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十五又是新的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故名“元霄”,而我们那地方则俗称“小年”“灯节”“元宵节”。
元宵节是“过年”的“压轴戏”,把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观花灯、擂盘鼓、担经挑、站肘阁、踩高跷等,人们把正月十五前后几天这一连串火爆的场面、张扬的劲头,称为“闹元宵”。
郊外贾鲁河畔有一片开阔地,好事者临时圈成一个百十亩地的场子,本地的民间艺人,外地的游艺经营者,皆会聚于此,吸引来成千上万的庄稼人、经商跑买卖的生意人,游游看看,买买卖卖。城里人也携家带口大车小车地来。
正月十五,和几个文朋诗友相约,忙里偷闲,去游逛了半天。还未走近,就听到人声喧腾。及至走上大堤,但见过山车、海盗船呼隆隆奔跑或刺嗖嗖上下起伏,儿童、年轻人乘坐其上,遇到惊险处,可着嗓子吼。卖烧烤的、炒凉粉的、打烧饼的,叫卖声押韵合辙,此起彼伏,闹闹嚷嚷,说说笑笑,掺和着过山车、海盗船等传来的锣鼓声、乐曲声、叫喊声,一阵高过一阵,交织成一曲雄浑的大合唱,抬起这片场子。
我随着人群急匆匆地赶往场子里。越往南越堵塞,不能前进,只好被人群裹挟着往北走。生意人海蓝的、雪白的、鹅黄的帐篷,一座连着一座。摊点、帐篷之间的人好像蚂蚁行雨。透过人缝里去看游艺节目,可是一应俱全:擂盘鼓、担经挑、站肘阁、踩高跷、划旱船、舞狮子……演出时,盘鼓端挂胸前,排成三五方阵,为首者手举令旗,上下左右挥动,以齐节奏。鼓声喧天,很是威风。肘阁是流传于尉氏农村的一项古老的表演活动,由一名身穿长袍男子,在衣服下安装器具至后脑处留一站桩,另由一名幼童扮演古典戏剧人物,立于站桩之上,表演多种动作。由于稀缺,人们因而感到新奇。
最热闹的还数踩高跷。表演者双腿各绑半人高的木桩,扮相分生、旦、净、末、丑多种角色,列队演练,高蹈过市,观者如堵。高跷分文、武,文跷走法有“剪子股”“泥鳅穿沙”“紫燕剪柳”等各种动作,挑逗观众作乐,而武跷则在八仙桌上劈叉、叠罗汉、翻跟头、跳龙门等。初踩高跷,要扶住瓦屋的房檐,或扯住大树之间的麻绳,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然,双膝一软,摔个仰八叉或嘴啃泥,也是常事。踩高跷,少不了甩霸王鞭。东街箩头,50多岁,身材修长,专甩霸王鞭,一一把丈余长的鞭杆,鞭梢上系着一米多长的红缨子,甩起来,目不暇接,或在头顶、颈间、臂弯、胯下响叭叭蹦跳,或似哗哗暴雨落进高粱地,或像夜半老马咯嘣咯嘣嚼草。鞭声高低疾徐,仿佛讲述一个曲折迷离的乡间故事,把观众的想象引过来,过近处,又向远处去……
正月十五闹元宵。人们现在“闹”的已经不是元宵,而是有着更多象征的意义,饱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美好心愿、热切向往和执着追求。
太阳快要坠入河西柳林里的时候,我们踏上了归途,而场子里依旧人声喧腾,各种演艺活动仍然没有停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