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品读开封 > 正文
叶一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开封样本”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开封样本”
叶一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开封样本”
来源:方塘智库 作者:叶一剑 发布时间:2023-07-15 14:31:44

图片

文丨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

【一】

无论是从相关的国家战略表述和政策文本措辞来看,还是从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一系列优秀案例来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理念和实践,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基于这些新的理念和实践,文化遗产不仅在保护方面取得了更大的突破,在活化利用方面,也获得了来自消费端的较多认可,尤其是在文创和研学领域,更是开创了很多新纪录。

在此过程中,古都开封可能不是最具网红气质和收获最大流量的那一个,但综合梳理下来,开封在此领域的表现绝对算是比较突出的一个。

开封是我国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黄河沿岸的四大古都之一。所以,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在开封,不仅是红线问题和底线问题,在新发展阶段,还直接事关城市发展模式创新问题和未来图景构建问题。

从我们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和多次的走访调研来看,近年来,在国家、河南省委省政府支持下,开封市委市政府在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传承城市文脉、增进文化自信、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不仅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领域一些既有的、常识性的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和行业规范等在开封实现了常态化、系统性、专业化的落地实施,还基于古都开封独特的文化遗产资源禀赋以及城市整体的转型发展规划,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执行了更严格的保护、更前瞻的规划、更全面的介入、更多元的跨界,并尝试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产品、服务、项目、平台,推动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的创意性传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客观上形成了在新发展阶段颇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开封样本”。

【二】

在关于开封城市发展的讨论中,曾经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大意是说,作为曾经的河南的省会,在区位和品牌方面都存在明显优势的城市,开封之所以直到目前为止其区域和城市经济体量依然不大,并曾被国外的一家媒体当作一个历史性衰落的城市样本,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考虑到其地下丰富的文物资源,开封不止一次错过了历史性工业化和城市化战略机遇期。

丰富的地下文化遗产遗存多年来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开封的经济崛起,虽然缺乏严谨的科学评估,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开封,从官员到民众、从学者到商人,对文化遗产的敬畏,绝对是一种普遍性的存在。

图片

在很多区域和城市的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都曾出现的,因为要确保建设施工进度而轻易导致文化遗产被破坏的事情,在开封发生的概率绝对是非常低的。对文化遗产保护之观念的信奉,甚至可以说已经是古都开封最后的倔强之一,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架桥修路的工程进度之间,不存在选择的问题。

据统计,近两年开封共向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申报18个基本建设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受理上报并主动跟进,落实担当,获得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批复项目10个,妥善处理了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坚持“先考古,后出让”,严格落实“考古前置”政策,配合城市基本建设组织做好考古勘探工作和抢救性发掘工作,2019年以来,累计已办理文物勘探申请事项328件。

近年来又变被动为主动,相继启动了顺天门遗址、州桥和汴河遗址、永宁王府遗址等发掘工作,配合基建开展了周王府典仪所遗址、小宋城汴河遗址等二十余处抢救性发掘项目,发掘面积一万余平方米。

这当然应该是一个古都该有的样子。在客观上与多年来开封持续强化古城风貌管控和文物保护工作的战略选择和策略推进有直接关系。

开封官方提供的资料显示,开封坚持古城和文物保护“一以贯之”,强化古城保护责任使命,市委市政府把古城保护作为政治责任和文化使命,专门成立了市委古城保护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和文旅工作专班作为市委专门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协调古城保护、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在此背景下,近二十年来,开封古城13平方公里区域内严格遵守“灰色基调、宋风宋韵、小式建筑、限高15”的风貌控制要求;划定地下文物埋藏区,对下挖深度进行管控,通过地上限高、地下控深,完整保留了原有城市格局和风貌,成为全国保存较为完整的都市级古城。

图片

在文物和名城保护中,开封还致力于构建完整的规划和法治体系,目前已初步形成三规划三条例的框架。

《开封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规划》采用“双创双修、三位一体、四态融合、五个全域”的理念,侧重于地上文物的保护;《北宋东京城遗址保护规划大纲》以“点、线、面、体”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思维体系,侧重于地下文物的保护;同时,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中提出的“构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要求,开封从现实需要出发,主动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吕舟团队对接,启动编制了《开封市文化遗产展示利用总体规划》,该规划将系统提炼文物文化资源的价值,构建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体系,让城市文化资源空间化、形象化、可视化。

这三个规划被认为是“互为补充,互为完善,构成了文物和名城保护完整的规划体系”。

还有就是“三条例”。《河南省开封城墙保护条例》于2010年由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施行,专注于开封城墙的保护管理。开封市自2016年开始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积极积极推进文物、名城保护立法工作,《开封市文物保护条例》《开封古城保护条例》分别于2018年和2020年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颁布施行,三个条例形成了文物和名城保护的三驾马车,使文物和名城保护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在我们看来,作为古都的开封,当地决策者较早地推行了城市尺度下的古城片区整体性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并且从软和硬双重维度强化了相关保护措施的贯彻落实,这为开封在新时代和新发展阶段高质量保护利用其丰富而厚重的文化遗产,保留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可能很快就会发现,放在更加广阔的历史时空下,基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而延伸出来的城市发展快慢之思辨,正在步入新的历史性的平衡周期——当年因为对城市文化遗产的更多敬畏所导致的“慢”,正在为开封新发展阶段的“快”提供直接而重要的支撑,并为更多城市思辨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和实践提供直接的镜鉴。

【三】

当你想到开封的时候,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呢?

从文化符号和城市品牌的角度而言,很多人可能首先会想到与宋和宋文化有关的符号和内容,比如,清明上河图以及因此而生的清明上河园,包拯以及包公祠景区,铁塔,还有那些闪耀于中国历史深处和文化光谱之中的宋代文学大家们。

这样的印象的形成,与近些年来开封城市品牌营销和文旅开发策略有直接关系——将宋文化及其延伸出来的宋风、宋韵作为重点,进行了持续的重点推广。

从城市品牌营销、文旅发展甚至推动城市综合转型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聚焦策略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尤其是对于像开封这样的文化遗产和文旅资源比较丰富多元的大古都而言,聚焦于一个超级文化符号进行系统性的挖掘、梳理、开发、运营、传播,可谓是性价比更高的策略,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想传播,什么都想打造,反而会难以出圈。

但对于一个城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而言,只有利用的逻辑是不够,保护的逻辑同样应该贯穿始终,而且,保护是前提性的。那么,从保护的角度和逻辑来看,显然就不能只保护那些具有较高品牌显示度、公众认知度以及潜在文旅开发价值的超级文化符号背后的文化遗产和资源,就需要深度挖掘各类文物资源,进而实现对城市文化基因的真正传承。

基于此,开封一方面坚持持续梳理文物资源底数,不断完善文物数据库。比如,开展了黄河文化资源专项调查;在对大运河遗址开封段多年田野调查、勘探、试掘工作基础上编撰完成了《大运河开封段文化遗产考古调查报告》;全面梳理完成开封市95处红色文化资源底数,制作了红色文化资源地图和红色图谱;对全市夏文化遗址进行了专项调查,认定符合夏文化遗址范畴18处。

公开的数据显示,2019年开封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2021年新增河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进一步充实了城市文化基因库,丰富了历史文化名城内涵。

另一方面,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开封持续对境内古代文化遗存进行考古和研究工作。通过勘探、发掘杞县朱岗遗址、杞县牛角岗遗址、启封故城遗址,尉氏椅圈马遗址、杞县鹿台岗遗址等,建立了开封地区考古学的基本序列。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州桥和汴河遗址自2018年以来开展了持续性考古发掘工作,完成发掘面积4400平方米,发现不同时期各类遗存遗迹117处,出土各类文物标本6万余件。

图片

特别是州桥遗址东侧保留的宋代石壁上雕镌有海马、仙鹤、祥云浮雕纹饰,纹饰通高约3.3米,显露出的石壁最长约23.2米,构成巨幅长卷,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北宋时期体量最大的石刻壁画,从规模、题材、风格方面均代表了北宋时期石作制度的最高规格和雕刻技术的最高水平,填补了北宋艺术史的空白,见证了10至12世纪中华文明的发展高度。

客观来看,这些考古发掘成果不但为开封增添了新的可展示的重要遗产点,补充丰富了宋文化因素,也为研究宋文化、运河文化、黄河文化等提供了实物资料,而且为加快建设具有开封特色的“馆、址、园”三位一体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撑。

还有就是,基于对研究和阐释已经成为新发展阶段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基本构成和重要一环的洞察,开封正在进一步充实文物考古研究队伍,强化文博研究单位职能。

比如,为进一步推动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开展,开封市优化机构设置,成立了正县级的文物考古研究院,为考古研究院、市博物馆新增编制80个。通过人才引进、招才引智等方式,为文物考古研究机构补充了一批专业人才。

还同国内多所科研院校开展合作研究,相继同故宫博物院、天津大学等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在文物保护、展览交流、人才培训等领域开展合作,以促进双方文物保护和文创领域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增强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成立了由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任组长的开封宋都古城及州桥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利用专家小组,委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对大南门(南熏门)瓮城和朱雀门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开展研究。

在我们看来,一个城市对文化遗产的品牌化、城市化、产业化的利用,当然应该是在做好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下展开的,而所谓的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包含了避免对某一具体文化遗产造成破坏的意思,还包含了尽可能多的梳理当地其它文化资源的意思,并通过不断的专业化的考古挖掘和研究阐释,不断丰富一个城市的文化基因。

更何况,那些能够对一个城市的城市品牌和文旅产业发展产生直接、深刻而重大的影响的文化符号和文化遗产,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演进,不断转换的。甚至可能因为某一部影视剧作品的热播或某一个文化名人的激发,瞬间引爆某一个文化符号,并为相关城市和地区带来巨大的综合收益。所以说,哪怕是从功利性的文化遗产的利用逻辑来看,也应该将地区文化资源的梳理和保护做得更充分一些。就像开封那样,多主题推进,持续性展开,全域化覆盖。

【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导向、战略导向和运营导向之一就是,保护不是文化遗产工作的唯一目标,保护的重要目的和目标是为了更好的加以利用,让文化遗产通过创意性的转化,更好的走进人的生活,成为现代人学习和工作的重要知识来源和精神来源。

与此密切相关的是,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基于文物、遗产、建筑等文化类资源的研学旅游和文创消费,成为了更加主流的文旅消费诉求和常态的生活消费形式。

所以,无论是国家的战略导向来看,还是从满足新消费趋势的供给侧改革来看,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都需要做出因应转变,以更好的适应于新时代的战略指向和新消费的需求方向,让更多的文化遗产资源,以更多元的方式和更具创意性的场景,走进公众的生活,让公众更加便捷的走进文化遗产。

图片

在此背景下,开封积极推动了文物保护单位开放,促进文物资源全民共享。比如,相继实施了十期城墙维修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共修复修缮外墙体约13千米,内墙护坡约9.5千米,建成城墙公园约177万平方米。2021年已基本完成城墙本体维修,形成了“城上游览研学、城内通路行车、城外水系贯通、两侧公园环绕”的古城墙生态旅游环。

此外,作为典型的旅游型城市,开封还推动了近40处文保单位及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对外开放,不仅进一步彰显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和社会教育作用,而且依托各级各类文物资源,开发了一批旅游景区。开封市24家A级景区中,文物景区达到10家。

有开放就有变化。开封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尽管受到疫情冲击,2021年,全市文物类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99.55万人次,营业收入3500万元,完成了文物本体由“单一保护”向“保护展示利用”的转变。

这背后与开封对博物馆事业的重点推进有直接关系。

据介绍,近年来,开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结合开封实际,充分利用开封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这一优势,大力发展开封博物馆事业。目前开封市共有已经备案审批的博物馆30家,其中国有博物馆7家(含纪念馆),行业博物馆5家,非国有博物馆18家,正在设立备案的非国有博物馆3家,涉及官瓷、汴绣、婚俗、古灯等多种具有开封地域特色、行业特色、门类特色的文化遗产种类,在全市形成了以国有博物馆为支撑、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博物馆建设已成为开封文旅融合的一个新亮点和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新窗口。

在我们看来,作为古都,开封在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中,有两个方面的工作是值得重点关注,并可以为其它古都城市提供借鉴的。一是对非国有博物馆的支持,二是创意化推进博物馆进景区。

官方提供的材料显示,为促进开封市非国有博物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2013年以来,开封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封市民办博物馆扶持办法(试行)》(汴政办〔2013〕95号)和《开封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汴政办〔2016〕137号)等指导性文件。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依托《开封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对全市非国有博物馆实施标准化和星级化管理。每家统一安装游客流量监控视频设备,市财政按照2.5元/人的标准给予补贴(最多不超过5万/年);年终按照《开封市非国有博物馆星级评估项目》对各馆进行实地评估,评出本年度三星、二星、一星级非国有博物馆,分别给予5万、4.5万、4万元的资金扶持。

截至目前,共拨付非国有博物馆免费开放专项扶持资金达954.6万元,为非国有博物馆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充实有力的保障。

图片

为解决开封市非国有博物馆缺乏场地、规模较小、不利于发展的难题,开封市积极组织协调对接市内旅游景区,探索景区与非国有博物馆结合发展之路,大力鼓励非国有博物馆走文商旅结合道路,增强自身造血活力。

目前开封市万岁山•大宋武侠城景区内已入驻2家非国有博物馆,清明上河园景区内已入驻6家非国有博物馆,启封故园整体入驻3家非国有博物馆、2家分馆,初步形成小集群趋势,既扩大了非国有博物馆的影响力,也为景区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正是通过这些操作和坚持,使得开封不仅打破了历史上那段博物馆发展的阴影,而且,越来越成为这座古都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领域引以为傲的新故事和新形象。

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开封市国有博物馆由原来的4家发展到现在的12家;其中行业博物馆由原来的1 家发展到现在的5家;非国有博物馆由原来的2家发展到现在的20家。

2017年,开封市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19年,开封市博物馆“八朝古都 千载京华——开封古代历史文化展”获得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展览优胜奖。

2019年12月,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荣获河南省博物馆行业管理优秀奖(全省18个地市中,只评出3个单位)和河南省非国有博物馆藏品备案工作优秀组织单位(全省18个地市中,只评出5个单位),并在全省博物馆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汇报。

此外,开封市还高度重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发挥。据介绍,目前,开封市所有博物馆均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年开放天数平均达到300天以上(疫情期间除外)。开封市博物馆在展馆内建设有专供开展研学教育活动的研学中心,打造了6个主题教室和4大类型18项研学课程,以及历史教室、未成年阅览室和互动体验区等,共1000㎡。其中,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研学课程和“北宋东京城探秘之旅”两条研学线路,被中国博物馆协会授予“优秀课程”及“优秀线路”奖项。

【五】

新的故事正在讲述,新的图景已经展开。

通过对开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相关资料梳理,结合这几年我们对开封的多次调研,我们认为,虽然在一些产品、服务和项目的品牌、流量和营收能级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一个立足于城市整体层面的、覆盖全域空间尺度的和囊括众多文化资源的城市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已经基本上构建起来了,而且,在文化遗产与文旅产业、公共服务、城市规划等城市治理中的关键命题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实现了常态的互动。

通过这一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开封样本”,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至少包括: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已经不仅限于点线面的逻辑,还需要在城市整体层面构建与城市文化遗产资源禀赋相匹配的、城市级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如果说保护是利用的前提的话,那么便捷化、体验式和消费化的利用,也已经成为文化遗产创意性和创造性保护所遵循的逻辑和导向之一;对于古都型城市而言,民间有高人,在构建其高质量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和扶持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当然,对于国有博物馆而言,需要不断的提升其品牌能级,以及在文创开发、研学旅游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运营能力,从而在流量导入、技术输出、产品开发等方面,为整个城市和区域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赋能。

图片

也正是基于对开封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城市现代化转型中已经展开的一系列工作安排、已经取得的一系列成效,以及这些工作背后所带来的多维启示的洞察,结合开封进一步推进该领域的相关工作安排,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长链条中配置相关资源的现实和未来需求,我们曾给开封有关部门建议,可以在开封常设专门的古都现代化研究机构,以常态化地展开专题研究和相关研讨,年度性举办古都现代化论坛,进一步打造和强化城市级的、现代化的、高质量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和生态,如果做好了,这不仅可以为开封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具影响力的平台支撑,也将为更多古都型城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的构建和城市转型复兴提供综合性的支撑,也将是开封区别于其它古都的重要的标识性项目、平台和品牌之一。

守正出新,开拓创新。系统性看完截止到目前开封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的情况后,让我们更加意识到,在古都现代化的框架下对包括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在内的开封城市发展相关命题,进行常态化、系统性、专业化的研究和研讨,并高效推动相关资源的配置,应该更具现实性甚至是迫切性了。继续期待中。

另外,在我们看来,开封针对当地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并非只有上述这些,如果有人希望对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有更详细的了解,最好的方式之一,或者说必要的方式之一是,亲自到那个开封去走访一下,尤其是到那些显著的文化遗产点走访一下。而且,对于爱文化、有文化、爱旅行、懂旅行的人来说,古都的好处是,无论你在什么时候去,都能够发现其独特而有趣的一面。现在正值暑期,也是一个不错的时节,推荐一去。

责任编辑: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