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魏东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要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
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驻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围绕支持河南省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全心全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积极鼓与呼,并向大会提出了系列建议。
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提出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明确了“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发展目标。
卢克平说,河南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十大战略”首位,强调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核心位置,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这是中部地区首先也是唯一提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省份。要想建好国家创新高地,除“苦练内功”外,还需要国家在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卢克平建议支持河南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机构在河南设立直属研究所,与中部地区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大力支持河南省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支持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支持河南着力打造高等教育“双航母”,全力培育“双一流”大学“第二梯队”。希望教育部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学位点建设、博士研究生指标分配、人才资源及平台建设等方面,继续加大在河南高校的倾斜力度,特别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给予河南高校更多关注和支持。
建议教育部直属高校“结对帮扶”中西部地方高校
为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不合理问题,教育部出台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施了“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等,开展“部省合建”工作,为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和巨大能量。
卢克平说,由于相关政策和经费覆盖面较小,“对口支援计划”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中部各省受援高校较少,且“部省合建高校”仅限“一省一校”,大多数中西部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没有得到足够支持。
为深入实施教育强国战略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一步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卢克平建议教育部直属高校与中西部(主要是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区)地方高校,“一对一”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按照主要学科类型相近、办学历史相似、有一定合作基础和历史渊源等原则,在每个省区结对帮扶3至5所地方高校,每5年为一个帮扶周期。帮扶内容主要包括院校共建共享、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科研合作、师资培养、学生联合培养、干部挂职交流等方面。由教育部牵头,统筹制定“结对帮扶”方案和目标任务,并对帮扶成效开展专项考核与中期评估。同时建议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专款用于开展高校“结对帮扶”工作。中西部有关省区相应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并安排“结对帮扶”专项资金。
打造黄河学研究高校联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亲自部署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沿黄九省谋划生态、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
卢克平说,高校是科技创新和文化研究的重要阵地,应坚持“四个面向”,围绕国家黄河战略,超前谋划布局,在黄河学研究领域为国家重大战略提供智力支持。近年来,河南大学一直致力于对黄河、黄河流域和黄河文明的研究,形成了深厚的学术传统。其他兄弟高校也相继成立相关研究中心,围绕黄河开展基础性和应用型研究。
卢克平建议成立黄河学研究高校联盟,深度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在黄河学研究领域,建立有效的沟通合作机制,避免“各自为战、重复建设”。国家有关部委统筹布局黄河学研究平台,汇聚高水平人才队伍,聚焦制约黄河流域发展“卡脖子”难题,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做好黄河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深挖黄河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加强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打造黄河流域文旅产业带,提升黄河文化的国际传播力。
卢克平还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大对中部地区公共卫生和医学事业发展支持力度的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