陈希亮先下手为强,没等海印国师有所准备就秘密将他缉拿,并迅速审理、及时结案,定了他的罪。陈希亮依法收捕惩治海印国师的消息传出后,一时间,长沙县为之轰动,老百姓奔走相告,大快人心。
此事还没传到京城,陈希亮又遇到“郴州竹场案”。当时湖南的郴州竹场传来消息,说是当地的一些输粮户伪造凭证给另外一些输粮户送到官府,作为已经纳税的凭证。东窗事发,输粮户都将被处死。看过卷宗后,陈希亮产生了怀疑:贫穷的输粮户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怎么可能造假呢?于是,他潜入竹场,几经周折,发现是一些吏人暗中作祟。查明实情后,陈希亮公正地审理了案子,犯罪官吏受到严惩,输粮户无罪释放。朝廷知道了他的清廉,宋仁宗特赐给他五品官服,“陈青天”的美名也随之而来。
过了不久,陈希亮升迁中丞、知鄠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知县。县府里老吏曹腆见陈希亮年轻,很是瞧不起。曹腆行为放肆,常有越轨之举。陈希亮查得曹腆的违法事实,欲依法严惩。曹腆叩头出血,表示愿改过自新,陈希亮便对曹腆训斥警戒后释放,后来曹腆终成善吏。
在当地,每年有巫觋向百姓摊派钱财祭鬼,谓之春斋,说不祭鬼就有火灾,民间还讹传有绯衣三老人放火等。陈希亮禁止他们祀鬼迷信,结果也未见火灾发生。在《东斋记事》中,以敢于进谏、勤政爱民而闻名的范镇,记载了陈希亮的大动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觋为良民七十余家。”这一招,不但令那些装神弄鬼的巫师巫婆改邪归正,也大大净化了当地风气。
徐州知州陈昭,一向有暴虐苛征之名,老百姓犯了一点小过错,便被抄家没收所有财产。在办案时,陈昭不分青红皂白严刑逼供,先逼捉拿对象自诬,然后将其杀害。陈昭混迹官场几十年,神通广大,关系盘根错节,尽管为所欲为,有关部门也置若罔闻,没有官员敢过问。陈希亮得知后义愤填膺,挺身而出,向朝廷揭发了陈昭的累累罪行。陈昭被罢官,徐州百姓拍手称快。
陈希亮铁腕执法,嫉恶如仇,秉公办案,不管涉及谁,不管当事人有多深的根基、多大的背景,也不管有什么样的权威人物出面说情,他一概不留情面,必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当时,外戚沈元吉依仗皇亲贵胄的特殊身份,横行汴京、骄纵不法,强占田产、欺男霸女、杀人越货,无人敢管。有一次,沈元吉对一名民妇强行非礼,而且把那位民妇的丈夫活生生地打死。案发后,开封府将这个案件交给陈希亮主办。
沈元吉预感大事不妙,便四处活动,企图逃过一劫,但还是很快被缉拿归案。陈希亮升堂审讯,不承想,沈元吉当堂目睹陈希亮的威严风采后,受到惊吓,当场气绝身亡。
一些王公大臣本来就对陈希亮不满,趁机鼓动沈元吉的家人上书皇上,控告陈希亮。本来很是看好陈希亮的宋仁宗知道此事之后,觉得陈希亮方法欠妥,便下诏给陈希亮及当时庭审的所有狱吏治罪。陈希亮慷慨激昂地说:“杀此贼者独我耳,无关他人。”就这样,陈希亮把罪过一人承担,被贬为平民。
陈希亮被罢官贬为平民后,很快又被重新起用,然而,因秉公执法吃尽苦头的陈希亮,却依旧不改热血衷肠,勇往直前,为民伸张正义。
陈希亮一身正气,浑身是胆。甘冒风险、不避祸福、不惧生死、勇于担当,成为他几十年宦海生涯为官从政的一道耀眼亮色。
三
《宋史》称陈希亮“为政严而不残,其良吏与。”有人说,读《宋史·陈希亮列传》,不禁为陈希亮的“三铁精神”所感动。
何谓“三铁精神”?一曰不畏权贵,铁腕执法。不管是皇亲贵胄、贪官佞臣,不管是滑吏奸民、恶霸地痞,也不管其根子有多深、靠山有多大,只要胆敢以身试法,必严惩不贷,决不姑息。二曰忠肝义胆,铁心为民。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无论任何职务,也不论走到哪里,都心系百姓,念念不忘为民请命、为民伸冤、为民造福。三曰勇往直前,铁肩担道义。一身正气,浑身是胆,不避生死,勇于担当,即使是面对宰相的威势或是皇上至高无上的权威,也从容泰然,绝不折节屈从,罢官就罢官,砍头就砍头,唯责不可避、志不可夺。
据记载,公元1049年,陈希亮调任滑州知州。尚未赴任履职,朝廷命他为提举河北便籴(官府收购粮食)。都转运使魏瓘弹劾陈希亮擅改物价。过了不久,魏瓘调任开封府知府,陈希亮请求上朝与魏瓘当堂廷辩。奏对结束后,宋仁宗认为陈希亮申辩有理,遂罢免魏瓘,改任越州知州,拟任命陈希亮接替魏瓘的职务。
面对好不容易等来的升迁机会,陈希亮却出人意料地来了个自我弹劾。他上奏表说,“臣与转运使不和,不得为无罪”,坚决请求赴任滑州。宋仁宗尽管深感意外,最终还是批准了他的请求。陈希亮任滑州知州时,正赶上黄河鱼池埽段河水暴涨,肆虐的洪水排山倒海般咆哮着。眼看就要冲垮河堤,陈希亮亲率州府官员登上大堤,组织禁卫部队和民众抢险护堤。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大堤上的人们四散奔逃。陈希亮却镇定自若,命人迎着最为肆虐的潮头搭起一座草棚,昼夜坚守在大堤上。“吏民涕泣更谏,希亮坚卧不动”,誓与大堤共存亡。
陈希亮为官清正廉洁,为人品德高尚,同样被人称道。他对污吏匪盗严加惩处,对亲朋好友友爱有加。陈希亮出外游学时,曾与同乡宋辅一起寻师访友,两人志趣相投,成为莫逆之交。不幸的是宋辅年纪轻轻便染病离世,留下老母亲与幼子。陈希亮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宋家的义务,把宋家一家人接到自己家中,待宋母如生母,又把女儿嫁给宋辅之子宋端平,并使其与自己的儿子一同学习,后成进士。
年老之后,陈希亮曾数次上奏朝廷请求告老还乡,但任他如何言辞恳切,皇上爱才不允许,并调任他为凤翔知府。他上任后,凤翔闹饥荒,一方面是流民遍地,一方面是官仓陈粮堆积如山,主管者担心陈粮久放会变质,却不敢冒风险开仓救济灾民。陈希亮到任后,立即发布命令:“即刻打开官仓,将粮食全部借贷给百姓,责任由我一人独自承担。”这年秋天,粮食获得大丰收,老百姓度过了饥荒,用新粮还陈谷;官仓储粮也实现了以新易旧,避免了霉变风险。百姓官府两受益,“陈青天”的呼声此起彼伏。
在任凤翔知府时,陈希亮和苏轼结下了不解之缘,也留下了一段佳话。当时苏轼中进士,出任凤翔府签判官,年少气盛。陈希亮与苏东坡的父亲苏洵有交情,都是眉州人,按理说两人在一起工作应该非常融洽才对,但事实却是两人有点格格不入。工作中,苏轼颇感郁闷。他负责撰写的祈祝小文,陈希亮左涂右改,把文章改得面目全非才用。时间久了,苏轼认为陈希亮是在打压自己,于是如果没有公事往来,尽量不与陈希亮接触。后来,陈希亮在凤翔建起一座凌虚台,让苏轼撰文以纪其盛。苏轼便将对陈希亮的种种不满,全部写入《凌虚台记》中。他还讽刺说,“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终有一天会重归荒野。他以为陈希亮会像以前那样对文章进行大修改,没想到陈希亮看后哈哈大笑说:“我对待苏轼就像对待我的孙子,之所以平日对他如此严厉,就是担心他年纪轻轻却享有大名,会骄傲自满,这不是我愿意看到的事情。”陈希亮不仅对苏轼这篇奇文只字未改,反而命人立碑刻石以壮其盛。
后来,苏轼认真检讨往事,理解了陈希亮的良苦用心。自称平生不为人作行状墓碑的他,在陈希亮去世14年后,在苏东坡挚友、陈希亮幼子陈季常的请求下,破例为陈希亮作传,称陈希亮是“古之遗直”。他由衷写道:“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至形于言色, 已而悔之。”苏轼毕生仅写过7篇墓志铭,除了名满天下的司马光的墓志铭外,他为陈公弼写的墓志铭是最长的。
陈希亮为官30余年,清正廉洁,忠于职守;嫉恶如仇,不虑个人进退祸福;为人清心寡欲,不假色于人;奸民滑吏,易心改行,不改者诛, 然而本心出于仁恕,故威严而不残酷;自王公贵人,皆畏怕于他;他轻财重学,扶弱济贫,实为难能可贵。
清官,勤吏,一直是老百姓给予为民官员的最好评价,也是从政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陈希亮为官一任,一心为百姓做事,对贪官污吏“零容忍”、铁腕执法,被后人传颂。勤政为民,清正为官,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时至今日,陈希亮的精神依然值得后人学习。
指导单位: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
中共开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开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开封日报社
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廉政文化研究会
承办单位:开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