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粥断齑”苦读书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江苏省吴县。范仲淹两岁时其父范墉去世,其母谢夫人带着他改嫁长山朱氏,他遂更名为朱说(读“悦”音)。
范仲淹的继父朱文翰,字苑文,淄州长山(今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长山镇)人,端拱二年(989年)进士,历任平江府推官、户部郎中、淄州长史等职。范仲淹幼时,在继父指导下学习文化知识。朱文翰年老辞官后,带着范仲淹回到家乡长山。范仲淹21岁时,到长白山醴泉寺读书。醴泉寺住持慧通长老学问精深,范仲淹跟他学习,学问大有长进。醴泉寺是山中古寺,范仲淹带些米到寺里,每天晚上煮一盆粥,次日早晨,粥像凉粉一样凝在一起,他用刀划为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撒上点盐和咸菜末,再浇一点醋,搅和一下吃就是一顿饭。这样的苦读生活他坚持了3年。这就是“划粥断齑”的典故。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离开山东长山的家,到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应天书院求学。应天书院是全国四大书院之首,这里名师荟萃,学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俊杰青年,学习条件很好。范仲淹在这里住在学舍,“昼夜苦读,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公自益刻苦”。有的同学看他吃的饭食太差,就把自己的食物送给他,他都拒不接受。
重修“范公堤”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中进士,被授与广德军司理参军。广德军位于今安徽省广德县,司理参军是处理刑狱事务的小官。范仲淹办事认真,不但处理好每一个案件,还平反了以前的一些冤案,这就得罪了顶头上司太守。太守因此责备范仲淹。范仲淹不畏权势、据理力争,并把他和太守的争论原原本本写在屏风上,等到他任职期满离去时,屏风已被写满。这就是“怒书屏风”的典故。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范仲淹擢文林郎、权集庆军(今安徽亳州)节度推官。这一年,原来的朱说认祖归宗,恢复了范仲淹的名字。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调监泰州西溪(今江苏省东台县)盐仓,相当于现在的县盐业局局长。这个地方面向东海,农田和盐池常受海潮之害。唐朝时曾修了一道捍海堰来挡潮水,但因年久失修,早已失去功能,致使涝灾频发、田园荒芜、民不聊生。范仲淹看到这个情况,就向上司建议重修捍海堰。
上司上报朝廷,宋仁宗批准了重修捍海堰的建议。天圣三年(1025年),范仲淹任兴化县令,负责修复堤堰。他招募4万余民工,全长70多公里的工程开始动工。捍海堰于天圣六年(1028年)完工,沿海的农田和盐田都得到了保护,造福了广大百姓。百姓非常感激范仲淹,就把这捍海堰叫做“范公堤”。经过历代整修和加固,“范公堤”泽及数百年,至今仍可见其遗迹。
直言上疏三被贬
范仲淹40岁以前一直在地方任上。天圣六年(1028年),通过兵部侍郎兼秘书监、资政殿学士晏殊的推荐,40岁的范仲淹被调入京城开封,任秘阁校理。这个职位级别不高,但地位重要,可以经常见到皇帝,相当于现在中央政府的秘书。
天圣七年(1029年),范仲淹给皇帝上了两道奏疏。一道是劝阻宋仁宗率百官给刘太后祝寿,说这“于理不顺”;第二道是《乞太后还政疏》,请求刘太后快把朝廷大权还给已经成年的宋仁宗。事实上刘太后的做法确实不合礼法,朝中官员都能看得出来,但忌于刘太后的权势,没人敢说。不料才调到京城的范仲淹不畏权势,敢于上疏。范仲淹的做法吓坏了晏殊。晏殊把范仲淹找来,指责他不该上疏冒犯太后和皇帝,让别人说他“非忠非直,好奇邀名”。对晏殊的指责,范仲淹很是想不通,他给晏殊写了一封长信,表明自己“不以富贵屈其身,不以贫贱移其心”的决心。
范仲淹的两道奏疏呈上以后,很久没有动静,于是又上疏要求自贬。这次皇帝很快下诏,贬其为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通判。次年,范仲淹又调任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通判。
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刘太后逝世,宋仁宗亲政。四月,范仲淹被召回京城,任右司谏。这时宋仁宗要废掉郭皇后,大部分朝中大臣认为这不合礼法,范仲淹等谏官面奏宋仁宗,请求他收回成命。这下惹恼了宋仁宗,宋仁宗下诏把这些谏官贬出京城。这次范仲淹被贬任睦州(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知州,立即离开京城。睦州境内的富春江是东汉隐士严子陵隐居之地,范仲淹到睦州之后,去凭吊严子陵钓台,重修严子陵祠堂。不久,苏州发生水灾,范仲淹又被调任苏州知州,主持救灾工作。
景祐二年(1035年),范仲淹被召还京城开封,任礼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范仲淹在开封府任上,整顿吏治、重审冤案,使京城的治安状况大大改观,人民安居乐业,民间传唱民谣:“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
那时朝廷中吏风不正,官员升迁全凭结党营私,行贿受贿之风盛行。范仲淹对此很看不惯,景祐三年(1036年),他向宋仁宗上了一本名为《百官图》的奏折。《百官图》中详细注明了官员的升迁情况,有的是正常升迁,有的是拿钱贿赂得到的官。范仲淹还附了评论,矛头直指宰相吕夷简。吕夷简对范仲淹进行了污蔑和攻击,宋仁宗偏听偏信,再次撤了范仲淹的官,将其贬到饶州(今江西省鄱阳县)任知州。朝中正直官员余靖、尹洙和欧阳修纷纷站出来为范仲淹仗义执言,也都被贬官。
范仲淹被贬官到饶州,几年内又两次调动,先后到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任职。在这些地方,他都关心百姓疾苦,建桥治水,奏免赋税,减轻百姓负担。他还建学堂,修葺古迹,重视文化教育。所到之处他都兢兢业业,造福一方,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抗击西夏捍边关
康定元年(1040年)初,西夏李元昊兴兵作乱,破金明寨,围延州(今陕西省延安市),歼宋军于三川口。边关告急,朝野震惊。前方急需用人之际,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琦举荐了范仲淹。这年三月,范仲淹复官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市),不久又升龙图阁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
范仲淹本是一个书生,从来没有军事经验,但他从小熟读史书,对军事历史和兵法谋略稔熟于胸。到了边关,他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他修堡寨、严边城、选良将、练精兵,创建稳固的后勤保障体系。他提拔了狄青等一批优秀的青年将领,在战争中屡立战功。宋军采取灵活的战术,很快收复了被西夏攻占的一些城寨,打退了来犯的西夏军队,稳定了西北边关的局势。当时边关民谣唱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范仲淹在战事之余写了几首边塞词,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句),生动描写了边塞军中生活。
此后两年,在范仲淹、韩琦等将领的指挥下,宋军和西夏互有攻守,时战时谈,总体局势平稳。
“庆历新政”遭失败
庆历三年(1043年)八月,范仲淹奉调回京城,任参知政事(副丞相)。宋仁宗重用范仲淹,就是为了革除流弊,实行新政。九月,范仲淹和韩琦、富弼一起向宋仁宗呈上了《答手诏条陈十事》。《十事》的内容是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宋仁宗同意并下诏推行,北宋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拉开了序幕。
为了推行新政,范仲淹选调了一批支持革新的青年人才到中央各部门。经过几个月,官僚机构得到了精减,不称职的官员被撤换,全国的局面焕然一新。正在“庆历新政”的各项措施一步步推行之时,一件小事断送了新政。
“庆历新政”触动了朝中保守官僚集团的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疯狂反扑,这些人多次向宋仁宗进谗言。庆历四年(1044年)冬,苏舜钦等40名青年官员利用赛神会假期,在进奏院内宴集饮酒作乐。他们中的大部分是范仲淹等人推荐提拔的青年才俊。这事被保守集团抓住,御史中丞王拱辰等状告他们在宴会上作了“谤诗”,宋仁宗大怒,诏下大理寺狱,交开封府审理。苏舜钦等人虽然没有被砍头,但也以“监守自盗”的罪名,有的被削职为民,有的被贬出京城。王拱辰高兴地说:“吾一举网尽矣。”次年春,“庆历新政”的领导人范仲淹、韩琦、富弼、杜衍等都被贬出京城,“庆历新政”失败。
庆历五年(1045年)元月,范仲淹被罢参知政事,出知邠州(今陕西省邠县)。十一月,他被解除四路帅任,出知邓州(今河南省邓州市)。在邓州,范仲淹写出了光耀千古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人生写照和处世准则,为历代仁人志士所传颂。
范仲淹在邓州任上4年,后又移知杭州和山东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一代名臣、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病逝,终年64岁,逝后获赠吏部尚书,谥号“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