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叶森 马燕
2020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及开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积极抢抓重大机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市生产总值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0.3亿元,增长3.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47元,增长3.9%。
同舟共济防控疫情,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供需两侧协同发力,经济持续回稳向好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动能加速汇聚
坚决守住底线,“三大攻坚”取得关键进展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更加深入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十三五”主要成就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发展作为550万开封人民最根本的福祉,全力以赴谋发展、心无旁骛抓发展,实现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突破,“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300亿元,进入全省第二方阵。财政收入规模迈上160亿元新台阶;粮食总产稳定在300万吨以上,实现“十七连丰”;全市旅游综合收入突破700亿元;开封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更为突出。
改革创新成效显著
实施各领域改革1131项,商事制度改革“二十二证合一”领跑全国,受到李克强总理点赞。市级以上研发平台和机构数是2015年的5倍,390项科技成果在我市成功转化,获得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数量居全省第一方阵,“超强超短激光技术”国际领先,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填补国内空白。
协调发展深入推进
三次产业结构为15.3∶37.8∶46.9,“三二一”产业结构更加稳固。“西强、北美、东兴、南融、中保”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入选国家大运河文化带重要节点城市,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上升为省级战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城乡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郑汴一体化迈入郑开同城化发展新阶段。
绿色发展步履坚实
污染防治攻坚战10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空气优良天数占比达到6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18%左右,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连续两年国家考核优秀,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国土绿化完成62.48万亩,林木覆盖率由2015年的22.1%提升至2020年的30.14%。
开放发展成果丰硕
自贸区、海关、综保区、保税仓等开放平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入驻自贸区开封片区企业达5863家,是挂牌前的32倍。累计引进市外资金3270亿元,落地亿元以上项目706个,实际利用外资34.2亿美元,中电建、中联重科等一批境内外知名企业入驻。郑开汽车及零部件外贸产业基地成功获批,城市信用监测全国排名提升至第55名、居全省第2位。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持续破解民生“八需八难”,财政民生支出累计超1300亿元。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兰考县在全国首批脱贫“摘帽”,省定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任务全部完成。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38万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2000元。河南大学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全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村卫生室和村医配备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人均预期寿命较“十二五”末增加2.9岁。“六馆一城”建成投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