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康冀楠 实习生杨悦璐
核心提示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
近年来,开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加快种子科技创新,推进种质资源优势转化,建立健全种业支撑体系,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做强“农业芯”。
自古以来,粮安天下,种为粮先。一粒小小的种子,关乎我国粮食安全,承载着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在有限耕地上多产粮、产好粮,种子是关键。
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种业问题,反复强调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4月10日,正在海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第一站就来到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了解海南支持种业创新等情况,再次指明种子之于中国饭碗、之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意义。
4月19日上午,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的村民在用手机App给小麦浇灌拔节水。特约通讯员 李新义 摄
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要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把这件大事抓好。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短短一个多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就我国种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足以说明种子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小小一粒种子,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在心。早在2013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刻指出“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近年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国内考察等重要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赴河南南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考察途中临时下车,走进一处麦田察看小麦长势,指出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强调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要求“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要打好种业翻身仗。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强化精准鉴定评价,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
把种子比喻为“芯片”,还用“卡脖子”来描述,可能会让不少人出乎意料。这是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种子好像和高精尖不搭边,育种也是田间地头的力气活。
事实上,种子按斤论袋卖的观念已经过时,很多优质种子是按粒卖的。这些高附加值的种子背后,凝聚了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前沿的高科技。一粒小小的种子早已经成为科技较量的赛场。
仓廪充实、餐桌丰富,种子安全是基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显示,粮食总产增长的80%依赖单产提高,单产提高的60%~80%源于良种贡献。作为农业的“芯片”,对种子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无法掌握种子“芯片”,就意味着我们无法掌握自己的粮食命脉,在“吃”这一关上“受制于人”,被“牵着鼻子走”。“种业翻身仗”一词高频“露脸”,足见中央对种子的重视,以及种业“破卡”的决心。
今年3月,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住汴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向大会提交了题为《关于在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布局创建“国家种业实验室”的建议》的提案。“组建国家种业创新战略科技力量,对实现种业科技自强自立、解决种源要害、打赢种业翻身仗、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意义重大。”宋纯鹏说,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源安全决定着国家粮食安全。国际上50%~60%的粮食单产增长依靠优质品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发展有了很大进步。截至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自给率更是达到了100%。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八连丰”,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超过45%,中国粮主要用上了中国种。
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我国种业发展在一些品种、领域和环节还存在明显短板。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消费总量仍将刚性增长,粮食产需将维持紧平衡态势,加上外部形势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加,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从全球视角看,种子问题各国普遍重视。在我国耕地有限的情况下,要想增加粮食产量,更加需要现代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用科技打好种业翻身仗。与此同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需要农业生产在保数量的同时,还要考虑保多样、保质量,这同样离不开良种的支撑。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以来,对粮食市场带来的影响再次印证了这句话。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避免关键领域被“一剑封喉”,必须加快种业自立自强。
4月20日是谷雨节气,在北官庄村的农田里,农用在给麦田喷洒农药,农民在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里播撒种子。全媒体记者 袁洋 摄
扎根麦田耕耘“育种梦”
4月,正是汴梁大地小麦疯长的季节。风吹麦浪,一片片麦田犹如碧波万顷的大海,麦田里坐落的村庄,就是一座座宁静祥和的小岛。
千里麦花香,耕耘天地间。开封人对于丰收的记忆是和豫东大地上的麦浪分不开的。几千年前,小麦从西亚传来,在黄河中下游被接纳,逐渐取代了本土的粟和黍,成为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开封乃至河南如此本分和忠实地守候着历史传统,也为中国提供一日不可缺少的粮食。
在开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历来备受重视,并取得了一批全国领先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出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物。
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小麦育种专家沈天民。2009年4月1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兰考视察时,来到河南天民种业有限公司,对“兰考矮早八”“豫麦66”“天民198”等品种产业化高度赞赏。习近平指出:“一定要为农民多培育和繁殖好的优良小麦品种,让党中央放心!”
沈天民作为一位初中毕业、弃医从农的“泥腿子科学家”,从事超级小麦育种57年,成功培育小麦新品种100余个,首次实现国内小麦每公顷12吨产量目标,其中两个品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培育的新品种,使兰考昔日的风沙盐碱地小麦亩产超过730公斤。他培育的晚播早熟的良种“天民198”,是全国播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培育的“樊寨”“兰考”“天民”系列小麦新品种,示范推广1.2亿亩,累计增产75亿公斤,可以养活3120万人。沈天民也被誉为“小麦界袁隆平”。
20世纪50年代末,兰考的自然环境日趋恶化,春天风沙打毁麦苗,夏秋洪涝淹坏庄稼,盐碱地上的禾苗又几乎都被碱死。因此,兰考人把盐碱、风沙和内涝称为“三害”。1959年,沈天民考入当时的兰考三中。但是,由于粮食短缺,学校不得以将学生下放回农村。沈天民只上了一年初中,就辍学回家了。
1963年,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来到兰考,带领兰考人民战天斗地,誓要改变兰考的穷面貌。在焦裕禄精神的感召下,沈天民重新参加考试,又回到了兰考三中。1966年, 兰考县、乡的农业技术员到樊寨村驻队,带领村民搞育种培育,指导大家科学种田,提高产量。这让沈天民的眼前一亮。良种培育一下子点燃了他搞农业科研的激情。他开始跟着技术员学习田间种植、育种知识并爱上了育种这一行。
他省吃俭用,攒钱购买农业科技书籍,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没有老师教,他就四处求教,还给外地的专家学者写信求教。为考察学习,沈天民三下青海,在拥挤的火车上站到目的地,腿肿得迈不开步。去海南时,他没钱坐火车,只好一路扒煤车、搭马车,风餐露宿吃尽苦头。
“除了小麦育种,我一生没有任何爱好。”几十年来,沈天民晚上想的、白天干的都是这件事。寒风中,沈天民在试验田里一干就是一天,扒开积雪查看并记录苗情,双手冻得通红;烈日下,他在麦田里一蹲就是半晌,脊背被晒脱了皮,坚持对几十万棵单株进行观察记录,了解每个品种的特征特性和生长情况,分析每个组合的杂交优势。踏平坎坷成大道。现在,已年过七旬的沈天民,在50多年的育种生涯中,先后走遍了我国几大主要小麦种植区和世界上30多个小麦生产国,得到了近万份小麦亲本材料。
4月15日,尉氏县南曹乡蒋沟村的村民在蒋沟村的果蔬种植基地为土豆苗喷施叶面肥。特约通讯员 李新义 摄
打赢种业“翻身仗”开封有底气
近年来,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全方位实施种子安全战略总体部署,始终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需求,加快种子科技创新,推进种质资源优势转化,建立健全种业支撑体系,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9%以上,良种更新换代对我市粮食单产提高的贡献45%以上。
我市的品种登记工作处于全省领先。选育的西瓜品种占全省西瓜品种登记总数的1/3;高油酸花生育种居国内领先水平并创多项国内第一;利用现代育种手段开展的白菜、辣椒、番茄等新品种选育工作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沈天民的超级小麦美学育种、小麦赤霉避病育种、小麦远源聚合杂交等研究国际领先。
我市的品种布局日趋完善。我市引领品种创新方向,积极推广优质高效品种,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乡村振兴出力。我市的育繁推一体化进程加快。全市有10余家种业企业与省内外30余家科研育种单位建立中长期合作关系。已有3家种业企业设立了科研育种机构,引进育种人才和种质资源,组建育种团队。目前,企业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需求,以种业强县为重点,建立稳固良种繁育基地12万亩,年产种量达4500万公斤。
我市种子机构常年开展各类农作物优良新品种引进、试验、展示工作,组织开展各级农作物新品种试验项目,试验作物有小麦、水稻、棉花、玉米、大豆、西瓜、花生等7大类,每年参加试验的新品种有300个~400个。通过试验展示,筛选出了适合我市栽培的新品种,组装配套绿色、高产、抗逆栽培技术,加速了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尤其是2021年实施的开封市“五优四化”优质专用小麦展示示范基地项目,受到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全省种业系统专家的高度认可,打造了黄淮麦区品种展示“第一平台”。同时,为加强沿黄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沿黄区域水稻高质量发展,开展了沿黄优质粳稻新品种展示与推广,建立以米寨为中心的优质水稻示范园,做大做强开封大米品牌。
为打好打赢种业翻身仗,市农业农村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种业发展“提速提标”的工作要求,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开封市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开封市小麦全产业链发展专项工作方案》,以小麦、花生、大蒜等特色作物为重点,加快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现代种业体系,打造优势作物发展引领性新高地,为推进种业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为补齐我市农作物育种短板,加快我市现代农业科研发展,2018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和河南天民种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成立了三亚市南繁育种基地开发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服务全市农业科研育种单位的共享、开放的开封市南繁育种基地,利用海南省三亚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进行加代育种科研活动。
我市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指导力度,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员、研发团队进入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引导鼓励更多的科研人员和科技型企业从事农业科技特别是种业的研究开发,力争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近年来,我市通过多渠道引进了一批农业科研人才,并充实到农业科研队伍。我市在《开封市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中,规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还在《开封市加快人才集聚助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中,规定了“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的政策:允许市属高校、科研院所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引进高层次或急需紧缺人才;规定了“放宽县区和市直引才自主权”的政策等。
我市依托科研育种团队,通过整合科研技术力量、仪器设备及资源和场地,推动小麦、高油酸花生、大蒜等作物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重组。我市还加强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与推广评价,持续办好新品种展示示范活动。以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为主,打造我市高标准农作物展示示范与推广基地,建成国家级、省级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展示评价核心点;以祥符区西姜寨乡为主,建成全省花生品种展示示范基地;以杞县葛岗镇为主,建立开封市大蒜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为种业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