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正文
弘扬科学家精神 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
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市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为开封勇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贡献智慧力量,市科协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教体局遴选出10名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弘扬科学家精神 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
来源:开封日报 作者:叶森 发布时间:2022-05-30 10:31:03

微信截图_20220530090956


核心提示

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市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为开封勇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贡献智慧力量,市科协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教体局遴选出10名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本报今日推出特别报道,集中展示“最美”风采,充分发挥典型示范激励作用,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学习“最美”、争当“最美”,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白锋:潜心科研攻关 勇攀科技高峰

全媒体记者 叶森

微信图片_20220530113047

白锋(中)

胸怀“学成必归,报效祖国”信念,他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扎根超分子自组装纳米材料合成及应用研究,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在研究领域成就斐然,曾先后获得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原千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河南省青年科技奖、河南省青年五四奖章、河南省高科技创新人才杰出人才等。他就是河南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白锋。

自信的态度,和蔼的笑容,温和的语调,与白锋交流,学者之风扑面而来。这份心境,源自于他“板凳甘坐十年冷”、勇攀科技高峰的淡定与从容。

2010年,白锋从美国回国,来到河南大学任教,创建了“自组装纳米材料及应用”课题组,之后带领团队攻克多项技术难题,解决了“卟啉超分子自组装中可控性及规模化制备”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学术影响力,推动了相关学科发展。同时,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河南大学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围绕新型自组装纳米材料可控合成及其在新能源、光电、生物等领域的应用开展研究,实现了卟啉纳米化材料化,使其更易于应用,在可见光光降解有机物、光催化还原分解水及光动力光热治疗等应用领域体现出很好的协同增强效果,为我国在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相关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创新性贡献。

工作中,白锋笃信科研无上限,从不止步于单一的任务要求,也从不自矜已取得的成绩,总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不懈地在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岁月既积,卷帙自富。白锋开发了酸碱中和/胶束限域可控卟啉分子自组装法,开发了适用于油溶性卟啉的微乳辅助/介相转移可控自组装法等;发表SCI论文40余篇,受邀在ACS、MRS、中国化学会、China Nano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20余次,7次作为分会主席主持MRS Spring Meeting及ACS Spring Meeting分会……对于科研的不懈追求,使得白锋在“卟啉分子自组装”领域获得系列创新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可。

鸳鸯绣出从教看,又把金针度与人。白锋加强创新人才培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进一步加大青年科学家的培养支持力度。他对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作好体系化设计,个性化、精细化管理,为青年科学家长期稳定开展研究提供制度性保障。实验室QLED新型发光显示材料与器件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研究成果入选“2019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近3年,材料学院国家自然青年基金获批率均保持在30%左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

冯峰:服务国家战略 培养工匠人才

全媒体记者 叶森

微信图片_20220530112856

冯峰

扎根灌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培养水利科技创新工匠人才。她致力于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研究,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她就是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河南省黄河中下游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冯峰。 

2011年8月以来,冯峰带领博士团队与河南省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总工冯跃华带领的教授级高工团队,在引黄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方向持续开展科研与技术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入合作。随着合作的持续开展,双方于2019年成立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化利用大师工作室,2020年4月成功申报河南省黄河中下游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团队首次将生态硅砂透气防渗毯技术引入开封柳园口灌区的惠北科学试验站,用于冬小麦的节水灌溉试验,节水效果显著,达到45%;将水肥一体化技术、小麦痕量滴灌技术引入开封三义寨灌区,节水增产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在商丘引黄灌区、开封引黄灌区等多个地市推广应用,有效降低了灌溉用水量和农业生产成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据测算达21.74亿元。 

冯峰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紧盯行业发展需求,根据水利行业、单位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展生产、技术研究服务项目,做好科研创新工作。她先后主持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共计12项。2020年9月1日、9月16日,冯峰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分别在河南省委举行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座谈会和中国科协举办的高层科技论坛上献计献策。 

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工作20多年来,冯峰把培养高素质水利职业技能人才作为使命担当,把带领师生团队从事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研发和创新作为毕生追求。她将最新技术、工艺和方法应用到教学中,深入开展海绵城市研究,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升华为教材,2019年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中文、第一本中英文对照的海绵城市工作手册式特色教材;学生通过创新培养,与老师共同申报专利5项,在“挑战杯”“发明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省级金奖4项、银奖2项;师生共同创新研发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更让人感到振奋的是,2021年,由冯峰培养和指导的学生孙梦园、王东、石天乐等参加首届德国柏林国际数字化人才创新技能大赛,参赛项目《城市雨水大脑——雨水资源数字化利用智慧链》战胜了来自德国西门子集团、宝马集团的代表队,获得大赛总冠军,是唯一获得该赛事国际奖的中国代表队。

刘国锴 :攻克技术难关 迈向世界一流

全媒体记者 叶森

微信图片_20220530112938

刘国锴

从一名技术员到高级工程师,从生产车间到集团首席技术专家、公司总工程师,变化的是职务,不变的是初心。他始终把心安在生产一线,安在一台台设备间,安在一个个数据中,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实现了一连串突破,定格了一幕幕精彩瞬间,为企业科技进步、节能降耗、安全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河南平煤神马东大化学有限公司(简称东大化学)总工程师刘国锴。 

“建设世界一流环氧树脂新材料基地,建设世界一流氯乙酸生产基地。”走进东大化学,两行大字让人深受触动。刘国锴说:“这就是我们‘十四五’的发展愿景。”一句简单质朴的话,透露着浓浓的自豪,也凝聚着深深的付出。 

2010年,东大化学研发国内首套连续法氯乙酸装置,刘国锴主持技术攻关。由于此次连续生产工艺为国内首次采用,无章可循,一切都要靠自己探索研究。每道工序反复优化,每条管线、每台设备认真核算,从设备选型到布置方案,从管道材质到安装位置,刘国锴反复调整,确定最佳方案。 

担负着开拓中国氯乙酸行业新高地的历史使命,刘国锴带领技术人员严把质量关,跟踪每一点进度,七层楼高的生产装置,他每天上上下下十几趟,带领大家熟练掌握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能够应付各种突发状况。2012年7月25日,这一国内领先的项目迎来终极测试——化工投料试车。尽管准备得很充分,但意想不到的问题接踵而至。管道结晶堵塞、物料泄漏……一时间,气氛降至冰点。关键时刻,刘国锴站了出来!他巡查整套装置,连续6天6夜坚守试车现场,牢牢把握试车情况,随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7月31日,他终于打通全部生产流程,生产出合格产品,一次试车成功! 

那一刻,刘国锴笑了,眼泪也止不住流了下来。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该项目于2013年通过国家清洁生产应用示范项目验收,是国内首套连续法氯乙酸生产装置,产品质量满足国际高端氯乙酸市场需求,已成为东大化学的拳头产品。通过研发绿色化工艺流程,东大化学生产的高纯氯乙酸目前一氯乙酸含量从99.2%升高到99.6%以上,二氯乙酸含量从0.6%降低到0.2%以下,质量为国际最优。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刘国锴带领技术人员主持编写了《工业氯乙酸团体标准》,优于国标并于2021年3月1日颁布实施。 

作为东大化学整体搬迁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刘国锴勇于担当,从严把技术工艺关到严格审查设计方案,确保搬迁项目保质保量、安全稳定实施,所有关键节点一次成功。刘国锴还致力于东大化学“十四五”发展规划,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走精细化高端化发展路线,为企业“十四五”期间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开辟了路径。

刘轶群: 田间开课堂 传授致富经

全媒体记者 叶森

微信图片_20220530112943

刘轶群(右)

30年如一日,她把深沉的爱扎根泥土之中,不畏风雨穿行阡陌,坚守初心躬耕陇亩,韶华在奔波劳累中悄然逝去,为了农民丰收而奋斗的信念却日益坚定。她就是杞县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刘轶群。 

1991年7月从河南省农业学校土壤肥料专业毕业后,刘轶群被分配到杞县农业局土壤肥料工作站,一直工作至今。无论酷暑盛夏还是数九寒冬,总能看见她在乡村小路和田间地头出没的身影,不是做试验、搞调查,就是手把手指导农民种植技术。她与农民交朋友,深得农民朋友好评。 

“西瓜甜到心,想起刘轶群。农民能增收,感谢引路人。”提起刘轶群,陆庄村党支部书记王新民就竖起大拇指。作为省派县级科技特派员,刘轶群2018年至2019年分包了阳堌镇陆庄村。当了解到该村利用扶贫资金建设温室大棚种植西瓜,却由于不懂技术导致西瓜甜度不够、效益不佳时,她利用业务专长,指导农民测土配方施肥、用有机肥大量替代化肥,种出来的西瓜个头适中、甜度大大增加。目前,陆庄西瓜已成为畅销品牌,每年每亩经济效益近万元。2020年至2021年,刘轶群又来到西寨乡肖寨村担任科技特派员。了解到贫困户邓玉洲有养羊的念头,刘轶群就请来畜牧专家郭祖政指导他养羊,帮助他当年实现脱贫。邓玉洲脱贫后不忘乡邻,第二年又带领许多村民通过养羊脱贫致富。 

土壤肥料工作站主要承担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化肥减量增效、耕地质量等级调查及监测评价、土壤常规检测等工作,土肥站技术人员可以称得上是土地的“营养师”。 

“想为老百姓造福,就必须送给老百姓听得懂、用得上、效果好的技术。”刘轶群说。为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她在田间开课堂,组织举办培训班,通过立竿见影的对比激发了农民积极性,让杞县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基本实现全覆盖。由于刘轶群工作突出、业务精湛,2013年,全国农企对接推广配方肥工作会议在杞县召开。2014年,在原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创建工作会议上,她作为唯一县级代表作典型发言。2021年,杞县旱作节水项目成为全省典型。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刘轶群用一副热心肠,温暖了身边许多农民朋友。2020年秋天,高阳镇苏所村村民不慎买了假冒伪劣肥料,种出来的大蒜长势极差。刘轶群从肥料包装、标识等处的不规范找到突破口,积极协调肥料经销商和肥料管理部门,对买到假冒伪劣肥料的村民予以赔偿,帮助他们挽回损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刘轶群说,她经常梦到自己站在密密的玉米地里,风吹过,宛如一串串风铃声,和着虫鸣汇成一支激昂的交响乐。

李拥军: 弘扬抗疫精神 护佑人民健康

全媒体记者 叶森

微信图片_20220530112949

李拥军(右)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荆楚大地时,他作为河南省第十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副队长、开封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勇敢挑起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发热十二病区主任的重担,带领团队与死神赛跑、与病魔较量,圆满完成医疗救治任务。日常接诊中,他怀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坚守在急诊重症工作第一线救死扶伤,护佑人民身体健康。他就是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开封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兼急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主任李拥军。

“2020年2月19日,我和队员集结前往武汉,当时前线情况不甚明了,但大家都在摩拳擦掌,想为抗疫贡献力量。”李拥军说。由于所支援的武汉市中心医院有大批重症患者,李拥军抵达后率先进入病区,实施精细化管理,制定科学的救治、防护流程。同时,他帮助调整队员和患者的身心状态,统筹管理整座病区,协调分配医疗物资。为方便患者与家人联系、坚定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念,李拥军克服重重困难购置了一部新手机放在隔离病区,起名“随豫而安”,建立了“豫你在一起”的医患交流微信群。细致入微的呵护,让80多岁的老人主动配合治疗;紧张的工作之余,李拥军和队员为患有抑郁症的新冠患者过生日,温暖病区所有人。 

在26天救治患者的工作中,李拥军率领河南省第十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接诊39名患者(9名重症、3名危重症),实现零死亡率、零复发率、转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为零、医护人员零感染率,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对党和国家的忠诚。 

作为一名重症医务工作者,李拥军执着追求,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及时追踪本专业国内外发展动态,参加各种形式的专业学术会议,熟练掌握重症医学科相关技术操作。他主持运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术、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抢救多脏器衰竭患者等床旁危重病救治技术,提高了急诊救治综合能力和急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的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李拥军牵头联合重症医学科、呼吸科、血液科、控感科、微生物室、药学科等多学科开展重症感染论坛,每月请国家级、省级和本院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和多学科综合治疗(MDT)讨论,大大提高了相关重点学科防控救治脓毒症的水平。 

李拥军每天都在繁忙中度过,他对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也有了更深的体悟,更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李拥军说:“我将弘扬抗疫精神,做好本职工作,不断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新贡献,为健康开封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沈天民 :麦田里的守望者

全媒体记者 叶森

微信图片_20220530112955

沈天民(右)

一个初中毕业、弃医从农的“泥腿子”科学家,秉持着“一辈子只做育种这一件事”的理念,从事超级小麦育种57年,成功培育小麦新品种100多个,首次实现国内小麦每公顷12吨产量目标,其中两个品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成为不折不扣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他就是被誉为“小麦界袁隆平”的小麦育种科学家沈天民。 

“端牢中国饭碗 共筑全球粮安”,走进河南天民种业有限公司,铿锵有力的标语映入眼帘。麦收时节,试验田里麦浪滚滚、丰收在望,置身田间的沈天民望着一簇簇颗粒饱满的麦穗,黝黑的脸庞情不自禁喜笑颜开。 

“看看咱种的小麦,大穗小叶,看着都喜欢人!”沈天民指着“天民198”介绍说,“这是我们承担河南省‘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亩产800公斤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项目培育的新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佳,能叫人吃得饱又吃得好。”如今,“天民198”成为全国播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沈天民培育的兰考新品种,使河南兰考昔日的风沙盐碱地小麦亩产超过730公斤;培育的“樊寨”“兰考”“天民”系列小麦新品种,示范推广1.2亿亩,累计增产75亿公斤,可以养活3000多万人。他培育的“兰考矮早八”“豫麦66”两个品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开封市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上的空白。 

亩产突破500公斤时,沈天民让兰考樊寨村一跃成为全国著名的小麦良种繁育场,获得优质优价补贴款,吃上了“商品粮”,自己也当选为第一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亩产突破700公斤时,沈天民创下了黄淮麦区单产最高纪录;亩产突破800公斤时,沈天民创下了全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也让原农业部亩产800公斤的超级小麦育种计划提前8年完成……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沈天民走得沉稳而踏实,他也因此成为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国家“九五”以来超级小麦育种重大科技专项首席科学家。 

一箪食,一瓢饮,一顶草帽穿梭田间地头,沈天民乐此不疲。他坚守农业科研第一线,以原始创新为主线,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了一套以充分利用光合作用为主的“完美特征与生长优势相结合”的美学育种理论及小麦异地生态模拟育种理论。他应用工业设计理念,开展超级小麦品种“数字化”设计,绘制出了超级小麦每公顷15~20吨理想型模式图,用以指导小麦新品种选育。同时,他在国际上首次合成异源多倍体小黑偃麦、小黑赖麦、小偃赖麦新物种和新类型,为世界小麦高产育种奠定了物质基础,超级小麦育种研究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如今,沈天民已经与30多个国家的专家建立了合作研发关系,并同60多个小麦主产国筹备成立超级小麦育种科技创新国际合作联盟,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实现联合国“到2030年全球消除饥饿”计划目标全力提供“中国方案”,让全世界人民的饭碗里装上更多优质的“中国粮”。

陈国平 :科技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全媒体记者 叶森

微信图片_20220530113001

陈国平

科技志愿服务我先行,助力乡村振兴当先锋。2018年以来,兰考县田间地头活跃着一个个“红马甲”,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志愿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科技支撑,创出了一个科技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兰考模式”,被中国科协总结经验向全国推广。其中,最闪亮的“红马甲”就是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科技服务团团长陈国平。 

夏日的兰考县葡萄架乡,一座座蜜瓜大棚沐浴着阳光,显得格外亮丽。棚内的瓜秧绿意盎然,沉甸甸的蜜瓜吊在瓜秧,喜滋滋的心情写在村民脸上。王庄村村民王秋红始终记得,刚种植蜜瓜时,陈国平帮助王庄村成立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带着农技专家冒着酷暑到瓜棚传授科技知识,手把手教村民如何整地和苗期管理。持续高温时,陈国平带着专家挨个提醒瓜农掀开二膜散热;田管正当时,陈国平发送微信反复提醒技术要领,生怕有一点遗漏……在他的帮助下,王庄村蜜瓜喜获丰收,个大、色艳、美味,品质、产量、效益俱佳。王庄村的蜜瓜在兰考蜜瓜瓜王大赛上拿了“瓜后奖”,圆滚滚的大瓜在中央电视台“亮相”。 

陈国平向全县种养合作社、种植园区发放问卷,广泛征求群众对科技服务的愿望和需求。他围绕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将服务团细化为蜜瓜、红薯、花生、饲草、苗圃、家禽、电商7个由首席专家带队的科技服务组。目前,科技服务团成员发展到240人,设有服务电话和微信工作群等信息网络平台,收到科技服务需求信息后,第一时间赶去为群众提供免费科技服务,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富”。科技服务团不仅为群众提供种植技术,还利用电商平台积极与市场对接,打造销售平台。 

小宋镇东邵岗一村原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任杰一家,人均年纯收入一度不足2000元。在科技服务团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建了4座蔬菜温室大棚,年纯收入20多万元,全家7口人人均年纯收入近3万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懂农业才能有担当,爱农村才能守初心,爱农民才能付真情。”陈国平说,只有深入乡村的田间地头,才能真正体会到“一懂两爱”的内涵;只有深入农户真心依靠群众、真情关爱群众,拿出乐于奉献的精神真诚服务群众,才能履行“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的职责;面对农民的服务需求,只有勤奋好学、努力实践,做到“一专多长”,积极引导农户调整产业结构,重点解决农民技术难增收难问题,才能更好服务“三农”。

庞国明:大医精诚 誉满杏林

全媒体记者 叶森

微信图片_20220530113007

庞国明

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砥砺共产党员初心使命;普济苍生、厚德怀仁,诠释誉满杏林大医精诚。40余年精勤临床、专注科研,开封市中医院理事长庞国明是业界典范。在他的引领和影响下,开封市中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也为开封中医、河南中医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以一名乡镇医生为起点,庞国明穿上“白大褂”,就再未停下悬壶济世的步伐。1994年,庞国明组建的糖尿病专科从半间诊室起步,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河南省糖尿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河南省中医糖尿病医院及国家、省、市区域中医内分泌/糖尿病诊疗中心建设单位。近年来,庞国明带领糖尿病诊疗团队,逐步总结出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三辨诊疗模式”与“序贯三法”,临床疗效显著。“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课题获2016年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庞国明在传承中医理论的基础上,不断用新观念、新方法、新视角进行深层次探索。他主编出版了《中国中西医专科专病临床大系》《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实践录》《糖尿病诊疗全书》等专著160多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60余篇,获省部级、地厅级科研成果奖16项和发明专利6项。他提出的2型糖尿病致消非独阴亏燥热论、消渴病痹证病分四期症有四大论、活血化瘀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重要法则论等学术思想,丰富了中医药宝库。 

2020年,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庞国明作为开封市新冠肺炎中医防治组组长,牵头制定了开封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方案及中医药临床诊疗方案,研制出“扶正防感方”,并巧用中医思维、辨证施治,带队成功治愈开封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在领导岗位上,庞国明制定了一系列改革与管理措施,把开封市中医院建成了三级甲等全国百强中医名院,连获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单位、国家区域中医内分泌诊疗中心建设单位、国家首批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单位3张“国字号”名片,让“市级中医院学开封”成为业内共识。 

辛勤耕耘,硕果盈枝。庞国明获得了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程指导老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中医药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全国优秀中医院院长、全国优秀医院院长、中国最具影响力医院院长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并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站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上,庞国明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愈发用心精微,做中医药文化传播者和坚定维护者。他有感于扁鹊三兄弟的故事,怀着“医人者美,益人更美”的情怀,将更多精力投入中医药及养生知识科普工作,努力使人“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郝国梁 :在高精尖技术层面亮出璀璨“中国名片”

全媒体记者 叶森

微信图片_20220530113011

郝国梁(右)

一个怀着一腔热血报效祖国的“80后海归”,组建了世界一流的心脏电生理科研团队,在早期心脏疾病筛查、临床前药物心脏安全评价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研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部分成果正在改变业内的国际标准。他规划建设的“国际心脏科研小镇”,已写入开封市“十四五”规划。他就是英国牛津大学客座研究员郝国梁博士。 

创新驱动居我省“十大战略”之首。我市将创新作为发展的逻辑起点、摆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在全省率先出台科技创新“六个一流”实施方案,全力培育一流创新主体、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科技支撑。 

郝国梁的探索,走出了从“0”到“1”的关键一步。他学成回国后,创立了河南省贝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贝威科技),始终致力于心脏电生理科研领域的产品研发及心脏电生理科研专业技术服务。该公司在英国牛津和北京中关村设立研发中心,在美国洛杉矶、加拿大蒙特利尔成立全球营销中心,现拥有多种专业的心脏电生理科研设备,包括细胞膜片钳系统、多通道细胞电生理标测系统、高分辨率荧光标测系统等,正面向全球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临床前药物心脏安全评价服务。同时,该公司孵化出全资子公司河南省斯高电生理研究院有限公司,引入多名海外专业技术人才,组建了世界一流的心脏电生理科研团队。目前,该公司拥有两名院士、10名博士,团队平均年龄32岁,技术层级属世界一流。 

在郝国梁的带领下,贝威科技与英国牛津大学生理解剖与基因系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促成开封市人民政府与牛津大学的战略合作,建立心脏电生理科研的实质性合作,引进牛津大学生理解剖与基因系主任、欧洲生理学会主席、《生理学》杂志主编——大卫·帕特森院士长期开展科研合作。合作中,郝国梁深刻意识到药物引发的心脏毒性己经成为药物使用影响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问题,研发高效安全的心脏安全性评价系统迫在眉睫。他积极带领团队进行科研攻关,项目在开封落地后有条不紊推进,部分产品和服务现已在全球范围销售,客户群体包括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北大、浙大、301医院、阜外医院等200余家世界知名学府、医疗机构和大型药企。 

贝威科技在心脏电生理方面的技术优势为药物心脏安全评价提供更可靠的结果,对推动我国药物毒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面对国际精密医疗设备和药物安全评价需求空前高涨的形势,贝威科技在科研和技术攻关方面作出了大量努力,其科研成果正在修改美国药监局对药物心脏毒性安全评价的国际标准,在国际高精尖技术层面亮出了一张璀璨的“中国名片”。

夏鸿飞 :用好光气资源 促进绿色发展

全媒体记者 叶森

微信图片_20220530113016

夏鸿飞

“我们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光气化领域向安全绿色智能化高质量发展,打造精细化工标杆企业。”开封华瑞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瑞化工)董事长、河南省光气化工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夏鸿飞满怀豪情地说。 

这与开封“十四五”发展深度契合。开封精细化工园区是河南省目前唯一以精细化工为产业定位的开发区。近年来,开封市加快推动制造立市战略,努力把精细化工产业打造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级绿色化工园区,为开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当好开路先锋。 

夏鸿飞主要从事化工及新材料生产研究,拥有近30年的光气和光气化产品生产实践经验,多次以专家身份参加国家或地区光气及光气化研讨论坛。他主持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开封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多年来,他结合生产实际勇于创新,不断总结解决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中诸多关键性技术难题,并用先进的操作技术方法指导光气化精细化工生产实践,先后完成光气生产装置改造、十八酰氯技改升级等多个技改项目。尤其是他将光气产能由1200吨/年扩能至5万吨/年,为光气及光气化产品发展和延伸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我们实施的3万吨/年光气及光气化产品安全升级技改项目己经建成并投产稳定运行,带动产值超过10亿元。”夏鸿飞说,“我们在项目建设初期就融入绿色工厂设计理念,突出本质安全、特色明显、技术先进、智能绿色,用电、用水、蒸汽等能源消耗均按照绿色工厂要求进行设计,真正实现了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全力打造人均创效最高的示范企业、绿色工厂的示范企业、智慧工厂的示范企业、专精特新的示范企业。”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由于生产技术水平在河南省危化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储备有数十种光气化产品生产技术,华瑞化工真正保住了我省仅有的光气资源,有利于充分利用优势,打造上下游一体化、循环绿色的发展格局,推动光气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发展,为我省精细化工及新材料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夏鸿飞大胆进行工艺技术开发创新,实现了从原料到产品的全流程连续化生产和智能化管控。他独创的“六位一体”智能工厂体系,使企业在“科技兴安”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夏鸿飞表示,将接续奋斗,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在企业安全、技术、环保等方面的投入和应用,在守牢底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以上图片均为全媒体记者叶森提供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