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赵伟,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讲师,博士后,河南省文字学会常务理事。
“腊八祭灶,年下来到。”农历腊月初八是腊八节。这是一个拉开过年序幕的节日,饱含着人们对旧年的感恩和新年的期盼。
寒冬腊月,一碗由五谷杂粮和各类果品熬制而成的腊八粥,不仅汇集了人们一年来丰收的喜悦,也生动体现了中华文化极强的包容性。
从蜡、蠟、腊和臘说起
据文献记载,古之岁末大祭中有蜡祭和腊(本作蠟)祭。这是后世腊八节的源头。在讲这两种祭祀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蜡、蠟、腊和臘诸字作一了解。
蜡、腊和臘均见于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说文》卷十三虫部:“蜡,蝇䏣也。《周礼》‘蜡氏掌除骴。’从虫,昔声。” 䏣即蛆。蜡之本义是指蝇蛆,《广韵》注音为七虑切,读qù。在先秦文献中,蜡常借作祭名,读zhà。用表蜡烛义的蠟较为晚出,《广韵·盍韵》:“蠟,蜜蠟。”汉字简化中废除蠟字,其音义并入蜡。蜡又有了là的读音。《说文》以腊为昔之古文,卷七日部:“昔,干肉也,从残肉,日以晞之,与俎同意。腊,籀文从肉。”腊本读xī,意为肉干。《说文》卷四肉部:“臘,冬至后三戌,臘祭百神。从肉,鬣声。”臘读là,是祭名。在汉字简化中,臘字被废,音义并入腊。腊也就有了là这个读音。
下面我们来看蜡与腊这两种祭祀。
作为祭名,蜡之义为求索,其祭始于伊耆氏(一般认为即神农氏)。“大蜡八”是对先啬(神农氏)、司啬(后稷)、百种(谷种之神)、农(田畯)、邮表畷(田畯所舍之处)、禽兽(猫虎之类)、坊(堤防)和水庸(水沟)等八神进行祭祀。这些均与农业有关。
腊祭是用田猎所获以祭祀,祭祀对象包括祖先神和门(门神)、户(户神)、中霤(宅神)、灶(灶神)、行(路神)等。其祭祀之目的在于祈求来年丰收。
需要注意的是,东汉经学家郑玄将腊祭与蜡祭等同,说明在汉代时蜡与腊这两种祭祀业已合流。东汉学者应劭也有类似的看法,他在《风俗通义·祀典》中引《礼传》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为腊。”
总之,蜡与腊两种祭祀均在岁末。前者重在报答与农业有关的神灵,后者重在祈求丰收。两者在汉代合而为一,称作腊。腊月即是因之而得名。后世还造出一个专门用表祭祀的“䄍”字,见于《广雅》《玉篇》和《广韵》等字书,兼有蜡祭和腊祭两种意义。
腊八节的来历
关于腊八节的形成,民间流传着各式各样的传说。
有的认为腊八节肇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幼时家贫,经常挨饿。在一年的农历腊月初八,他挖到了一个老鼠洞,里面有大米、豆子、红枣、花生等。朱元璋用这些材料熬成粥,觉得美味无比。后来他当了皇帝,就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杂粮粥称为腊八粥。还有的认为腊八节是为了纪念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某年农历腊月初八,岳飞抗金经过朱仙镇,岳家军衣食不济、又冷又饿。当地百姓知道后纷纷熬粥相赠,岳家军为之体力大增,战斗如有神助,大胜而归。
然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传说都是不可靠的。《东京梦华录》中已有北宋都城汴京过腊八节的详细记载,朱元璋说和岳飞说显然与事实不符。
想要了解腊八节的形成,还需要从腊日说起。
蜡祭与腊祭合一,是为腊日。不过由于受历法和五行学说的影响,历代腊日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汉代就已经采用依据五行与五德相配来确定腊日的做法。《风俗通义·祀典》说:“汉家火行,衰于戌,故以戌腊也。”这与《说文》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相合。曹魏时期学者高堂隆的《魏台访议》曾专门讨论腊日的设定:“王者各以其行之盛而祖,以其终而腊。水始于申,盛于子,终于辰,故水行之君以子祖,以辰腊……土行之君以戌祖,以辰腊。”(杜佑《通典》卷四十四引)
腊日与腊八联系起来,始于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云‘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十二月八日(注:本文中十二月八日皆为农历日期)为腊日,十二月又称腊月,腊日也就与腊八联系在了一起。而腊八脱离腊祭的范畴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是在北宋时期完成的。两宋之交的孟元老在其《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十二月)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无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这里描写的腊八节,已与今日并无二致。腊八粥作为节令性的文化符号出现,得到了世人的认同,并且得以流传。
虽然腊八节已经形成,但是宋代的腊日依然并行不悖。南宋姚宽《西溪丛语》云:“国朝用汉腊,盖冬至后第三戌。”
腊日在元明清时期衰落,腊日之祭越来越受到冷遇,最终在乾隆年间被废除。《清史稿》卷八四《礼三》:“八蜡之祭,清初关外举行……乾隆十年,诏罢蜡祭。”腊日由盛入衰,与之相伴随的是腊八节的兴起,可谓此消彼长。腊日之祭虽然被废,但是其文化元素并没有完全消失,有相当一部分保留在了腊八节中。
腊八粥的文化解读
腊八节有许多民俗活动,比如腌腊八蒜,制腊八醋、腊八豆腐,吃腊八面、腊八饭等,其中流传最广、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喝腊八粥。
腊八粥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地域色彩。除《东京梦华录》外,北宋吕希哲的《岁时杂记》、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以及不少地方府志中都有熬制腊八粥的详细记载,可谓风格各异。《岁时杂记》说:“十二月八日……僧家以乳、蕈、胡桃、百合等造七宝粥,亦谓之咸粥。”咸香味的腊八粥在今天的四川、江苏等一些地区仍有保留。《燕京岁时记》所载更为复杂:“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腊八粥并没有固定的配方,可咸可甜,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食材丰富。
腊八粥蕴含着物阜年丰的深意。腊八粥汇集八方食材熬制而成,象征着好的年成。这与古之蜡祭“合聚万物”(《郊特牲》)具有相似之处。清嘉庆二十年《温江县志》云:“邑人以肉、豆、枣、栗等物入米熬粥,谓之腊八粥,祀神及祖先,亦古腊祭之意。”喝腊八粥要有剩余。民谣唱道:“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有意将粥一剩再剩,体现了人们对年年有余的期盼。
腊八粥寄托着人们对旧年的感恩。腊八节以粥祭祀,以表达对农业丰收的答谢。《风俗通义·祀典》说:“腊者,接也,新故交接,大祭以报功也。”清代有雍和宫赐粥的做法。每逢腊八节,清廷会命御厨在雍和宫熬几大锅腊八粥,待供祀太庙、寿皇殿和西苑各庙之后,再将粥分赏给王公大臣以至寻常百姓。今天的雍和宫依然有腊八节施粥的善举。南宋抗金将领赵万年有诗云:“襄阳城外涨胡尘,矢石丛中未死身。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辰。”这里描写的是百姓为前线的军士送腊八粥。朝廷赐粥,代表对辛苦一年百姓的答谢。民众互相赠粥,表达了对彼此的感恩。
寒冬腊八至,热粥慰人心。时至今日,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发扬中,腊八的节日氛围越来越浓厚、文化意蕴越来越丰富。每逢腊八节,便有无数爱心单位及热心人士煮腊八粥,把一碗碗热腾腾的粥送到寒风中坚守岗位的民警、环卫工人等手上,送到独居老人、困难群众和游子手中,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彰显了人间大爱,为腊八节这个传统节日注入了经久不衰的活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脱胎于传统腊祭的腊八节,在北宋都城汴京正式形成,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节日的习俗在变,永恒不变的,是亿万中华儿女对旧年安稳的感恩之心,是大江南北人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愿景。一个传统节日,承载着岁月馨香惊艳时光;一碗腊八粥,满载着人间烟火抚慰人心。让我们一起用心熬制腊八粥,温暖冬日、珍惜当下,将中华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策划:郭召华
执行:凌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