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品读开封 > 正文
北宋围棋诗歌
​电视专题片《华夏围棋看中原》已经开机,其中第一集《棋源》有大量取景是在开封。之所以如此,笔者以为其历史原因在于,围棋文化继唐之后到宋代日臻鼎盛,都城东京更是围棋文化的中心,所以用一句时髦话来说,开封围棋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北宋围棋诗歌
来源:开封网-汴梁晚报 作者:凌寒 发布时间:2021-12-20 09:11:49

电视专题片《华夏围棋看中原》已经开机,其中第一集《棋源》有大量取景是在开封。之所以如此,笔者以为其历史原因在于,围棋文化继唐之后到宋代日臻鼎盛,都城东京更是围棋文化的中心,所以用一句时髦话来说,开封围棋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围棋起源于我国,历史悠久,围绕围棋展开的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所以2008年围棋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北宋立国后,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动乱的局面,社会逐步稳定,加上实行重文国策,琴棋书画得到长足发展,围棋文化空前繁荣。有了围棋的生活基础,围棋自然走进了诗歌,其创作主体无疑是士大夫们。他们享受对弈乐趣,表明对弈态度,寻求围棋风雅,感悟围棋妙道,思考历史政治,阐发人生哲理,写下了大量关于围棋的诗歌。黑白世界,方寸之地,围棋入诗,异彩纷呈。

赌棋赋诗

一般来说,对弈总是要分胜负的,如果带有比赛性质,那就是赌棋。不过在士大夫那里,这绝不像市井赌徒那样借赌棋以争利,相反他们是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通过赌棋赋诗。这是超越了铜臭的“雅赌”。 

王安石闲居江宁,有一天与薛昂赌棋,输了就以梅花为题材作诗。首局王安石输,作诗一首:“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培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此时作者已是晚年,所以说是“华发寻春”。寻春见梅,心情当然高兴。路边一树梅花,在厚厚的积雪中绽放,此时作者忽然想到,当年东京开封城南路上的梅花已成为回忆,那里的香气很难随驿使来到这里了。细细琢磨诗句颇有深意。当年他在京城力主变法,但是失败了,现在远离京城,朝廷不再理会,心中也许有几分不甘与失落。一株雪堆中的梅花,何尝不是在写他自己? 

第二局是薛昂输了,但他写不出诗来,王安石只好代他口占一首:“野水荒山寂寞滨,芳条弄色最关春。欲将明艳凌霜雪,未怕青腰玉女嗔。”诗歌写梅花高傲,明艳凌霜雪,不怕玉女嗔,其实写的还是他自己。这个较真一辈子的宰相,啥时候服过输? 

文同与子平赌棋,赌的是建茶和兖墨,这可都是名品,对喜欢饮茶、作画的文同来说自然喜爱。但是子平输了却迟迟不践诺言,这可叫文同睡不着了。他难以释怀,以诗歌一首提醒子平。诗作冠名“小章”,可见是戏作,这个随和达观的人不会因此与朋友伤了和气。诗曰:“睡忆建茶斟潋滟,画思兖墨泼淋漓。可怜二物俱无有,记得南堂棋胜时。”读之令人莞尔。 

超然豁达 

如何看待对弈胜负,对此有不计较这个的。徐铉有诗曰:“刻烛知无取,争先素未精。本图忘物我,何必计输赢。赌墅终规利,焚囊亦近名。不如相视笑,高咏两三声。”徐铉与刘奂赌棋输了,但他对输赢看得很淡,所以通过南朝萧子良召集学士刻烛为诗、唐朝王积薪与一行和尚下棋争先的典故,说下棋本来是图个物我两忘,何必像他们那样计较输赢?接着又通过东晋谢安赌别墅、焚香囊的典故,说下棋不能像谢安那样为名利所困,无论输赢,对弈后都不如相视一笑、高吟诗歌。除去用典诗句,“本图忘物我,何必计输赢”“不如相视笑,高咏两三声”还真是名句,也是日常下棋时应有的态度。 

据宋人笔记载,王安石棋艺不高,下棋从不集中精力投入,而是随手应对,而一旦看到棋势将败他就赶紧收棋,说什么“本图适性忘虑,反苦思劳神,不如且已”。下棋本来就是图个高兴、忘却忧虑,如果苦思耗神,还不如罢了,所以他写道:“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战罢两奁收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下棋不过是游戏,用今天开封棋友的话来说就是玩嘞,不能让下棋干扰了真情,所以输了王安石就说:缘分缘分,算我赢了。诗作后两句他又开始高论:对战之后,棋子一收,棋盘上空空如也,哪有什么胜败?这是王安石的超脱,当然也可以说是自嘲和自慰。 

与王安石相比,苏轼对胜败的态度才是真豁达。这一天天气清新美好,诗人独游庐山,来到白鹤观,古松流水之间,他听到了下棋落子声,喜不自禁。这引发了他对围棋趣味的思考,对下棋展开了议论。诗曰:“五老峰前,白鹤遗址。长松荫庭,风日清美。我时独游,不逢一士。谁欤棋者,户外屦二。不闻人声,时闻落子。纹枰坐对,谁究此味?空钩意钓,岂在鲂鲤。小儿近道,剥啄信指。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苏轼认为对弈就应该像姜太公钓鱼不用鱼饵,因为其用意并不在鱼一样。想到儿子苏过与人下棋,落子声随手响起,赢了高兴,输了也欢喜,所以他认为这才接近下棋的门道,图个悠闲自在,如此而已。诗句“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直到今天仍被棋手视为座右铭。 

闲适风雅 

“琴棋书画”之说表明,围棋也代表着一种风雅,所以对弈称“雅戏”,《颜氏家训》中就有“围棋有手谈、坐隐之目,颇为雅戏”之说。在士大夫那里,无论对弈还是观棋都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苏轼读了司马光的《独乐园记》,就留有“樽酒乐余春,棋局消长夏。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的诗句。在清闲安逸状态下,他们的这种风雅在诗歌中更是多有体现,如邵雍诗曰:“悟易观棋局,谈诗捻酒杯。世情千万状,都不与装怀。”王安石诗曰:“北风吹人不可出,清坐且可与君棋。明朝投局日未晚,从此亦复不吟诗。” 

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六个“一”中,除了一万卷藏书、一千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壶酒和他一个人外,还有一局棋,可见他是多么喜爱围棋。他与友人刘昉下棋就留有诗句“解衣对子欢何极,玉井移阴下翠桐”。在被贬为夷陵县令期间,他特地修建一间棋轩,也就是棋室,建成后招友人对弈。看看他在这里是如何通过围棋来玩风雅的吧。诗歌写道:“竹树日已滋,轩窗渐幽兴。人闲与世远,鸟语知境静。春光霭欲布,山色寒尚映。独收万虑心,于此一枰竞。” 

棋轩建好了,这里竹树环绕,临窗清幽。贬谪在外,摆脱了世间纷扰,人也清闲了下来,鸟儿的歌唱更令人感到这里是多么清静。此时春光布霭、山色映寒,万般思虑都可以终止了,到这里来杀一盘吧。这就是文人雅士在心灵得到休憩时借助围棋所追求的雅趣。 

文同一生受儒家思想影响,勤政爱民,为官清廉;受佛道思想浸染,他又探访古寺,留踪道观,围棋让他在居官之余陶冶情操,享受闲适,顿悟人生。他在诗中写道:“祇园隐城角,开轩极幽邃。日影转不到,居常抱秋气。余兹度炎燠,一局忘万事。扰扰门外人,谁知此中意。”在幽深的寺院里享受着秋日般的清凉度夏,一局围棋让他忘却了一切。此中意趣,乱哄哄的红尘中有谁能懂得? 

黄庭坚酷爱围棋。他一生仕途屡次受挫,宦海沉浮,贬谪多地,是围棋给了他安慰和解脱。他在诗中写道:“世上滔滔声利间,独凭棋局老青山。心游万里不知远,身与一山相对闲。”在公事之余他沉浸于围棋之乐,忘却了名利也忘却了自己:“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 

借棋论道 

宋诗擅议论,诗人喜欢通过诗歌讲道理,这在北宋围棋诗歌中也多有体现。石介反对围棋,所以他写道:“运智奇复诈,用心险且倾。嗟哉一枰上,奚足劳经营。”郑侠论棋道:“数奇藏日月,机发动乾坤。对面知为敌,浑输却有翻。诈贪常易丧,仁守乃长存。只子如轻用,全功更莫论。” 

邵雍是位易学家,对《周易》理解独到,深谙天地变化、阴阳消长、世道变迁规律,所以他在诗歌中写道:“未去交战意,难忘胜负心。一条玄妙路,彻了没人寻。”“死生共抵两家事,胜负都由一着时。”他的长诗《观棋大吟》把棋局和历史结合起来,以围棋观兴衰,以兴衰悟棋理:因为“得者失之本,福为祸之梯”,所以就有“前日之所是,今日之或非。今日之所强,明日之或羸”的变化无常。诗作最后总结道:“成败须归命,兴亡自系时。天机不常设,国手无常施。”“比观之博弈,不差乎毫厘。消长天旋运,阴阳道范围。” 

围棋世界,对弈双方布阵交锋,或韬光养晦,或剑拔弩张,如同用兵,因而棋道与兵法无疑有相通之处。作为军事家的范仲淹,其军事才能令仁宗非常欣赏。他曾与韩琦等人戍边西北,对此《宋史》有“琦与范仲淹在兵间久,名重一时,人心归之。朝廷倚以为重,故天下称为‘韩范’”的记载。所以他在诗歌中认为,对弈的人不动声色,却手持生杀大权,暗察其中的安危,因此对弈时棋势不可毁坏,棋子之间要互为表里;关键处一子贵于千金,一路重于千里;对弈要精心思考、全神贯注,因为围棋变化无穷,成败都系于人。诗曰:“何处逢神仙?传此棋上旨。静持生杀权,密照安危理。接胜如云舒,御敌如山止。突围秦师震,诸侯皆披靡。入险汉将危,奇兵翻背水。势应不可隳,关河常表里。南轩春日长,国手相得喜。泰山不碍目,疾雷不经耳。一子贵千金,一路重千里。精思入于神,变化胡能拟?成败系之人,吾当著棋史。”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