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康冀楠
上世纪20年代,当时的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后为开封市第二中学)就是著名的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求学的地方。在这里,他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思想发生了飞跃,从这里走上了革命道路。3月25日上午,记者和市委党史研究室一科科长吴江一起来到这里探寻历史。
这里孕育了坚强不屈的灵魂
走进这座院子,一幢民国初期的建筑映入眼帘。只见该建筑底部端正、厚实、坚固,属东方风格;正门有厅,厅前有柱,柱皆乳白,属西方风格。该建筑上部,青瓦、大屋顶、飞檐,属东方风格;前坡屋顶有两个烟囱,属西方风格。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物和后面的两栋角楼掩映在大树和杂草间,整座建筑呈“U”形平面布局,由主楼和东西配楼组成,主楼为歇山式屋顶,配楼为庑殿式屋顶,均是砖混结构。灰瓦屋顶、西式木门窗、清水砖墙、窗周线角,无处不透露着优雅、古朴的建筑风格。
这幢建于民国初期的建筑便是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当年求学的校舍。这里孕育了中华民族一个伟大、坚强不屈的灵魂。
记者沿着院内小道往里走,看到院内正在修整,院子后面的花园里还有一座亭子。这些都是为了纪念杨靖宇而修建的。这座六角亭的匾额上镌刻着“杨靖宇读书处”6个大字。
民国时期,开封为河南省会,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曾在开封学习和生活。当时的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就是杨靖宇将军求学的地方。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是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1923年8月,杨靖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该校。他的入学考试命题作文为《劳工神圣论》,全文立论得当、论理充分,深受学校老师的赞赏。
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两个阶段,学制均为3年。初级班为普通中学,高级班分纺织、印染两个专业。杨靖宇是该校初级班学生。在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求学3年,对杨靖宇的一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这里,他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思想发生了飞跃。“在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学习、生活,是杨靖宇将军走上革命道路的开始。”吴江说。
革命思想在这里形成
由县城来到开封后,杨靖宇大开眼界。开封在当时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923年后,李大钊、王若飞、萧楚女等共产党人先后来到开封,以中州大学为中心,宣传马列主义。虽然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是一所工科学校,但该校师生的思想却相当活跃,各种进步书刊在秘密传播,各种进步思潮在暗暗涌动,各种进步组织在悄悄发展。
杨靖宇入校不久,便和教师杨清庵(共产党员)等接触,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接受马克思主义。杨靖宇还结识了已是中共党员的贺光吾等一批进步教师,在他们的指导下,杨靖宇积极探求救民救国的革命道理,实现了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杨靖宇入学不久,正值直系军阀头子曹锟贿选总统、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中原大地又一次沦为军阀争权夺利的战场,中原人民又一次遭受兵匪蹂躏。面对此情此景,杨靖宇怒不可遏,挥笔撰文《战区灾民生还时之感想》。文中记述了军阀混战中一位老人在家乡惨遭蹂躏后沦为乞丐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无限感慨。
杨靖宇在开封求学时,如饥似渴地吸吮着来自五四运动发源地北京传来的新理论和新思潮,并经常与同学徐子荣、张化宇等人探讨政治理论和社会现实问题。在探讨过程中,杨靖宇决心接受、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为此,他参加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为校外委员。该研究会是在李大钊的倡导和支持下于1921年11月17日成立的,发起时有19人,后发展至151人。该研究会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北方党组织的外围机构。
吴江告诉记者,当时,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后院有一个土台,相传是抗金名将岳飞的点将台。杨靖宇小时候听过《说岳全传》,知道岳飞许多故事,对这位出生在汤阴的河南同乡一直心怀敬慕之情。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仿佛刻在他的心里。课外时间,杨靖宇经常来到这里,登临高台,放声吟唱:“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时值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代,杨靖宇非常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他的《劳工神圣论》抨击军阀吴佩孚血腥镇压工人的二七惨案。他在《战区灾民生还时之感想》中写道:“夫专制时代,赏戮由一人之喜怒,一言之失,祸连诸侯,即足惨矣。自共和以来,彰然脱离专制痛苦,向自由发展之域,以与历史争光,竟国贼盘踞要津,攫取人民血汗之金钱,供一己之靡费。——尤不知足,反无故开衅,假借共和之面具,作盗跖之行为。使烽火连天,战声入耳,穷兵黩武之声,莫此为甚。——若战争长此不息,则中国土崩瓦解之祸不远矣。”文中表达了对连年军阀混战导致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无限同情。
1925年6月,全国声援上海五卅惨案运动爆发后,杨靖宇和其他进步学生一起走出校门,参加了反帝运动示威游行,并在群众集会上发表反帝爱国演讲。杨靖宇向群众大声疾呼:“我们再不能这样忍受下去了,我们再不能任凭那些帝国主义刽子手任意枪杀和逮捕我们的同胞。起来吧,同胞们!全中国人民都站起来,举起铁拳,拯救我们的祖国,拯救我们的命运。”这也点燃了杨靖宇日后到东北抗日的火种。
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后人
在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的学习生活,是杨靖宇走上革命道路的开始。1926年秋,杨靖宇在该校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这一年,杨靖宇被开封的党团组织派往家乡从事革命发动工作,开始了他的职业革命家生涯。
1927年春,杨靖宇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同年4月,他领导了著名的确山农民起义,占领县城,建立农民政权。6月,杨靖宇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11月,他与李鸣岐等领导了刘店秋收起义。1928年秋,杨靖宇被调至河南省委工作,后被派往东北。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领导民众进行抗日,先后担任东北反日救国会总会长、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治委员、中共南满省委书记等,以超人的胆识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在东北长期坚持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争。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将军在与日军的激战中壮烈殉国。
杨靖宇将军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走上革命道路。2009年,经中共中央批准,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1992年4月1日,开封市人民政府公布杨靖宇当年就读的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用中英文铸刻的“杨靖宇将军读书处”标志碑耸立在杨靖宇经常读书的土台子旁。2008年6月,杨靖宇将军读书处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原开封市第二中学老教师和党员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校友,自发捐款雕刻了一尊杨靖宇将军的半身像。如今,这尊雕像依然静静地挺立在院子里,向后人讲述着英雄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