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1324年~1381年),明祥符(今开封市)人。在禹王台水德祠奉祀的历代38位治水名人中,明代工部尚书安然是唯一的开封人。
久历中外练达庶务
据《明史·安然列传》记载,元朝末年,安然以山东左丞守莱州,率众归附于明。明洪武(1368年~1398年)初,安然授起居注,寻擢山东参政。抚绥流亡,俸余悉给公用,帝嘉之。召为工部尚书、河南行省参政,疏导蔡河,塞黄河决口。后官御史中丞,坐事免,已而复召为四辅官。
四辅官是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九月设置的,时在宣布撤销中书省、永废丞相职任半年之后。
何为四辅官?就是仿效古代设立三公四辅(西汉太师、太傅、太保、少傅合称)的传说而设立的。核心是“以四季均职于四辅”,即以春、夏、秋、冬四季分名其官。春官只在春季任事,而且在春季三个月中,每月也只上班一旬,这样人为造成有间断地让官员们“一月内分司上中下旬”办事的办法。其他两旬由另外两员春官值班。其他季节依此类推。可见,太祖为了防止专权,心思细腻到了何种地步。
在用人上,四辅官制度是在全国挑选一些“学问赅博,德行敦厚”“善属文,勤慎好学”“精通经籍”的“耆儒”“宿儒”到朝廷协助皇帝做一些具体工作,承担一些文书处理业务,参与研究一些指定的问题,有时也应召和皇亲“讲论治道”,但从未被授权直接处理任何重大的政务。
朱元璋虽然在敕谕中也称四辅官为“辅臣”“位列公侯都督之次”、秩正三品,但实际上却是只责成他们办事而不予以任何实权,目的是严防四辅官制度重蹈中书省的覆辙。
这些所谓的四辅官,无论在阅历上还是精力上都难胜重任,有时还迂腐误事,再加以从制度上切断了工作的连续性,遇事不知前因后果,难免产生许多本可以避免的失误差错,无法满足朱元璋的要求。不多久,四辅官便纷纷“引疾”“致仕”“以老还乡”,或被“撤免”。洪武十五年(1382年)七月,朱元璋宣告撤销四辅官制度。这套制度存在的时间不到两年,是一次失败的试验。
据史料记载,元朝曾先后担任过四辅官的有王本、杜佑、赵民望、吴源、何显周、安然、李干等九人,其中前七人均为“年高耆儒”,是久处田间的老夫子。安然原为元末山东行省的左丞,入明以后担任过御史大夫,算是九人中唯一有行政经历的人。
《明史·安然列传》这样评价安然任职四辅官:“诸人皆老儒,起田家,淳朴无他长。独然久历中外,练达庶务,眷注特隆。”“每论事赐座,多所裨益。”“洪武十四年卒,年五十有八。”“帝念然来归之诚,亲制文祭之。”
关于安然治河,史料非常匮乏,除去《明史·河渠志》有不到15个字的记载外,《皇朝中州人物志》的记载也十分简单:“洪武五年,(安然)除河南行省参政时,蔡河壅塞,自开封抵陈州漕为之不通,然督工疏导不逾月,漕成。八年春,决开封大黄寺堤百余丈,命然复集民夫三万人,塞之。”
综合来看,安然治河无非两件事,一是疏导蔡河,二是黄河堵口。
知人论世,追根溯源,方能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安然治河那些事也是如此,必须将之放在明代前期黄河大势、河患与河道变迁的大背景上,从明太祖朱元璋兴修水利讲起。
征发民夫 堵塞决口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中国再次回归到汉族王朝统治之下。朱元璋是一位勤政皇帝,在位期间,对朝政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中央和地方分别废除中书省和行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实行行政、军事、监察执法三权分立又互相牵制;大兴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同时,相继推行了徙富民、抑豪强、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清查户口等措施。经过洪武时期的治理,社会生产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明朝初年,黄河下游主流河道仍由河南荥泽、原武、开封至商丘、虞城而下,与泗水汇合,至清河县入淮河,再至云梯关入黄海。这一时期,黄河河道散乱,变迁众多,忽南忽北,极不稳定。在相当长时间内,多支并流,此淤彼决,形成了异常复杂的局面。由于元末多年战乱,堤防年久失修,黄河多次在河南开封、兰阳、封丘、原武、荥泽、中牟、阳武、杞县等地决溢泛滥。据不完全统计,洪武元年(1368年)至三十年(1397年)的30年间,黄河有13年发生了决口。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四月,黄河水暴涨,在归德州凤池决口南泛,流经夏邑、永城一带。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黄河又决于阳武,洪水泛滥于陈州、中牟、原武、封丘、祥符、兰阳、陈留、通许、太康、扶沟、杞县等11州县,造成了相当大的灾害。直至洪武三十年(1397年),黄河一直在开封上下恣意泛滥。
明朝初年亟待战后恢复经济,对黄河的决溢灾害主要采取减免租税、赈济灾民、防护旧堤、应急堵口等措施,尚来不及进行大规模综合治理。经过初期发展,明王朝的统治地位基本巩固,中央集权的强化和经济发展正在促进帝国的强大,对于黄河的治理也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
明代改汴梁路为开封府,置河南行书省,省治、府治、县治均设于祥符(今开封市)。
《明史·河渠志》记载,洪武八年(1375年),黄河冲决开封大黄寺堤百余丈,朝廷“诏河南参政安然集民夫三万余人”,堵塞了开封大黄寺河堤决口。堵口详情,尚无记载。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安然是怎样奋不顾身率领3万人马前仆后继堵塞决口的,其声势恐怕不亚于汉武帝时汲黯、汲仁瓠子堵口和汉成帝时王延世东郡堵口。
组织得力 疏浚蔡河
蔡河又名蔡水,为北宋京城著名河道。北宋时期,自京城戴楼门、广利水门入城环绕城内,从陈州门、普济水门出城,分为东西两支。蔡河西支源头为古鸿沟,汉称蒗荡渠,又名沙水。沙本音蔡,故名。古时蔡河水清鱼跃、烟柳铺堤、渔火相映、风景如画,宛若人间仙境。
蔡河自古以来就是开封周边地区的重要河流。五代后周显德元年(959年),后周皇帝柴荣复浚汴河,导汴河水自开封城东入蔡河,畅通陈、颍之漕运。960年,北宋建都开封。建隆初年导城西闵水入京城合于蔡河,自此蔡河、闵水连为一河,漕运大畅。宋开宝六年(973年),因蔡、闵二水相通,改蔡闵河为惠民河,这就是蔡河称惠民河之来历。
蔡河为京城四大河流之一,“蔡河横贯京师,为都人所仰望”。(《汴京遗迹志》)
蔡河在北宋时被视为京城开封漕运的生命线,河道疏浚与保护深受重视。早在建隆元年(960年),宋廷就“浚蔡河设斗门以节水”。其后历代皇帝都十分重视对蔡河的治理,对蔡河流域的河道疏浚和开发利用从未间断。宋淳化二年(991年),自长葛开河10余公里,打通洧水南接潩水,补给蔡河水源,水量大增,“舟楫相继,商贾毕至,都下利之”。
北宋时,经过长期治理和开发利用,蔡河对都城开封的城市繁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直到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南下后,中原一带漕运受阻,蔡河航运才逐渐衰落。
元朝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河决祥符(开封)义塘湾,蔡河西支被泥沙淤废,开封以东汴河亦被洪水湮废,汴河向东不达淮水、泗水,遂从城内引汴河水入蔡河东支,并设闸提升水位,自里城东南置小木闸,以利舟楫。明建文元年(1399年),黄河泛滥,蔡河闸遭洪水破坏,河道被毁,从此航运中断。
金、元时,黄河屡次南决,夺蔡、颍入淮,蔡河形成地上河。
明洪武五年(1372年),蔡河严重淤塞,自开封抵陈州(今河南淮阳),漕运不通。朝廷令安然负责疏导。安然不辱使命,亲临蔡河沿线寻访,调查摸底,组织测绘,制订施工方案,报送朝廷批准后实施。然后,他协调八方,征召民夫,以工代赈,就地取材,备足物料。清淤开始后,安然身先士卒,每天到工地视察,现场办公,解决施工遇到的问题,确保工期如期完成。由于组织得力,工程不到一个月就完工了。
蔡河畅通,舟楫穿梭,漕运恢复,各地物资源源不断运往京城,稳定了京师人口的消费与经济繁荣。
安然治河,虽然没有惊天动地之举,史书记载又极其简单,但丝毫不影响其在治河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他的名字位居水德祠元朝治水人物首位,至今仍然熠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