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时期的河南大学,有这样一批年轻人,他们怀着教育救国和科学救国的理想积极投身学生爱国运动。他们看见了中国的苦难,将苦难吃尽,披荆斩棘,为的是给后人带来幸福。
在时光的洪流中,我看见一位先生,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发奋学习;为支持五四爱国斗争运动而在街头奔走呼号;即使是在流亡办学之际,他也坚持斗争,积极参加查禁日货和反对军阀混战等校内外群众活动。这位先生努力学习并积极传播马列主义,成立了河南社会科学研究会;为推动反帝反封建反军阀混战的革命斗争,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河南大学首个党支部;在担任河南大学党支部书记期间,他带领河南大学开展多种形式的革命运动,呼吁人民奋起抗日,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下,这位先生咬紧牙关,积极创办先进刊物《雷火》,积极走在革命队伍的前面,创造办学的辉煌。
这位先生,就是河南大学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于秀民先生。于秀民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革命活动家,在河南大学就读期间积极开展革命工作,在国家与民族危难之际投身伟大的红色革命事业,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融为一体。他的一生都致力于革命事业和共和国的建设工作,为党的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我们后辈应当学习的楷模。
于秀民先生有着不屈的意志,他的精神已经化为河南大学百折不挠的精神底色。革命关键时期,于秀民先生不惜放弃学生身份,毅然奔赴斗争最前线——农村。几十年间,于秀民先生一直在革命最需要的地方辗转奔波,积极开展革命工作。我看见他的眼神,如灼灼火焰般燃烧;我看见他的笑容,无畏无惧、灿烂如花。
“与家国共命运,谋国运之永昌”是河南大学的办学初衷,也是于秀民先生的爱国之志。也许,于秀民先生不会想到,百年之后的河南大学是如此绚烂。而今,作为铁塔学子的新一代青年,接过先辈游行示威的赤旗放在胸前,看五星红旗在飞扬,听河南大学校歌响彻校园各个角落……如今的河南大学如铁塔之巍然挺拔,如黄河之汹涌澎湃!一切都很美好,因为有他们。
我们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见证“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百年河大。河南大学六号楼是于秀民先生和其他优秀前辈创造红色记忆的载体,也是峥嵘历史的见证者。如他们所愿,如今的我们走上了繁华大道!
伫立在六号楼前,我们多希望于秀民先生能看见今日之中国、今日之民族、今日之河大。尽管我没有见过先生,但我对他是如此深切地怀念。建校一百一十年来,河南大学深深扎根于中原大地,秉承为国为民的精神内核,培养出无数胸怀民族大义的爱国学子。于秀民先生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时刻激励着新一代河南大学青年。青春之我们,将铭记与先生一同为革命而牺牲的先烈。青春之我们,将继承先辈精神,书写青春华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作者简介】郝芮瑶,河南大学体育学院2020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