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铎:难以忘却的荣幸
作者:杨铎
发布时间:2022-02-28 15:47:39
难以忘却的荣幸
杨铎
光阴如梭,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从开封日报社退休已经12年了。我有幸在1993年1月1日成为《开封日报》由四开小报改为对开大报的首个一版编辑。新版大报采用的是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报头。新版大报的信息更丰富了,栏目增多了,版面布局更精彩了,读者更喜闻乐见了。新版大报的一版是整个报纸的“排头兵”,忠诚党的事业,记录好古都开封的大事,是一版编辑的首要任务。在纪念《开封日报》第三次复刊40周年之际,一件件往事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我是1991年调入开封日报社的,被分配到日报总编室工作,先作一版文字编辑,后作一版责任编辑,直到《汴梁晚报》创刊。 由于我家和开封日报社总编室老主任成鸿昌家为邻,就多受成先生的亲切指教,选稿、改稿、制题、画版、校对等业务工作都受益良多。作为市委机关报《开封日报》的一版编辑,对政治水平、业务水平都有很高要求,时任开封日报社社长兼党委书记蔡泽恩先生、总编辑杨子庭先生对我都有面对面的直接指导,要求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翔实反映开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巨大变化,做好古都开封的“大事记”。 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但要严把文字差错关,更要严把政策关。这是有教训的:有一天我在一版编发了本报通讯员写的一篇小稿,说的是某部属国有大企业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放的位置很高,标题制作得很醒目。来稿的通讯员曾打电话让修改所完成的生产任务数字,我没有在意,忘记了改正。结果税务部门根据报纸上的数据要求厂家补缴税款,弄得方方面面哭笑不得。至今一想起这件事,我还备感内疚,真是报纸无小事。杨子庭先生有句嘴边话“天天都像走在刀尖上,提心吊胆”,犹在耳边。当年的一版头题和二题经常编发刘志超、刘会敏、刘静沙的稿件,总编室每天开编前会时,我们都称其为可以免检的“三刘金稿”。 我调入开封日报社后,正赶上报社大发展的新时期:告别了纸与笔,建设了先进的新闻采编平台;告别了胶卷与暗室,记者开始配用数码照相机;告别了铅字和平版印刷,实现了激光照排和胶版印刷;告别了白纸黑字的报纸,实现了漂亮的全彩报;告别了财政拨款,开始了自收自支。 在我担任一版责任编辑期间,《潘杨湖》专栏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相对其他稿子既省力又费力。为什么呢?这个栏目是1982年《开封日报》复刊时,新创建的直接联系群众的专栏,倾听市民声音,关注群众冷暖,其子栏目有《百姓故事》《读者来电》《记者调查》《大家谈》《回音壁》等。它在读者中的影响很大,影响力经久不衰,各级领导都十分关注,牵涉的单位部门又特别多,把关任务非常艰难,十分费力。省力的是,我们的稿子是通联部专人编好的,他们准时送到总编室。为了把该专栏办出高水平,大家共同作了很多努力。作为版面责任编辑,一是把集纳的稿子用黄金分割比例的长方框围起来,放在一版报尾的显著位置。二是标题制作多推敲, 并用黑底白字排列突出。后来,《潘杨湖》荣获河南新闻奖中的名专栏奖,虽然功劳记在通联部名下,但日报总编室也受到报社领导的表扬。 这也是《开封日报》第三次复刊后,报社获得的重要荣誉。 开封日报社报史馆建成后,报社组织退休的老同志参观,进馆后我立即发现橱窗里悬挂着一份《开封日报》的一版报纸,走近一看,责任编辑署着“广鹰”二字。广鹰是我的笔名,当时报社还没有严格实行实名制,有部分编辑、记者用的是笔名。其实就新闻的真实性而言,还是实名为好,为此还闹过一次笑话。有一天刚上班就有一位化肥厂的同志来到总编室找“广老师”,我未加思索地说“我们这里没有姓广的老师”。这时身边的同事说“你不就是吗”,我顿觉尴尬,自己哈哈大笑起来。写下这篇拙文,作为《开封日报》第三次复刊40周年之际,一个老报人的回忆和纪念。 (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开封古都学会常务理事;历任《开封日报》编辑,《汴梁晚报》专副刊部副主任、主任,开封日报新闻研究室专家组成员;退休后曾被市委宣传部聘为报纸新闻阅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